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小吃店夫妻开着手机直播炸薯条、拌火鸡面,全程不讲话、不吆喝、不带货,却引得10w+网友在线围观。
包括但不限于白象、卫龙、饭遭殃等餐饮品牌,甚至卖电视的、卖母婴的、卖翡翠的都来了。
40多个品牌为了争榜一大哥,
3000一个的嘉年华,库库刷个不停。
但知情的网友们却一点也不眼红:好人有好报,这钱,活该他俩赚!
老板娘阿娟,笑起来眉眼弯弯,老板“腹肌哥”,两人在广东湛江一所小学旁开了一家鞋店。
每天店里人山人海,但销售额却是月月下跌、惨不忍睹。
每天放学后,学校的小朋友就乌央乌央组团冲进店里,等着爸妈来接。
明知他们没有消费能力、不是目标客户,
但善良的阿娟和腹肌哥不忍心驱赶,反而和小孩哥小孩姐们处成了好朋友。
即使小孩子多到已经影响正常的客户,阿娟也笑着回应:相互理解下,下次买鞋错峰来店里。
阿娟夫妇还斥“巨资”淘了一台二手电视,孩子们来了就给他们播放热门动画片,后来看人多天气热,又安装了空调。
有时家长来得晚了,会托夫妇帮忙照看孩子,孩子联系不上家长,也会找夫妇俩借手机给家长打电话。
鞋店俨然变成了一个孩子满意、家长放心的免费托儿所。
开业三个月时腹肌哥就劝妻子把店关了,
但阿娟想到关了那么多孩子没去处,决定再坚持坚持。
因为觉得好玩,阿娟时不时把一屋子小学生“围攻”店铺的视频发到网上,当时小范围火了一把,有网友说,泼天的流量来了。
夫妇两人诚惶诚恐,在朋友的建议下挂了小黄车卖些日用品、拍一些鞋子的图上传,偶尔开下直播,希望能扭亏为盈。
结果,小黄车卖了180,鞋子只卖出去一双,
算上运费还是亏本的。
断断续续亏损了一年,阿娟夫妇终于还是决定把鞋店关掉。
得知这个“噩耗”,家长和小学生们都很不舍,纷纷给夫妇俩出主意让他们改行卖小吃。
小吃店装修期间,小朋友们隔三差五来敲门,一边当监工一边出谋划策,还帮夫妇俩“打探”其他小吃店什么好卖、怎么定价,一个个俨然小股东。
第一次搞吃的,夫妇俩没经验,阿娟开了直播,跟着网友的建议不断改进炸薯条、炸鸡柳。
2个厨房白痴+5000网上军师,就这样,两人的小吃店磕磕绊绊终于开起来了。
开业当天,小学生们如约而至,把店铺围得水泄不通,叽叽喳喳高举着零花钱来支持阿娟夫妇。
1块钱的火鸡面,用的是白象方便面;
2块钱的薯条,用的是麦肯同款亨氏番茄酱;
3块
钱的
鸡柳,用的
是新鲜鸡
胸
肉现切现炸,甚至还细致地去掉了血丝和筋膜。
切鸡柳?好小众的词汇,原来这个年代还有不预制的鸡柳!
网友们都担心,你俩也太实诚了吧,这样下去会二次破产的!
夫妇俩一如既往笑眯眯:至少让小朋友们吃得放心,本来也没指望靠这赚啥大钱。
但真诚再次成了必杀技。
小吃店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周围的中学生、大人也来了,营业额从每天500、800,突破1000,再到2000,一路走高。
肥娟:每天数钱数到嘴角疯狂上扬!
还有5年级的小孩姐,主动来店里帮忙,当起维持秩序、打包找零的“大堂经理”。
淹没在一声声“老板娘”中,火鸡面一天拌10多锅,薯条从早炸到晚,肥娟都累成了瘦娟!
经过一些本地媒体的报道和自媒体的传播,肥娟小吃这次又又又火了,
大家都为夫妇俩和小学生们双向奔赴的真诚和善意而感动。
有机构找上门来,让肥娟夫妇趁热度直播带货,但两人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
“自己没有才艺,也不会选品,不想坑别人”。
夫妇俩觉得,就踏踏实实开好小店,赚点小钱挺好的。
但爱出者爱返,有时财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海信听说这事后,给肥娟小吃免费送来一台85寸的电视,让孩子们看上了高清大电视。
紧接着,送空调的、送冰箱的也来了。
肥娟夫妇的直播间也从3w、5w突破10w人,
各个品牌闻风而动,一场商战拉开了序幕。
后厨角落的小板凳,原本只是夫妇俩为了感谢品牌们的支持放一下相应的产品,结果热心的网友们秉承着
“你支持肥娟,我支持你”
的原则,涌进这些品牌的直播间巡回下单。
白象的仓库直接被买空,欧亚被买断货,连海信都卖疯了!
这简直就是免费的黄金广告位!
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嘉年华混战,只要能拿到榜一,那可比几百万的投放效果好多了!
有人质疑肥娟夫妇爆火的背后,是不是有“高人指点”,
但扒了一轮,不仅没有任何黑点,反而发现了更多感人的细节——
鞋店持续亏损时,夫妇两人白天开店,晚上去当卸货工,赚钱补贴家用。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还是自掏腰包给小朋友们装电视、装空调。
开小吃店前,腹肌哥还专门去学习了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法规,店里用的食材都尽量用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