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尔街见闻
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投资理财必备神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华尔街见闻

央行节前意外“加息”,炒房者要小心了!

华尔街见闻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1-25 21:4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


麻辣粉(MLF)涨价了


本来是想趁着宽松的春风过个好年,没想到画风突转。


央妈继上周五祭出新菜品“特辣粉(TLF)”以后,又打出了一招:麻辣粉(MLF)涨价了!


1月24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结合近期MLF到期情况,人民银行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455亿元,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较上期上升10BP。


这是MLF操作历史上首次上调利率,也是政策利率近六年来首次上调,在一些机构的解读中,认为其意义等同于“加息”。


受此影响,周二国债期货尾盘跳水,最终10年期国债期货T1706收跌0.82%,5年期主力合约TF1703收跌0.36%。今日国债再次大跌,中国10年期国债期货收跌近0.8%,5年期收跌近0.4%。盘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涨6个基点,至3.34%,创逾一个月新高。


央行有何深意?


那么,MLF操作利率上升释放的信号有哪些呢?这是否意味着加息周期已经开始?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称,央行此次开展MLF操作是有意保持春节前后流动性稳定,缓解节后到期压力。


华创证券屈庆团队认为,央妈对经济基本面有信心, 加息周期已经在路上 ,可能下一个就是公开市场利率的加息。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也指出,这是2014年以来央行首次上调某一利率水平,具有重大的指示意义:央行的货币政策从宽松周期到收紧周期、从隐性逐渐走向显性。 对于未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我们认为央行大概率会上调 ,符合“货币市场隐性加息→MLF利率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的路径。


国泰君安固收分析师覃汉团队认为,央行先“给量”再“加价”,是避免被误读为释放宽松信号。


不过,海通姜超则持有完全不同的意见。他认为, 高利率下难去杠杆,利率短升长降 。 他称,本轮央行上调利率幅度更小,原因或在于13年的提高利率去杠杆以失败告终,因为利率越高债务滚动越大,高利率去杠杆不可持续,因而 本轮利率上升空间也有限。


中信证券宏观诸建芳团队也认为, 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趋势性收紧 ,货币政策仍然有必要维持现在的流动性,不会大幅提升利率水平。


炒房者要小心了


此次“加息”,也将对股市和楼市产生资金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影响。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指出,去杠杆和 控制地产泡沫有必要引导利率适当上行。


特别是近期地产市场又出现走热迹象,一线城市房价再次出现上涨势头,结合12月份信贷数据仍然较多和地产投资再创新高, 货币政策有必要通过适当引导中长期利率上升,抑制地产泡沫死灰复燃。


对债市而言,政策利率近六年以来首次上调,加之考虑到去杠杆仍在路上,美联储渐进加息也是一致预期, 债券市场不可避免的进入技术性熊市。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从深层次原因来看,此次央行MLF利率上调与之前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和中枢一脉相承。其根源在于2015年8月后将 货币市场利率维持在过低水平(与股灾有关),导致房地产和债券市场的过度加杠杆。


招商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表示,本次MLF加息,可能与1月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出现历史天量有关。 央行释放出利率上调的信号,引导商业银行预期,以警告商业银行,如果不平稳投放信贷或者控制信贷规模,很可能将面临更为剧烈的调控。


华泰宏观李超认为,央行加量续作MLF,是为保证流动性安全;MLF首次提高利率,表明债市杠杆去化信号清晰; 债市信心承压,但股市总体影响不大 ;春节境外或存变数,汇率端压力仍在。


上善若水基金投资总监侯安扬表示,MLF利率上调,这是几年降息周期里面都没有过的,让国债期货大跌。 MLF利率上调,让过去几年受益于流动性宽裕的资产价格承压,这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系好安全带。



转载请 回复 授权 查看须知,

不带来源和二维码一律举报。


若觉得见闻君写得不错,

请点下面的 或转给朋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