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学学术前沿
【法学学术前沿】=【法学】+【学术】+【前沿】。 聚焦法学精神、学术思想、前沿时事;旨在传播法界言谈、分享法学文萃、启蒙社会共识,致力做讲方法、识时务、有情怀的公众号!
51好读  ›  专栏  ›  法学学术前沿

李拥军:对联中的法理

法学学术前沿  · 公众号  · 法律  · 2017-01-28 20:18

正文

对联中的法理

作   者

李拥军,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

对联中的法理

河南省内乡县老县衙的“三省堂”门两侧悬挂着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撰者为清康熙年间的内乡知县高以永。


习近平同志曾向党员干部们推荐过这副对联。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这副对联虽出自清代但对今天的教育意义仍然是深刻的。这副对联主要是劝诫官吏的。


上联是说:


得到官职或在仕途上获得了升迁,你不要盲目的高兴,某一天丢了这个官或仕途不顺,你也不要一味地悲伤或轻易地沮丧,这么不看重官职,是不是说“官”没有用呢?不是,官很有用,为什么?因为地方全靠这个“官”。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地方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安宁某种意义上说全靠这个“官”。百姓们如果遇到了一个好的地方官,就能受益,如果遇到一个差的地方官,人民就会遭罪。“名分名分,无名则无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名分的人,不尽其责,在其位的人,不谋其政,这个地方如何发展?没名分的人,再有能力,你干着急没有办法,俗话说,“皇帝不急太监急”,没有用,因为你所“着的急”没有合法性。


总之,官的作用太大了。“官”的作用大,同时责任也大。你肩负着发展地方经济,保障人民幸福的责任啊,你必须得有所作为。正可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下联说的是:


你吃的是百姓给你提供的饭,穿的是百姓为你提供的衣,因为是他们种田、纺棉、织布供养着你,正像司马迁说的:“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百姓是官员的衣食父母,你的收入与消费最终是来源于百姓。虽然如此,但在现实生活中,百姓却总受欺负。官员却是百姓的父母官,百姓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


虽然你有“欺负”百姓的权力和能力,但我劝戒你不要那么去做,为什么?因为其实你也是百姓。你今天不是百姓,你明天或许是百姓。俗话说:“流水营盘铁打的兵”,“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某一天你不做官了,你不还是百姓吗?从“春风得意马蹄疾”到“门前冷落车马稀”,一切都得归于平淡。


退一步讲,你今天不是百姓,但你昨天可能曾是百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你也是一个从普通人家成长起来的,通过读书、奋斗,才一步步熬到了今天这个位子的。你也曾经受到过别人的很多欺负,遇到过很多不平。如果你也知道被别人欺负的罪儿不好受,那你今天就不要欺负别人。


这副对联的内涵与现代的政治学原理并不相悖。马克思说:是市民社会创造了政治国家,不是政治国家创造了市民社会。因此,国家权力来源人民的委托和授权。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公权力来源于私权利,来源于民众的授权,公权力不过是无数个私权利的合力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官”不是“民”的父母,而恰恰“民”是“官”的父母,因为你吃的是百姓的饭,穿的是百姓的衣。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民为水,君为舟”。再大的官都是从百姓当中选拔、成长起来的,都是人民的代理人。


任何官,都是暂时的,总有一天还要回到民众当中来。正像《咱老百姓》这首歌中唱到的那样:“天大的英雄也来自咱老百姓,叶高千尺也还要回到泥土中”。


正是由于“权”不是你的,而是别人授予你的,当你得到它的时候不要盲目的高兴,当你失去它的时候也用不着那么悲伤,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果在权力上表现的过于迫切的人,肯定用不好“权”。俗话说:“花人钱财,替人消灾”,“吃谁向谁”,既然你吃的是百姓的饭,穿的是百姓的衣,那你就应该为百姓服务。因此权力本质上是一种义务——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百姓的幸福和安乐依赖于这种义务履行的能力和程度,因为“地方全靠一官”。


理儿虽是这个理儿,但事儿却往往不是这个事儿。


虽然国家来源于个人和社会并应当服务于个人和社会,但它一旦形成,便具有了相当的独立性。它以暴力为基础,常表现为对市民社会和个人权利的控制和支配,因此,国家权力必然带有一定的扩张性、腐蚀性和破坏性。又因为公权力的所有和行使是分离的,加之人本身的自利性,掌权者常常不能以罗马法上“善良家主”的心态行使权力,所以在人类历史上公权力又常常以异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样,政治国家非但不能服务于民众,反而民众却成了它奴役的对象。正因如此,法治的核心就是对公权力的控制。在对公权力进行限制上,法治主义者主要设计了两条路径:一方面是“分权”路径,即把权力分配给不同的主体掌握,让它们之间互相制衡,以减少公权力的破坏性;另一方面是“集权”路径,即把弱小的私权利集合在一起,组成各种社群和社团,以增加它们在与国家相抗衡的过程中的分量。


正因为你也是百姓,所以你才不能欺负百姓,这是一种人性上的“换位思考”,这体现的是儒家的“忠恕”思想,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也不要强迫别人做。这是一种宽容的思想,是一种“爱人”的思想。这是人权和法治的基础。

        这副对联告诉我们要走“群众路线”,但群众从来都不是抽象的。“从群众当中来,到群众当中去,群众在哪里?你我都是群众”。我们不应该把“我”和“群众”分开,群众路线不应该是一种“我与群众”的路线的模式,而应该强调 “人人爱我,我爱人人”,因为每个人都是群众,为群众谋福利就是为自己谋福利,因为自己就是群众中的一分子。


如卢梭所说:“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他就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渡让给他的同样的权利,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这便是人民主权论的基础。


正像罗尔斯在所阐述的那样,正是因为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最大不利者,所以才要竭力救助眼前最大的社会不利者。这才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正义


正因为我们吃的是百姓,穿的是百姓的,所以我们才要感恩百姓、敬畏百姓、服务百姓,所以权力要从属于并服务于私权利,所以我们才应该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幅对联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向掌权者宣告了一个权力从何而来、为谁行使、对谁负责的基本政治公理。


本文首发于:法匠学堂(iusscola)

微信公众平台,特此致谢!

制作:图痒

恭贺新禧,鸡年大吉

识别二维码

打开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