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教育已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焦点。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许多家长和学生深感困惑和无力。
为了探讨教育的本质与未来,致极学院主办
全国巡回的
「
未来教育沙龙
」
。在广州站,沙龙特别邀请了
昆明丑小鸭中学的创办人、校长詹大年
,与
致极学院创办人肖知兴
对谈。
詹大年是教育创新的实践者,
2011年,
他和杨柳芳一起创办的丑小鸭中学并担任校长至今,学校面向“不适应传统教育的学生”,专门招收那些家长管不了、学校没法管的“问题学生”,詹大年自封“问题孩子他爹”,帮他们重拾自信与希望。
在「未来教育沙龙」现场,两位专家深入探讨应试教育的内卷与困境、真正教育的内涵与价值,以及未来教育系统的改革与期望。本文为对谈实录。
▲ 詹大年校长在领教工坊10周年年会上发表演讲
肖知兴:
近年来,应试教育愈加内卷,甚至将高考机制移植到出国考试上,出国变得复杂。您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何感受?应试教育为何演变至此?
詹大年:
我讲一个故事。前年博鳌教育论坛,一位专家说97%的人智商大致相同,只有3%有显著差异。但即便97%的人智商相近,也很难都考上清华北大,这并非努力的问题,而是名校
名额
的限制。
很多人认为“努力不够”是原因,但我不认同。如果中国97%的大学都变成清华北大,所有人都能考上。实际上,即使97%的学生都拿满分,也上不了清华北大,因为名额有限。
这与学生的努力无关,而是教育设计的问题。
许多人追求名校是为了获得好文凭、好工作和高收入,最终目标是幸福。然而,真正的幸福是当下的。刚刚看到致极学院的孩子们,他们理解了幸福的逻辑,立即获得了童年和青少年的幸福。
肖知兴:
藤校也有类似问题。一位普林斯顿招生官说,完全符合招生标准和最终录取的比例是11:1,即使这11个学生全部合格,学校也只会随机录取一两个。名校背后有巨大利益体系,这些机制被包装成各种爬藤逻辑。
02. 现在的所谓“教育”,
只是“训练”和“管控”
詹大年:
应试本质上是训练,把事情模块化
。
训练是什么?训练一条狗,让狗做数学,时间长了他也可以做,也不会错。猴子也行。训练就是反复做一件事,越来越把这件事做得模块化。
学校对孩子的
训练,甚至要求一样的发型、衣服和动作,这些都是
管控手段。
应试训练被包装成教育,使人
忽视其对孩子的伤害。
教育,应赋予人力量,产生评价自己的力量,产生判断力,产生选择一条自己人生路的能力。这才叫教育。
我最近看到一个视频,讲述了中国药物的三个特点:
安全、无效和高利润。
这意味着即使花费大量金钱,药物也无法治愈疾病,虽然不会把你吃死。
然而,由于人们普遍相信药物能治病,即使无效且昂贵,依然会选择服用。
同样地,今天的应试教育也是如此。如果称其为应试训练,大家肯定不会参与;但若称其为教育,大家就乐于接受。
应试教育可能对孩子有害,但因为名为“教育
”
,人们不得不接受。这就是其本质。
肖知兴: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总会有孩子不适应。
云南丑小鸭中学专门接收所谓的“问题儿童”,学生在那里待一两年后再回到原来的学校。逻辑上,孩子一回去面对严苛的班主任和势利的邻居,就会再次陷入困境,
但丑小鸭中学把自我评价的权利交给了孩子,让孩子产生了内驱力,不再复发成为“问题儿童”。
这才是教育的真谛,非常伟大。
▲ 詹大年校长与丑小鸭中学的学生在一起
詹大年:
作为成年人也是一样,
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于自己掌握的评价标准。
我讲一个丑小鸭学校学生的故事。这个学生来自万州一所名校,15岁,已经差不多一年没上学了,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与父母沟通。家里无奈,只好把他送到丑小鸭中学。
一段时间后,这个孩子问我能不能给爸爸打个电话,我很惊喜,因为他和他爸爸关系不好。隔了三四天我问他打电话没有,他说没有,还没有想好跟爸爸讲什么。有些想法想表达,但怕说赢了自己会被爸爸打,输了又不得不按爸爸的想法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问题在于爸爸把自己的逻辑当成教育
。
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自己判断,培养判断能力,这个过程需要不断试错。然而,一个孩子在不断的应试训练中,一定会丧失判断能力。
肖知兴:
(我国的)教
育系统最先从苏联引进,长久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而不断改革。
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改革停滞,究其根本其实是社会问题。
首先,经济不增长导致存量竞争,大家争夺
有限的资源
。
其次,我们这代人依靠高考改变命运,所以希望孩子也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这是
刻舟求剑
。
第三,
社会底层没有保障
,导致人们对教育的焦虑。
▲ 致极学院创办人肖知兴主持「2024 未来教育论坛」的圆桌讨论
詹大年:
我有个新加坡的朋友,他家孩子初中毕业后选择五年制职业学校,其中一个原因是考不上高中,另外一个原因是职业学校出来其实和本科生没有区别。毕业后就能申请政府补贴的房子,生活压力小,幸福感高。
肖知兴:
德国的双元制也很好,初中毕业就分普高和职高两条线。职高毕业以后可以早早进入职场,生活稳定,甚至被外派到别的国家,比如到中国,手下都是北大清华毕业的高材生。
詹大年:
然而,
我们的教育系统缺乏这些配套措施,导致孩子在普职分流中承受巨大压力。教育改革越改越复杂,抑郁症的孩子越多,每年中高考后跳楼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的方式和工具发生了变化,上代人对学习的理解已经过时。当父母认为孩子在耽误学习时,实际上这正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因为他们通过手机获取外界信息,这也是一种学习。然而,
我们今天的学习却被限定在为中考和高考而拼命刷题,这种方式实际上将学习变成了一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