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江日报有风来
云世界再美,也要有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春节档破100亿,你永远可以相信电影 ·  昨天  
新周刊  ·  为什么很多人最后跟初高中同学结婚了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过去一年,到底谁靠副业搞到钱了?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今年最令人惊喜的免签旅行地,非它们莫属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浙江日报有风来

传说中的农科院蔬果

浙江日报有风来  · 公众号  ·  · 2024-05-30 19:30

正文

图源 视觉中国


清爽可口的瓠瓜、五颜六色的樱桃番茄、个长高产的豇豆……不久前,在萧山临浦举行的2024浙江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会上, 100多个浙江瓜菜新品种集中亮相 ,令有风君目不暇接。


社交平台上,“舌尖上的农科院”频频“出圈”,好吃、放心等“夸夸语”已成了其产品的代名词。


蔬菜瓜果好吃的秘密在哪里?



01


自人类学会刀耕火种起,就一直在做一件同样的事——驯化、选育作物。


今天当我们品尝细嫩柔软、味美多汁的樱桃番茄时,一定想不到千年前生长在中南美洲森林中的野生番茄不仅酸涩,产量也不尽人意。以致于16世纪它引入欧洲时,被错误地给予了“狼桃”的名称。


浙樱粉1号。浙江省农科院 提供



通过杂交、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樱桃番茄在科研人员的手中愈发甜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番茄辣椒育种研究室研究员阮美颖说,除了口感更好之外,她带领团队选育的“浙樱粉1号”在营养、品质也更胜一筹——番茄红素、总糖、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等指标均高于目前市场主要栽培品种,尤其是鲜味类氨基酸、甜味类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更为显著。一个现象可以佐证:在浙江省各地举办的樱桃番茄风味评比中,“浙樱粉1号”多次被称赞为 “最好吃的小番茄”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低产到高产……农业科学家把这些“沧海遗珠”打捞出来,精心培育,反复实验,只为了选出最优良的品种。


《诗经》曰:“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壶”即“瓠”,可见古人在夏天常以瓠瓜为食。


“目前市场上瓠瓜的形状非常多,有葫芦形的、圆形的、长条形的,它在漫长驯化过程中演变成当地百姓喜欢的形状。”吴晓花说,团队选育的“浙蒲6号”呈棒形,更适合长距离、大规模物流运输,同样呈棒形的“浙蒲9号”瓜长约25厘米、“浙蒲903”约30厘米的长度,更适合小家庭消费习惯,很快获得了市场青睐。


浙蒲9号。浙江省农科院 提供


市民用 “自带味精” 来形容“浙蒲9号”的口感,足以说明其鲜甜、受欢迎。



02


技术手段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今年我们推广的小白菜新品种是‘绿暑’。”省农科院菜甘蓝育种研究室副研究员李必元说,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气象灾害等事件,对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速生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绿暑”是其中的佼佼者。


双单倍体诱导技术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大大加速了育种速度。他说,一般而言十字花科的育种周期需要5~6年,利用该技术可缩短至2~3年。


技术持续不断的突破,不仅是为了实现“中国种”自主可控,更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浙樱粉1号。浙江省农科院 提供


“400多年前,樱桃番茄引进中国时,还只被当作观赏植物。随着新品种的研发和培育,已经成为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阮美颖介绍,“浙樱粉1号”在种植环节也颇具优势——具有单性结实特性,可不用人工激素点花。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激素对番茄植株造成药害而产生的畸形果;另一方面,在人工成本与日俱增的今天,省工省力效果明显;同时,该品种生长势和连续坐果能力强,易实现高产稳产。


“这几年我们开始利用核技术,促进樱桃番茄的基因突变,研究发现部分材料抗逆性更好。”她表示,未来可能有适合早春、晚秋,甚至适合冬天种植的新品种出现呢!



03


有人说,今天蔬菜瓜果好像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实际上,这不是错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