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串串
爱思考,爱撒娇,也爱补刀。靠谱滴人儿,还算有趣。愿与你分享,一起成长。致力于成长为文艺界最懂互联网的,互联网圈子里最有文艺范儿的。当然,真正关心的是教育,关乎云与月,关乎你我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鱼串串

扩张的美好

鱼串串  · 公众号  ·  · 2021-10-26 22:5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在看学霸猫老师的文章,她的公众号“轻松冥想”上面有很多智慧的东西,第一次看到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好的文字给人精神的滋养,如果是在一个正在需要的当下遇见,更是见证神奇的变化。


从猫老师那里捞到很多宝贝,比如,收缩和扩张,比如,允许自己,比如,内在的小孩,比如,清理自己,允许自己。每一个触动的点,都在觉察中发生变化。


对照我自己,关于“收缩和扩张”,我在清理自己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个不断收缩的自己,原来如此根深蒂固。从秋天周末的一场旅行开始。


睡到自然醒,老公说出去爬爬山,透透气,我说我要学习,最近要学习的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好说歹说,还是被拉着出发了。


车开到山脚下,看到排着长长的队伍,我跟老公说:要不不去了,这么多人,还不如去周边随便晃晃。老公说没事,来都来了,去看看。


没等几分钟,车流很快散开,五分钟的时间开到了山脚下。我看到走路上山的人,火辣的太阳,畏难情绪来袭,我说不想爬山,不想走路,只想坐在车上看看风景。


老公说,没事,车可以开上去。我说山里怎么可能开上去。因为我根据过去爬山的经验,都是走着上去。但是老公说试试看,结果开到保安处果然可以上山,车可以上山哦。


于是开上山去了,一路上风景不错,心情也不错。开到一块山顶的草地,停好车,看到一个上山道,原来还是要爬山呀,我的心里又开始咯噔。老公说,走,上去看看。没事的,很快就到了。


于是跟着上山,手拉手强拉的上山,没走几分钟,看到一个平地,原来这么近,人声鼎沸,原来这么近。


溜达了一会儿,看到一个亭子风景很美,可以看到海,看到佛像,蓝天,山峦,非常舒适。老公去买豆腐花,我坐下来享受此刻的美好,都不想动身了。


老公说,那边很好看,去看看。于是被拉着又去了佛塔边,转了一圈,又看到一个塔,非要走过去看看,我跟着过去了,非要上楼,我跟着上二楼,非要上三楼,我又去了三楼,发现楼上风景果然好呀,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一直不舍得花力气,不想累到自己,但是拉一把,居然能看到更好的景色,非常正向的反馈。



期间还包括去一个迷宫,一个小城墙,都被拉着去体验一下,但是每次提出来我都说我不去,然后被拉着过去体验,不能拒绝的美景,体验下来发现真不错。得到了正向的反馈,就觉得一切还OK。


四点多开始下山,准备回家吃饭,但是热爱探索,热爱扩张的老公,研究了一下地图,说是稍微绕一点有一个海岛很漂亮。


我的想法是直接回家,免得晚高峰了堵车。我的想法一直是避免什么,而去做决定,而不是想要什么。但是最后还是跟着老公去了海岛,同样的剧情,一开始非常堵,水泄不通,车子一步步在移,我有点生气认为是走了冤枉路,但是老公说没事,岛上风景很漂亮的。


于是忍受了十几分钟塞车,马上海阔天空了,原来自然风貌的海岛,如此美丽,有点小三亚的感觉,我一直感慨,太美了,正好赶上日落,阳光散在水面上,很多养鱼养虾的,草地上很多搭帐篷露营的,有小孩子放风筝的,对面是大海,悠远而绵长。


有点饿了,特意买了一份臭豆腐和凉皮。车停在海边,两个人开始吃起来,左手夕阳,右手大海,蓝天白云,秋风吹起,简直不能太美好。慢悠悠开着车,环着岛看风景。趁着夜色在高速上赶回家,美好丰盛的周末,就这样结束了。



要不是学了猫老师的“收缩和扩张“,我可能完全意识不到,我的下意识的反应如此的收缩,不想累,不想麻烦,不想排队,不想晚高峰,所有的决定都围绕避免麻烦展开,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想要去抵达,想要去获得,有点惊讶自己的这种固执。


很感谢老公在这一路的带领,也很感谢我听老公的话,跟着一起探索,一起享受扩张的美好。一切事情的起源,都是因为心之所向,而不是其他周边的东西,避免的东西。


很感谢这一次随心的探索,给了我非常正面的反馈,积极的经验。这也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即使上山开不了车,即使走路上山最后没有看到好的风景,即使绕到海岛没有看到美景,全部是塞车,汗水或者拥挤,那也没有什么,因为生命本来就是一场体验,至少你按照扩张的想法,一一去探索了,未来你还有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一味的收缩,你可以避免塞车,避免累,避免很多麻烦,但是你却会错失扩张的美好,探索更多可能性的美好。习惯性的心智模式真的很可怕,如果不是在一次次探索中发现自己,获得更多改变带来的反馈,然后强化行为,慢慢改变心智模式,才能真正的改变一个人。


最近看陈海贤老师的书和课程,非常受启发,改变之所以如此艰难,是因为心智模式,心理的舒适区很难跨越,人很容易按照经验和习惯生活。跳出来觉察,然后获得积极的反馈,然后强化行为,获得改变,才是真正持久可靠的。


感谢带领我的人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