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 100 多天的封杀与沉寂,那个直播带货卖假燕窝的辛巴复出了。
3 月 27 日中午 12 点,主播辛巴复出开播,和他一起归来的还有他旗下数不清的主播。
开播 12 个小时的时间,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足足 20 亿。
坐在椅子上的辛巴给观众鞠了一躬,看着眼前的盛世,或许他心里也不清楚,为什么自己可以做到如今这个地步。
能够有今天的辉煌,他可以说是用尽了一切办法。
鞠躬、演戏、道歉等等戏码一一上演,仿佛他不是在直播,而是在试镜。
可他自以为傲的演技和套路,其实早在 20 年前,就已经被玩烂了...
说到带货,可能中年朋友们会有些陌生,但是换一种形式来讲的话,不论是 80 后、90 后还是 60 后、70 后,都熟悉的不得了:
电视购物。
“不要 9888、不要 5888、更不要 1888,只要 998,只要 998,对你没听错,原价 13888 的宝石项链,只要 998,马上带回家!
”
同样的话术和同样的语气,早在 20 年前就已经开始洗脑那个时候一个又一个的家庭了。
其实电视购物现在也没有消失,仍然有自己的电视频道。
只不过现在的电视购物相比前两年已经靠谱了很多。
电视购物虽然每次货品比较单一,但是吸睛手段都别无二致,只不过直播卖货主播将戏剧化的地方都放在自己身上,而电视购物更多把目光都放在产品上面。
广东珠海电视台在 1992 年推出了第一档电视购物节目,电视购物节目存在12 年后,上海成立了首个电视购物频道。
虽然大家对电视购物骂声一片,但也丝毫不影响电视购物的极强影响力并且在诟病声中赚的盆满钵满。
当年的电视购物到底有多离谱呢?
iphone 可以秒变 Aphone。
24K 镀金手链卖出 24K 纯金手链的架势。
自创专业词汇。
2 个月 100 斤,请问你是回炉重造了吗。
细究起来,以上可都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而且配上各种唬人的证书摆在眼前,很难让人不相信。
还有夸张的检验质量行为,
真就拿产品当板砖呗。
正是因为这些电视购物节目的嚣张气焰,广电总局从 2018 年起就开始对他们重拳出击。
2018 年 12 月,江西广播电视台因违规播出电视广告被广电总局点名通报,并勒令停播商业广告 30 日,进行全面整改。
此后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于是电视购物自然而然的就凉了。
他们凉了,直播带货火了。
薇娅、李佳琦、辛巴等等一个又一个的名字相信大家听着都不陌生。
他们都是流量最高、带货能力最强的“头部主播”。
几位头部主播的直播间的发展相对稳定,主播自己和团队看起来也没有那么慌乱。
而其他腰部和尾部的主播就不一样了。各位主播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可以说是花样百出不遗余力。
他们喜欢管自己的粉丝叫“家人”,用来拉进彼此的距离。
经常能看到主播们的视频是以“家人们好”开头的。
但有一说一,主播们真正骗的也是“家人们”。
这几天刷视频就看见了这样一个主播,刚点进直播间我竟一时分不清真假,可以说是有点演技在身上的。
只见主播、主播助理和品牌方负责人吵架吵得脸红脖子粗,正是最热火朝天的时候。
事件始末是这样的:
主播在直播间打电话给品牌方负责人协调价格,惹恼了现场的品牌方,觉得主播给老板告状。
现场的品牌方一气之下将主播助理的手机摔了。
品牌方的人甚至说主播是什么小网红,气的主播愤然离场,但还好被拉住了。
一转头,主播扬言要让品牌方为刚才羞辱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开始了卖货,将货品的价格又自行降了一百元。
主播和品牌方又争辩了几句。
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好莱坞大片。
从主播到助理,从表情到台词,那种吵架时激昂顿挫的节奏,让人紧张刺激的氛围。
一切都拿捏得刚刚好,郭敬明看了都想给 S 卡。
毕竟,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
既然大家喜欢看,主播当然不介意多上演这种戏码给各位粉丝。
同样是钻石项链,号称电镀 18K 金,上面还镶有一颗真钻。
这一回主播不和品牌方吵了,这回是内讧。
主播一意孤行将原价 1600 元的项链直接降到 98 元。
气的主播助理摔了话筒就开始怒吼。
“我们贴了多少你知道么?贴了两千多万!”
“卖了 9900 多万,为了破亿,贴!”
“不要再贴了!再贴要倒闭了!”
一味降价已经倒贴千万,再这样贴团队真的要破产了。
可是主播本人为了粉丝能拥有更好的福利,他不惜一切代价啊,自己破产这点小事都不算事儿。
看看主播这舍己为人的无私精神,作为他的粉丝怎么能不感动,这种爱护简直是亲妈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