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学书院
群学书院由南京大学学者举办。秉承百年学府悠远文脉,依托全球领域智库资源,定期举办各类专业课程、沙龙、研讨、参访。传播多元文化,共铸人生理想,为创造健康社会不断前行。总部地址:南京中山陵永慕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明贵州  ·  “年味”年俗丨正月初五 ·  2 天前  
文明贵州  ·  “年味”年俗丨正月初五 ·  2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资治通鉴:赤眉军的覆灭 ·  4 天前  
猫笔刀  ·  试毒*2 ·  4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三芒可文化招聘实习生!(上海/线上)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学书院

过好每一天的寻常日子,便是此生最大的能力

群学书院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5-21 08:57

正文


群学书院周末声音

朗读者:孙梦


01


白岩松在他所著的书《白说》里,有一段关于已故作家史铁生的描述,读来令人十分唏嘘感慨。

 

他写到,在史铁生十几岁四肢仍健全的时候,曾不停的抱怨生活环境如何糟糕。可当他突遭厄运、双腿瘫痪、出行不得不依靠轮椅时,才恍然发现可以自由行走肆意奔跑的日子是那样的宝贵。

 

几年之后,当史铁生因常年静坐,腰部以下生起褥疮,最后竟至于在轮椅上连坐都坐不踏实的时候,他又觉得曾经可以安稳坐着的时光是那样的风清日朗、求之不得。

 

而当他在中年以后更加不幸的患了尿毒症,隔日便要去医院接受一次痛苦的透析治疗时,才感慨原来长褥疮也还算是好的,至少不必忍受着疼痛的煎熬。

 

可当他进入生命的后期,能够感受到痛苦的时光越来越少,可生命之火却渐渐枯萎时,他才最终恍然大悟,原来尿毒症初期的透析也不是那么的糟糕,因为至少那时,他仍能感受到痛苦,生命亦未曾走向无尽的黑暗。

 

所以史铁生曾感慨的说,生命中永远有一个“更”,是更好亦或更糟,都是不可预料之事,若如此,为何不能珍惜眼前,认真而热情的对待生命里的每一个“今天”呢?



02

 

未曾经历过锥心刺骨亦未曾哭过长夜的人,很难会去理解史铁生生命里的悲恸,自然也不会轻易认同他的“珍惜论”。

 

可这个世界有故事的人其实都明白,我们行走于世,在生命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与苦痛都不曾刻意去解决去化解,而之所以后来我们不再去关注它在意它,是因为早有更令我们伤心劳神的事情覆盖了它。

 

未来将如何,会遇到什么事情,美好的或者糟糕的,全都是未知数。而珍惜眼前,能够过好今天的日子,便是一个人最大的能力。

 

我的一位好朋友,有事业有美貌,丈夫优秀孩子可爱,在外人眼中,堪称幸福的标本。可她自己偏偏觉得生活太平淡,对身边的人与环境充满了不满意,对待日子也常常漫不经心、嗤之以鼻。

 

可有一天,不幸突然降临在她的生活里,她的母亲患癌症住进了医院。

 

曾经抱怨日子平淡无聊的她一下子便紧张起来,在医院、公司和家之间,三点一线,日夜奔波,劳心劳力,手忙脚乱,终成疲惫不堪之态。

 

这时她才发觉曾经那些被自己抱怨嫌弃的时光是那样的静谧幸福,原来生命中最美丽的生活,便是珍惜便是不折腾。

 

母亲的病情控制住以后,她将母亲接到自己家里照顾,一家人享受着天伦,其乐融融。

 

她说,经历了那场变故才知道,原来美好不会永远为自己而停留,人生里存在着很多未知的变数,而她如今最想做的,就是过好每一天,用心的去体味当下的幸福。

 

如今的她以微笑去迎接每一缕阳光,以感恩去回报每一个安宁的日子,活出了生命里独有的滋味。



03

 

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史铁生那样的噩运,在他身上的人世悲欢,是命运给予他独有的波折,可很多人都曾经有过揪心痛苦的时刻,在放声痛哭之时,大概都怀念过旧日的好时光吧。

 

可在曾经的好时光里,大多数人置身其中,也并没有珍惜与感恩之心。就如同面对青春,我们任性挥霍毫不收敛,却又忍不住的在中年时怀念着少年,在老年时感慨着中年。

 

生命因为有一个“更”字,所以显得格外有层次格外有波澜,我们总觉得朝着明天涉水而去,彼岸便是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可是也许,明天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美好,谁又能肯定在生命的拐角处等待我们的一定是繁华紧簇而不是魑魅魍魉?

 

这并不是悲观,而是一种冷静的理智与平静的豁达,是对人生际遇的平视。

 

如果所有人都能够平视自己的人生,多一些冷静,多一些珍惜,大概世间的美好也会多几分。

 

就如同我的好朋友,身处幸福的中心却不自知,偏偏待到痛苦之后才恍然发觉旧时光的可贵,才知蹉跎了那么多的好日子。若她一早就懂得珍惜懂得过好每一天便是最大的幸福,那么内心便会多几分直面坎坷苦痛的底气吧。

 

与其艳羡未知的明天,不如踏踏实实的过好今天。因为只有过好了每一个“今天”,那个美好而圆满的明天才会面带微笑走到你面前。


 

04


毫无疑问,在我们有生之年里,每一个“今天”都是我们最年轻、最美丽、最健壮的一天。

 

若你把这最美好的一天,通通用来焦虑、抱怨、忧伤、攀比和将就,那么以后的每一个明天都将成为今天的翻版。

 

生活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你把原本洁白如锦缎在平凡里能绽放花朵的日子揉搓成了脏兮兮的擦脚布,偏偏你又不曾觉察,一扬手把它扔到黑臭的角落里,令它日夜滋生着怨气。

 

而那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人,大多是心怀感恩之人,她们热爱每一个日子,心知每一个时刻都值得尊重与珍惜,愿意全身心的去投入,并发出真心的欢笑,面对一花一木一餐一饭都极尽热情、毫无敷衍。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们都是平凡人,并且终其一生都将平凡下去。因为天资不足能力有限,我们不会拥有广厦三千,也无缘家财万贯,我们拥有的只有一个又一个普通的日升月落、云卷云舒。

 

可若我们心中有爱、懂得珍惜,将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活出不一样的滋味,那么即便是布衣,穿着也暖,即便是菜根,吃的也香。

 

因为你能过好每一个“今天”,便是此生最大的能力。


作者:菀彼青青,微信公号:青青de太阳岛(ID:qqdtyd),新浪微博@匠人菀彼青青,新书《活出一个人的精彩,再与全世界相爱》已上市热销。


群学书院今日荐书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施瓦尔贝  著

姜莹莹  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年


在得知母亲胰腺癌晚期后,威尔一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并自然地跟母亲沟通。偶然的一天,他们开始阅读同样的书,为了在母亲之后的化疗中两人可以一起探讨这本书。两个人的读书会就这么开始了。


在固定进行的读书会期间,他们开始了一段阅读广度和人生深度的对话之旅。从热门惊悚小说到 经 典畅销书,从诗歌到悬疑故事,从异想天开到精神层次探讨……穿插着作者对儿时的回忆、母亲的不平凡经历、各自的人生际遇,借阅读,他们探讨了勇气、信仰、孤独,感恩、学习倾听甚至葬礼等多个话题,分享着各自对文字和生命的态度和观点。最终,他们可以真诚地交换彼此对死亡的观点了。正如作者所说:书让我们彼此更贴近,让我更了解母亲的一生和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