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东宣传
山东宣传网官方公众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秋叶PPT  ·  夸爆!WPS官方接入DeepSeek,自动化 ... ·  昨天  
跟我学个P  ·  除了DeepSeek,这个AI工具做的PPT ... ·  2 天前  
跟我学个P  ·  用DeepSeek为《哪吒2》做了份PPT,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宣传

“舌尖”何以带动“足尖”

山东宣传  · 公众号  ·  · 2024-10-19 07:30

正文



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吃”位列首位。无论是去年的淄博烧烤,还是今年的天水麻辣烫,都是凭借吃带动游客的“足尖”,为城市文旅引来了“泼天的流量”。


图源|三餐四季


山东美食众多, 除了淄博烧烤, 食鸡文化也颇为耀眼。西有德州扒鸡,东有福山烧鸡,南有临沂炒鸡、枣庄辣子鸡,中有莱芜干煸鸡......



因烹饪手法独具特色,枣庄辣子鸡从流派繁多的炒鸡中脱颖而出,形成脍炙人口的地方美食。


相传在清朝晚期,枣庄有一个叫徐子华的厨师,曾做过清朝皇宫御厨,晚年归乡后开了一家饭馆,根据多年御厨经验创造出“辣子鸡”这道菜,鸡肉辣中有香、辣而不过,被誉为“鸡香飘十里,客坐十里外”。


枣庄辣子鸡能“香飘十里”,原因有三。一则肉质优,“鸡宜骟嫩,不可老稚”,地道枣庄辣子鸡选用散养一年左右的本地“孙枝鸡”,口感鲜嫩、肉质紧实。二则配料优,枣庄辣子鸡以本地产的皱皮辣椒为底味,再放入干辣椒、小米辣、花椒大料,加上当地传统工艺酿造的酱油食醋,衬得辣意鲜活肆意,口感层次丰富。三则烹饪技法优,枣庄辣子鸡对烹饪的要求可谓严苛,火旺、油热、锅滑,食材入锅的顺序以及对烹饪时间的精准掌握,紧紧锁住了鸡肉的鲜美和辣椒的脆爽。


图源|新华社


有一句老话说“南方吃鸡看广东,北方吃鸡看山东”,道出了鸡在山东人餐桌上的强烈存在感。对山东人来说,家里来“客”了,鸡是待客第一菜;到了团圆年,宴席上有鸡,才有下一年的吉祥如意;遇到不如意的事,得吃个鸡祛祛“晦气”......


煎炒烹炸,熏烤炖煮……山东人将鸡肉的做法开发到了极致。而鸡肉之所以成为山东人餐桌上的常客,离不开山东本身就是养鸡大省这个基础。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山东的家禽养殖体量稳居全国首位,不仅满足省内消费和国内消费,出口的白条鸡、加工鸡也占到全国出口量的半壁江山。


一些山东的鸡肴不仅搭乘火车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漂洋过海去到了异国。比如,被列入“四大名鸡”的德州扒鸡,沿着京沪铁路北上南下,去往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城市,成为享誉全国的名吃;济南黄焖鸡,凭借着有肉有菜有饭的快餐式模式和超高的性价比,不仅在全国遍地开花,还成功走出国门,俘获一众国外粉丝。


在齐鲁大地,鸡肉与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式碰撞出百花齐放的鸡肴,而鸡肴向内扎根、向外散播,展示出的正是山东人因地制宜的智慧和开拓进取的勇气。


图源|钛媒体APP



近几年,“美食游”成为文旅新潮流。中国旅游研究院美食旅游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2.3%的受访者会在旅游前或旅游中做美食攻略;93.1%的受访者将体验当地美食作为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商旅出行的受访者中,有76.8%的人会在完成商务活动之外,挤时间寻访当地美食。


美食何以撬动文旅?


首先,美食是游客出行的基本诉求。 民以食为天,美食能够满足游客的基本生存需求,为游客提供必要的营养和能量,还可以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感,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放松身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对饮食的要求已经从“吃饱”转向了“吃好”,舌尖上的味蕾记忆也成为了人们对一个地方最深刻的眷恋之一,因美食而动、寻美食而游已然成为了文旅消费的新趋势。


其次,特色美食是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饮食蕴含一方文化。地方特色美食是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人文风情的味觉呈现,是历史人文、传统民俗的记忆与传承。到东北吃锅包肉,游客不仅能享受到酥脆酸甜的肉食,还能领略来自白山黑水间的豪爽热情;到柳州吃一碗螺狮粉,收获的不仅是“又臭又香”的新奇体验,更是层峦叠嶂、山水如画的人间仙境。


最后,特色美食具有强大的传播力。 回顾淄博烧烤的“出圈”历程,正是因为美食在短视频平台的裂变式传播,2021年B站一位up主探店淄博烧烤发布相关短视频引发大量关注,2023年各平台网友,特别是大学生大量发布的“种草”视频,将淄博烧烤彻底“引爆”。移动互联网时代,美食信息通过网络打破地理上的空间壁垒,被传送至各地网友面前,感兴趣的游客自然食指大动,分享给亲朋好友、做起旅游攻略,形成强大的传播效应。


淄博水晶街夜生活 图源| 闪电新闻



枣庄辣子鸡等山东美食虽然已经远近闻名,但想要将它们打造成广为人知的城市IP,带动地方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和提质增效,尚需“添柴加火”。


一要玩转年轻圈层的嗜辣消费能力。 从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到柳州螺狮粉,年轻群体正释放着无辣不欢的信号,同时,他们也是旅游和餐饮消费增长的中坚力量。在“吃圈”文化中,“辛辣”“重口味”等满足了年轻群体寻求刺激和释放情绪的需求。要抓住年轻群体的新消费理念和饮食习惯,创新辣子鸡等美食产业衍生产品,为年轻群体提供更多可以“美食社交”的产品和场景,使传统美食吃出时尚元素。


二要满足游客从味蕾到感官的多元需求。 为美食奔赴一座城,不仅要吃得好,还要玩得好。可以围绕美食打造集烹饪展示、品尝体验、文化讲解于一体的沉浸式演出。将美食与表演艺术相结合,打造全方位感官盛宴,是“美食+文化”发展新趋势,而优质的服务体验、完善的配套设施、创新性的文旅体验是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的重要因素。


比如,柳州因螺狮粉而“出圈”,为讲好螺蛳粉故事,柳州市深入挖掘柳州人食螺的历史渊源,持续加强白莲洞遗址、鲤鱼嘴遗址的保护力度,再现柳州史前先民采螺食螺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做好螺文化的展示工作,游客不仅吃得开心,玩得更开心。


第35届香港美食博览会山东综合展区 图源|闪电新闻


三要开辟新赛道赋能“文旅+”。 注重辣子鸡等美食IP的塑造,借助美食综艺节目、微短剧、短视频等美食宣传流量密码,焕发山东美食IP长久鲜活的生命力,通过美食更新城市形象。以地域美食足迹展现山东的文化厚度、唤醒城市文化遗迹,丰富古城游、运河游、民族工业文化游等旅游路线,让“历史资源”持续释放“现代效应”。


如今,被“舌尖”带动“脚尖”的人越来越多,串好美食路线、讲好美食故事在文旅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各地文旅不妨将眼睛放到美食上,调动食客“味蕾”,让游客“为一款美食奔赴一座城”。


END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ID:sdxcweixin)丨主播:刘亚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