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述具体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力争全面了解企业竞争环境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应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所处行业地位、及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开展切合企业发展战略的IP布局策略。
虽然知识产权工作有互通性,但针对企业知识产权内部管理的价值体现更在于立足企业自身,因此,如何制定切合企业发展战略的IP布局策略还应基于企业自身的内外部特点。
3.1 全方位专利布局策略
A公司作为属于位于产业链上游、掌握行业核心基础技术、引领整个行业技术发展的企业,主要采取“全方位专利布局策略”,以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的竞争优势。因为对于A公司来说,其发展势必要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欲在世界经济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
为此,A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所开展的业务是深度参与企业研发和市场项目,针对企业产品欲销售的国家/地区、竞争对手所在及竞争对手销售产品的国家/地区、客户所在及客户销售产品的国家/地区,按不同的产品分策略进行评估,并根据企业知识产权情报系统出具的情报报告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在企业的主营业务领域及企业所处行业的核心上下游环节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布局全面保护企业创新成果及为企业后续知识产权运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2 积极防守的专利布局策略
对于H公司,综合来看,其主营业务良好,研发积累不断增加,企业外部专利风险没有规模爆发,现阶段开展专利工作的优势大于劣势,挑战大于机遇,因此主要采取“积极防守的专利布局策略”,专利工作的定位是服务企业主业,提升专利实力,保障未来经营安全。
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两种专利布局方式来实现:
第一、保护型专利布局:主要针对企业自身的优势技术方案或产品方案提供完整的保护,尽量消除竞争对手通过规避设计绕开专利的可能性,并争取在个别技术领域或技术点上占据专利优势。
第二、储备性专利布局:为在未来的产品换代、技术升级、产业变革中继续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甚至在某些领域谋求专利控制地位而提前进行专利圈地,以技术演进趋势和行业发展态势为导向,将企业的专利部署点和覆盖范围向未来可能的市场竞争领域延伸。
具体专利布局的业务开展,可包括如下几方面:
1)专利地域布局
地域布局主要是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结合自身市场和竞争对手两方面情况进行确定。
第一:自身产品的现有市场和潜在市场所在地。
在这些地方进行专利布局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护自己产品,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保证企业的市场自由。对于H公司来说,可主要考虑在主要客户的母国、主要竞争对手所在国、重要市场地等国家或地区部署相当体量的专利,以备使用。
第二:竞争对手现有市场和潜在市场所在地。
这些区域是H公司产品的可能投放区域,一旦在这些地方与竞争对手发生市场竞争,企业将可能面临来自对方的专利诉讼风险,因此需要专利布局来化解专利诉讼威胁。
具体专利布局数量,可以根据在该地区的竞争对手所有用的专利数量,结合竞争对手与H公司的市场占有容量,进行反比估算。
2)产品专利布局
可从产品的重要度、技术成熟度、产品的原创性、产品的系列性等因素进行考虑。
第一:重要度
在布局时需要对重点产品有所倾斜和侧重,包括:占有大量市场份额、销售量高的产品,或者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竞争优势相对较强、为企业带来较大利润的产品,以及市场成长性好、预期未来市场规模较大的产品等。
第二:成熟度
新产品应抢占制高点,保障成熟产品的营销自由,未来产品应进行储备,淘汰产品可以适度转让或放弃。
第三:原创性
原创性较高,则可以在各个原创设计点上进行密集部署,系统地构建成有效保护相应产品的专利包。
第四:系列性
需要重点针对该类产品中所包含的通用技术部署专利,并对其各种实现方式、应用方式、改进优化方式及替代方案等进行覆盖。
而对于单一产品,则可侧重于该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差异点或优势点部署专利。
3)嵌入研发项目的专利布局
对于欲研发项目开展的预研性项目,可以通过配合项目管理的相关环节进行专利布局。比如:在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上市阶段等不同环节开展不同的专利布局措施。
研发项目专利工作嵌入式管理所需保障措施:
资源支持,包括人员、经费、政策等,如在研发项目立项前首先就专利问题独立立项,进行研究,或者在研发项目中单独列支专利工作内容。
加强研发项目人员的专利知识培训,让其有能力开展专利相关工作。
转变工作模式,专利部门由现阶段的管理研发项目专利工作的模式向为研发项目提供专利服务、协助研发项目自我服务的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