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阵拜仁之前,巴黎圣日耳曼已经抑郁了十天。对里昂不干不脆靠两个乌龙球才取胜;卡瓦尼与内马尔争点球闹得天下皆知;对蒙彼利埃内马尔不出场,围攻不下,结束本赛季全胜记录。
内忧外患,似乎大船还没起航,就要搁浅了,舱底还闹老鼠。
然后拜仁来了。
巴黎本季冠军联赛第一个主场。在我右前方座位,我看到一位拜仁球迷。拜仁出场时,全场五万人狂嘘,只有他顶着压力,在为拜仁叫好。
他的确有骄傲的理由。
上半场,拜仁控球率惊人的66%
,射门9对5多过巴黎,最体现境况的是:巴黎解围多达28次,拜仁4次。
——在本季此前的联赛里,巴黎可是控球率65%。但遭遇拜仁的高位逼抢,球都出不去。
——这真是要被乱棍打死老师傅的感觉。
——但是,巴黎运气太好了。
开场85秒,内马尔禁区前横切,找到右翼阿尔维斯,低射破门,巴黎1比0。
于是巴黎开始心安理得地收缩。上半场拜仁狂轰滥炸,66%的控球率,角球如云。但巴黎稳稳地控着局面;
姆巴佩反击,一个贝尔巴托夫转身找到卡瓦尼,大力射门,2比0。
那时起,比赛就决定得差不多了。下半场,巴黎继续偷反击:内马尔两个机会丢了后,终于
姆巴佩在禁区附近倒海翻江,内马尔跟进射门。3比0。
之后就是玩儿了——虽然内马尔没有施展对图卢兹那场的彩虹过人,但比赛最后十分钟,巴黎来回倒脚时,王子体育场在喊斗牛口号:那是齐达内当年在皇马时的玩法:对手是疲惫的公牛,自己是优雅的斗牛士。
最后38%的控球率,但巴黎赢了3比0。
运气好吗?好极了。
但除了运气好,还有别的。
上季巴黎主场4比0破巴萨那场,控球率43%
。迪玛利亚的任意球、德拉克斯勒带的反击。
大实话就是:自从伊布走后,巴黎一直在转型:速度化、年轻化。中场走了马图伊迪换了拉比奥,锋线内马尔和姆巴佩加起来44岁。
埃穆里教练当年在西甲也不是以带豪门著称的,所以巴黎上季在联赛里经常得势不得分,三天前内马尔不上,就在蒙彼利埃吃了瘪。
但如果拉开推反击?那反而是埃穆里教练的专长。
球场热区分布图,一目了然。左巴黎,右拜仁。
拜仁还是有欧洲级的传接策应,基本全场压着巴黎。比达尔和罗德里格斯连同套边的莱万多斯基,把姆巴佩和维拉蒂基本压在后场。巴黎极少在前场30米处接球。接球热点:右后场那是维拉蒂,左中场那是内马尔。两个出球点。
然而埃穆里教练很是鸡贼。具体策略:
——全队回缩,只留姆巴佩和内马尔挂在中场当反击威胁。
——拉比奥和维拉蒂大量纵向跑动,防守时负责两个禁区角盯人,控制拜仁走中路。
——中路密集,逼迫拜仁到边路,然后不断将拜仁的传中破坏掉。
——莱万多斯基禁区里蹭到了一个头球,禁区边有一个远射机会,其他时候,都是套边接球。
——逼迫拜仁两翼沉底后,反击就是维拉蒂右路中后场直接找姆巴佩。
——阵地战,则尽量通过拉比奥和库尔扎瓦,将球护送到内马尔脚下。
巴黎进攻三叉戟,各有各的忙:
——卡瓦尼全场接球25次,一半是后场接球;他沉底后撤,是巴黎全线防守的决心。
——内马尔依然是内马尔,左翼接球启动进攻,阵地战基本靠他变戏法。
——姆巴佩昨天只有一个助攻,不比卡瓦尼进球、内马尔一传一射,但可能是实际的全场最佳。他的回撤接球综贯右路,个人反击直接制造了第二个和第三个进球。
当然,实际上巴黎这个套路,都建立在内马尔——阿尔维斯连线的第一球。如果不开场领先,局势自然大不同。所以可以这么说:
——内马尔灵光一闪让巴黎领先了。
——巴黎心安理得地死守中路,让姆巴佩推推反击。
——卡瓦尼和内马尔反击捞了俩球。
——拜仁围攻不下。
——齐了。
单就这一场,结果自然令人满意,但巴黎依然不是豪门气象。实际上,我亲到王子体育场看的冠军联赛,巴黎基本是:
——场面占优,结果闷平(对皇马、对阿森纳)。
——场面被动,反击捞赢(上季对巴萨,这场对拜仁)。
说好听点,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策略。说直白点就是:巴黎还是缺顶尖豪门的套路。
打法甲,巴黎是控球率65%,作威作福鱼肉乡里;打冠军联赛,还是得夹起尾巴做人。大家都在说四亿妄为,但
巴黎的进攻线,得靠反击才特别显威风
——姆巴佩的速度、内马尔的个人创造力、卡瓦尼的反复冲刺能力。反而是静态的阵地战,这三个人都显不出来。
阵地战,怎么跟拜仁(还不提皇马,那是更高级别)似的能把球走起来,这才是巴黎的下一个课题。
当然,除了赢球,比赛还是有点事儿让巴黎人民高兴。
众所周知,十天前卡瓦尼和内马尔那件事闹了个大新闻。对蒙彼利埃,canal+还暗戳戳地统计内马尔和姆巴佩给卡瓦尼传球的数字,想确认他们之间确实小肚鸡肠、彼此杯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