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话语要看其语境。在1950年左右,共同基金的倡导者约翰·邓普顿建议客户可以买那些快速增长的公司的股票。
1950年美国的股市和经济是什么境况呢?整个30-40年代,美国的股市非常糟糕。《戴维斯王朝》一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在应该持有股票的最佳时候,人们却常常避而远之,这是大众对股市的典型行为方式。在30年代,股价达到数字上的底部之时,人们花了更长的时间才达到心理的底部。进入50年代,大众继续对是否应该持有股票这个问题保持着首鼠两端、狐疑不决的态度,这考验着人们的智慧。
1950年美国的股价是非常低廉的,除了个别公司,像标准石油、克莱斯勒等,大部分蓝筹股依然深陷长期衰退之中,毫无起色。在这种情况下,拥有股票是为了分红,而不是差价。但问题是,美国税务当局还进行着不厚道的瓜分,对于分红的最高税阶的税率达到了收入的80%。在这种情况下,邓普顿给出了购买快速增长的公司的股票的建议。其原因在于,这类公司一般不分红,或者分红很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规避沉重的税负。
现在的中国的股市,是不收税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操作呢?对于任何书籍或者投资方法的学习,都要学习其原理,而不是技巧。技巧一定会在不同的环境下有所变化,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操作技巧。但背后的原理没有变。
齐东平教授在《大数投资》(第3版)后记中是这样说的:
大数投资方法的有趣之处不是教人赚钱,让人理解在股市投资企业能赚钱这事是真的。
如果能赚钱这事是真的,那生活中的很多事都可以是真的,这个想法会让我们觉得对生活充满希望,让人通过赚钱理解生活原本这么有趣才是写作此书的目的。
不知大家读到这句话是什么感受。对我触动很大。齐老师教给我们的不是如何挣钱,而是相信可以通过股票挣钱,寻找到这个方法,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方法。相信了,我们才能放心去操作,也才能严格执行标准。另外,这个方法之所以能让我们相信,不是说因为是齐老师发明的,齐老师利用这个方法挣了很多钱。如果是这样,那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