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行为套路深
由于不同区域监管机构对于行政处罚案由披露的详细程度不尽相同,因此,乍看之下,罚单涉及的违规手法可谓五花八门。
不过,如果抛开披露口径的细微差别,商业银行的违规套路也不外乎信贷业务违规、票据违规、违反审慎经营违规销售、违规流入股市、资金被挪用、违规收费存贷挂钩、违反国家宏观调控、违规保管、信披违规等几个大的类型。
其中,信贷业务违规所受处罚的数量最多,该种行为也包括部分罚单中的以贷转存等方式虚增存款、违规授信、贷款五级分类违规等案由;票据违规行为则是近几年监管处罚的重点,该类违规的涉案金额通常较大,罚单数量仅次于信贷违规;排名
第三的案由是“违反审慎经营原则”
,该种违规行为也与其余一些违规行为存在案由交叉;而违规销售和乱收费等违规行为通常涉案金额较小,但是违规行为针对的客户群体可能比较广,对于银行商誉的影响也较大。
某国有大行重庆市分行因违规办理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借贷搭售保险、存贷挂钩被“数罪并罚”了80万元,另一家国有大行重庆分行则因违规以贷转存、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买理财、违规以贷款资金缴存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办理承兑汇票业务无真实贸易背景、违规收取小微企业服务费等行为被罚款190万元。两家分行的违规行为也恰恰包含了商业银行“最主流”的违规行为,可谓颇为典型。
还有一些银行违规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属于“故意犯规”。例如,江西省一家农村商业银行“化整为零发放贷款规避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要求、依据虚假合同办理授信业务”,两项违规行为显然都不是工作疏忽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