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提问
徐老师,你好!这幅作品是我在拍模特人像时,突然发现旁边有一位正在劳作的妇女,感觉这是个很好的对比,于是就变换角度,把劳作的妇女作为主体,模特和正在拍照的摄影师当作陪体,拍摄成这张照片。请徐老师给指点一下。谢谢!
(被点评的照片)
.................................
徐晓刚讲评
非常好的作品,很是喜欢,这是一种对比手法,我把它叫做“内容对比”,就是画面元素内容之间的对比,这种对比浑然天成,能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与思考,能够增加作品的深度。本片不同人的理解可能不同,粗浅的理解可能是:同样作为女人,但境遇完全不同。但这只是表面,还有人会理解为:这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酸甜苦辣,很难说谁更幸福、谁更快乐。还有人会理解为:这是生命的历程,人都有青春年少,也都有枯萎老去。还会有其他的理解……而诸多的理解,是因为内容对比而产生的。
至于缺点呢,是后期没做好,有拉渐变产生的色阶断裂,重新做一下,别用渐变,用画笔,结合蒙版羽化会好很多。
..................................................
再看一些关于内容对比的佳作
西江集日 万芒 摄
引自《一招出牛片》,同样抱着东西的两个女人的对比,与被点评的照片异曲同工。解读方式也类似。
快乐小候鸟 宋中刚 摄
孩子和老人们生活状态的对比,也会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
聊天的地方 周承伟 摄
两代人之间相同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大轮小轮 徐晓刚 摄
有简单的童车,大型的国产客车,还有国外顶级的豪华跑车,他们之间产生对比,轮子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也正在飞速前进,与世界接轨。
年轮 周健 摄
年轮是标题,也是作者想表达的主题,主题没有绝对化,而是很开放,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
天使之手 周国良 摄
医护人员与病人,年轻与苍老的对比,奏响了一首生命之歌。
...............................
总结
内容对比似乎无处不在,又似乎很难见到。在戏剧性的反差之间,铸就了作品的深度。有一颗敏感的心,观察的时候不要只盯住一点,注意周围的事物,分析其间的关系,有助于拍出有深度的好作品。
如想多看“摄影讲评”的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摄影讲评”吧,历史消息里面有300多篇文章了。
徐晓刚的著作《一招出牛片》上市。
当当网限时
(6.72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