来源:《人民网》 推荐关注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国家出台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农业要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花卉苗木是休闲旅游中很重要的一环,如何利用花卉苗木打造休闲农业特色,是值得探讨的议题。
打造三个大场面,告诉大家怎样收好门票
花卉苗木旅游多是以观光作为吸引游客的敲门砖,门票经济是主要收入类型之一。植物观光有一个弊端,就是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这就需要我们打造三个大场面,一是要体现花卉苗木景观的大气壮观;二是要展示视觉上的震撼力和冲击力;三是要通过不同的角度塑造立体化、多维度的观赏结构,如樱花开得灿烂、月季花开得绵长、三角梅开得热烈,各种植物加以搭配,映衬山峦、湖水、高低起伏的地势,将形成色彩缤纷的大地景观,组织卡丁车、亲子农场等体验活动,一幅幅生动画面跃然天地间,引人流连忘返。
利用三个黄金时段,告诉大家怎样把门票经济放大
花木旅游的三个黄金时段分别为春天、夏天、秋天,正所谓春赏花、秋赏树、夏观景。发展花木旅游,有两点需要注意,避免多种树少种花和只观光不休闲,也就是说要着眼于景观延展性和消费释放。利用好这三个黄金时段,更需要解决季节性差异问题,这是旅游产业的特性之一,落实到花木旅游,则要做到“旺季更旺、旺季拖长、淡季淡化”。
做好三方面业态规划,告诉大家怎样延长产业链条
三方面业态规划主要指将季节优势做到极致、将淡季保养做到合理、将产量过剩合理调节。关于解决季节性差异的问题,上面已经介绍过,这里主要讲一下产量过剩如何调节。传统花木产业主要是对接房地产、城市建设、城市公园等传统需求,但休闲类旅游景区,包括一些5A景区创建,对景观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花卉苗木企业要主动和旅游行业做一些接口,以在原有产业渠道基础上实现更大的延展。
开发步骤
先做产品策划
首先要确定究竟拿什么东西卖给游客,怎样获得收益,再去考虑如何建设。产品策划是最基本的前提,主要包括资源评价、交通可进入性、市场调研和市场定位几个方面的内容。
获取建设用地
花木产业建设用地多为农田、林地等,面临用地难、转变土地性质更难的问题,怎样获得经济性用地是关键。关于如何拿地,既要跟地方政策相结合,又要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比较推崇的是点式拿地法,就是建设需要多少地,就实际拿多少地,总和加起来就组成了整片景区或园区的用地范围,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使经济用地最有效的分布于景区之中,得到合理利用。
设计商业模式
对于投资而言,旅游是慢热型产业,投入和产出平衡期比较漫长,一般需要五到十年,主题公园类则需要十五到二十年。而休闲旅游、乡村旅游、花木旅游却能够带来更快速的投资和收益回收。有两类可以称为是印钞机的旅游资源,一个是漂流,一个是温泉,二者都是投入少,且开发好了当年就可以回收成本。这些旅游资源都与水有关,利用了人天生与水有亲近关系的特性,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如何把水资源囊括在资源体系中,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旅游产品和配给设施,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杠杆运作原理
旅游产业是长投资慢回报的投入产出结构,我们建议运用杠杆原理,把钱投在刀刃上,撬动市场,已达到低投入高回报的效果。
产业链整合
以花卉等植物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早已存在,苗木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产业链的整合最重要的步骤。
找魂为基——有说头
对于花木产业而言,旅游找魂尤为关键,可谓文化与自然的提炼和结晶,比如关于山水的传说、故事,一旦使其转化为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文化内涵,以区别去具有资源同质性的其他景区,就具备了吸引核打造的重要素质,抢占了市场先机。
体验为核——有玩头
首先要对旅游目的地的核心产品进行设计,按照观赏、娱乐、运动、疗养、修学、感悟等不同类别,单独或综合交叉的进行具体设计,包括景点观赏、文化品味、风情感受、游乐参与等等;其次要设计运输、住宿、饮食等基础服务,并尽力安排成具有特色、风情、文化及娱乐性的方式,使旅游的全过程都能获得一种有别于日常生活方式的全新体验。
体验为核,注重游憩模式设计,强调感觉、满足的过程。包括主题和核心吸引力策划,是任何项目缺少不了的灵魂;游憩设计,寻找用什么玩法来统领旅游资源的模式;解决游客需求的全面满足,通过游程安排,把游憩过程串起来,围绕主题与核心吸引力进行配置。
消费为本——有赚头
消费为本,主要是为了通过旅游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在业态结构上实现“看的丰富、停得下来”,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旅游基本要素上有所设计,使园区有赚头。
吃,
是游客的常态需求,特色餐饮可成为吸引游客的产品类型之一,而结合花木产品的天然特质,稍作加工就可形成食疗餐、保健餐、绿色餐。
购,
对于花木旅游而言,购物尤其独特之处,如绿色蔬果、盆栽盆景、熏香、花卉等,并可以组织采摘、认养等趣味互动式购物。
住,
花木旅游涉及到的住宿有其特殊要求,不仅要求一定的绿地空间,还需要根据不同主题设计不同的住宿结构。针对自驾自助游客,可设计露营地;针对度假旅游,提倡设计木屋别墅或者综合性酒店会所等。
行,
景区内部交通作为游憩方式之一,可以进行景区化包装,并突出多元化、趣味化、体验化,强调创意互动。
娱,
主要为了促进消费、增多收入点。
游,
通过项目设计、游程设计让游客有流连忘返之感,产生重游行为和口耳相传的营销效果。
文
章来源:
《人民网》
推荐关注
免责声明:
知学学园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基于操盘手面对的痛点,了解
农场土地改革和利用的要点
,掌握
农村合作社的创新体制,
了解人才管理在
乡村治理
中重要性,从顶层设计,产业提升,主题化运营,体验业态,农创品牌等掌握项目的
商业模式和产业运营
等几个层面迭代推出全新一季休闲农业与乡村再造研讨会,为乡建操盘手搭建多维度的知识体系。
【休闲农业与乡村再造实操落地研讨会】
第八季 ·
11月23日-25日
三天
课程 +
四大
课程
模块
十二个
实战老师
+九个
经典案例
一次
围炉夜话
+
一次
实地考察
中粮智慧农场+wowcamp哇窝营地
考察项目:
中粮智慧农场在2016年重新定位以“自然教育”为核心模块的经营思路后,实现农场差异化经营的突破。已获得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等多张牌照,常年开展中小学科普教育、主题实践课程、研学旅行,Workshop工作坊、专家驻地教学等系列活动,目前有农学、环境、建造、艺术4大教育工作坊,30+农场精彩亲子体验项目。
随着万物课堂的落成,中粮智慧农场也引入了WOWCAMP帐篷营地,形成了独特的产品体系,将度假、自然、艺术在帐篷营地中融合,同时配备贝壳种子创意教室、MINI咖啡屋等营地产品。
课程详细安排与更多惊喜请与知学课程负责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