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胡慎之
最完整的心理学常识、最前沿的心理教育、最专业的心理分析。人生不易,与君一同嬉笑怒骂、品味人生,人称“意义哥”;一针见血,洞悉关系心理,人称心理圈的“犀利哥”。经典曲目《一派胡言》《胡说爸道》《世道胡说》,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向日葵心理创办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关系再好,也不要帮这1种忙,容易吃大亏 ·  20 小时前  
正商阅读  ·  高情商的人,都懂得保持边界感 ·  2 天前  
正商阅读  ·  高情商的人,都懂得保持边界感 ·  2 天前  
武志红  ·  吉利根:真正拖垮你的,是低能量体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胡慎之

让我来试试

胡慎之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2-10 21:05

正文

 # 欢迎关注并置顶我 #



文 | 胡慎之    图片 | 来自网络



前几天,我在网络上看到了一则新闻:




【事情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


一位14岁,身高达到1.4米以上,符合乘坐过山车限制要求的少女,趁父母不注意时偷偷坐上了车。家长发现后十分担心,来到控制台,强烈要求工作人员停开设备。


最后,过山车停在了高架轨道上,工作人员登上轨道,疏散了车上的全体游客。


在这里边,我们能看到一对控制欲非常强的父母。


这种控制的范围不只是自己的孩子,还包括周遭的一切。


相信这对父母逼停设备,一定有他们的理由,但这些理由可能也只说服了他们自己而已。


01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想起了一部周星驰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


不知道为什么,影片中的某一场景,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由周星驰扮演的武状元,之前家境非常好,后因某人的陷害,变成了一个乞丐。变成乞丐后,他的情绪瞬间变的非常低落,低落到已经放弃了自己。有一天,他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的真传,然后成了丐帮帮主。


在从乞丐到乞丐帮主的过程中,他需要跟别人比武。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烂仔,一个废材。在广东人眼里,废材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烂人。


比武那晚,他忽然从人群中站起来,“我来试试”,所有人都给了他一个惊讶的眼神,那眼神似乎在说,“你试试?你行吗?”


但事实胜于雄辩,在跟几位长老的比试中,他成功地成了一个丐帮的首领。


02


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很多人就如逼停过山车的那对父母一样,过度保护和溺爱孩子。


然而,父母对孩子的这种保护不是根据孩子的需求,更多的地根据父母自己的意愿。


我猜想,孩子之所以要偷偷地上过山车,没有选择跟父母商量的方式,很大原因在于,孩子心里非常清楚,这个合理的请求父母一定严厉禁止,把所有尝试的机会都扼杀掉。


在一个控制感特别强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很少有自主的,创造性的思维。因为孩子自主的权利,在很幼年的时候就被父母剥夺了。


在中国家庭里,有些父母特别想呈现出自己非常权威的状态,总想做正确的事情。后来,我们都想去做对的事情,而且变得特别讲道理。


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知道父母很爱我们,但他们爱的方式令人非常不能接受,烦。


其实,真正的爱,是不会给人带来不胜其烦的感觉。


有一种所谓的爱的表达方式,让超级多的人不胜其烦,“我是为你好。”



我家小豆子,约2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独立地完成一些事情。

举个吃饭的例子吧。

老人也一起带他,吃饭的时候,老人总担心孩子吃不饱。

事实上,如今的孩子不会吃不饱。

俗话说,“食色性也”,吃饭是一个人的本能,哪怕是再小的婴儿,也能感到自己的肚子是不是饿了,会寻找食物填补肚子。只是婴儿没有觅食的能力,但他会通过发出信号——哭,来获取食物。

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或妈妈,或外婆,或奶奶,或爸爸追在五六岁的孩子后面给他们喂饭。

我知道,这是孩子在跟照料者玩的一个游戏,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某种不满,“为什么我不可以决定自己的肚子,吃还是不吃,应该由我决定。”


可是,很多家长怕孩子吃不饱,怕的背后是什么?


一方面,家长是希望孩子长得相对健康一些的,况且,把孩子养大也是他们的责任。另一方面,家长能感到自己是被孩子需要的,从中获得某种价值的满足。


曾经有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跟我说:“ 我帮自己的孩子带孩子,也很怕,怕带不好,心里特别愧疚,觉得对不起我自己的孩子。”


两岁多的豆子已经具备了一个人吃饭的能力,之后,我不让家人给他喂饭。把他放在宝宝椅上,给他一碗饭,碗里放一把没有任何危险性的儿童汤勺。大人围着餐桌吃饭,他也在餐桌旁,这样,他有一种参与感。


大家都知道,两岁多的孩子,在吃饭方面,技能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每次吃饭,他都把饭吃的满地都是,身上也有,碗也被打翻。



看到这,有些家长可能觉得麻烦,尤其是对想掌控一切,生活喜欢有条理,有洁癖的人来说,这种感觉是无法承受的。


因为这种状态对他们来说,是失控的。


掌控感特别强的人,背后非常害怕失控的感觉。对他们来说,失控意味着非常强烈的崩溃性体验。


豆子把饭吃的满地都是的时候,他奶奶便开始数落,“你怎么把饭吃成了这样子,又浪费粮食,又浪费时间,我又要打扫,收拾......”


其实,她在表达的是内心的焦虑,但她忽略了一点:

两岁的孩子还没有吃饭的技能,他吃成这样子,是非常合理且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一定要守住。如果我放弃了坚持,很可能,以后小豆子就会失去自主完成一些事情的乐趣。


我顶着压力,慢慢地,小豆子很快地学会了自己吃饭。


03


有多少养育者,能做到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为什么养育者们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给予孩子,背后的动力是什么?是不信任对方具备照顾自己的能力吗?


经常能看到父母不厌其烦地叮嘱十八九岁正读大学的孩子,“你要穿秋裤,要按时吃饭。”假设妈妈在心里承认了孩子有照顾自己的能力,那么,妈妈是不是就要腾出时间,精力去做其它的事情?


可惜的是,很多妈妈在生活中,都没有发现值得自己关注并愿意体验的事物,导致他们只能把大部分的心思花在自己孩子身上。


因为妈妈对孩子的叮嘱,是伟大母爱的最好体现,也最能体现出妈妈的价值。


这些内容,很多人似乎都能认同。但当我说出如下的概念时,估计许多人无法接受,甚至有可能攻击我。我经常在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人身上看到,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

成熟即背叛。


所谓的背叛,是指我们从被控制的关系中走出来。


如果我们没有背叛,没有尝试,那我们就会走向另一端——封闭自己,对外界发生的所有一切都不感兴趣。


所以,在咨询中,遇到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不太愿意交朋友,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很多事情好像都不感兴趣,说什么都无所谓,别人安排什么,他就做什么。即使他们不愿意,也不会说出来,依旧服从别人的安排。


但有趣的是,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总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爱拖延。


因为别人让他做的这些,并不是他真正想做的。他想做的,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他需要做的就是被你要求去做的事情。


这种情况,很多老板应该也深有体会,因为很多员工存在这种现象:做事情不负责任,好像这不是他的事情,不是他的责任。相反,他好像是在为老板做事。


在控制家庭中出来的孩子,自然会变得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很多东西也不敢去尝试。因为尝试就意味着有犯错的可能,犯错就意味着将受到某种惩罚,如被指责,被抱怨。


为了避免这些,最保险的方式就是什么都不做,不做就不会错,不会错就不会被骂。


04


很多妈妈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孩子,不会收拾房间。


尽管孩子已经有能力收拾自己的房间,妈妈也不会给他机会去尝试,更多地是自己边抱怨,边收拾,孩子在一旁很冷漠地看着这一切。


什么是内心强大的父母?


我认为,敢于给予孩子尝试机会的父母。


当父母需要强烈掌控感的时候,我们就没办法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孩子也无法完成他自己人生中需要学习和完成的功课。


很多父母因孩子跟自己很像而沾沾自喜。


但对我来说,养育孩子最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孩子能成为他自己。


我很年轻的时候,那时流行全民经商,我也想尝试着做一些生意。


我做的生意跟医院有关。


有一个情境,印象非常深刻。让我感到一个强大的父母能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


我去某医院找院长。那位院长正好是我父亲的同学,读书期间,两人的关系蛮好的,他对我父亲也比较了解。


那个年代做生意,有一些不规范的事情发生。


那笔生意需要一大笔现金做本钱,大概好几万块,那时还没有出100块人民币。我没有本钱,父亲成了我的担保人。那位院长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没关系”。


我拿着钱去另一个地方拿货物,货物拿回来后给他。


我问他,“为什么你那么信任我,愿意把这么大一笔钱交给我?”


他说,“你跑了,你父亲我还是能找到的。”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有一个能被别人认同的强大的父亲是多么重要。同时,给了我一个尝试的机会。


如果我不敢尝试,可能机会就没有了。


那笔生意让我挣到了一些钱,那些钱在那个年代,数额还是蛮大的。


05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做了一个调查,“那些年,你父母给你最恶毒的诅咒是什么?”有我的几个朋友在里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争执很大。点击可阅读文章《你不是我的孩子,是我的仇人》


有很多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看的触目惊心,我把这些留言重新归纳了一下,得出了一个结论:

孩子的某些行为没有父母想象中的好,于是,父母歇斯底里地用暴怒的情绪攻击孩子,情绪激动处,口不择言。


这些口不择言,真的很恶毒,给孩子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有的给孩子造成了特别自卑的感觉,他们认同了父母的话,“我不够好,我不够正确,我很糟糕......”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来看,他们的内心充满着不安,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恐惧感,因此,父母们需要强烈的控制感让自己的孩子服从。只要孩子有一些自主的表现就惊恼了父母的情绪。为了不失控,不管是多么恶毒的诅咒也好,打骂也好,能让孩子在我们的控制范围,遵从我们的意愿就可以了。



06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强迫性重复。


简单理解:就像你的生命是一个通道,你在通道里不断地来来回回。或像一个迷宫,你走过来走过去,又回到原点。或像一个胡同,走不出来。


打破强迫性重复是我们的咨询目的之一,但我不会直接告诉我的来访者,这是你的一种重复性反应。


有些人发现,我怎么又在按照以前的方式做事情,很恐慌。


每年,一到某个时候,我的心情就特别特别糟糕,陷入到一种抑郁的状态,而且是莫名其妙地就进入了这样的状态。


这也是一种重复性反应。


当我意识到这点的时候,苦于没办法解决。


刘女士是我的来访者,每次,她来到我面前,总是客客气气的,“胡老师,你好,又见到你了。”然后,她一直在不停地诉说,目的是想让我跟她的交谈更有趣些。


在来咨询前,她想了很多话,包括要跟我讲的话题。我问她,“平常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也会这样吗?好像你总在表现自己是一个正确的,别人喜欢你的状态。”


她回答的很肯定。


我说:“你有特别不想跟我说话的时候吗?”


她说:“有时候,我会没话找话。明明特别不想说话,但停顿不说话的那一刻,我很焦虑,导致我要说更多的话才能化解这种焦虑。”


“如果你不说话,你担心的是什么?”


“担心你会不会生气。”


“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幼年时,如果她不说话,家庭氛围就如死灰般沉寂。妈妈问她的任何事,她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如果不作出反应,妈妈就会暴怒,认为她是一个糟糕的孩子。她特别害怕妈妈的暴怒。


她把她跟妈妈的关系重复到我跟她的关系中,如果在咨询室中,她不拼命讲话,她就以为我会像她随时暴怒的妈妈一样。


我告诉她,“为什么不试试呢?当你不想说话的时候,你可以不说话。”


当她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她很难过,眼睛瞪得大大的,“真的可以吗?”


我说:“这是你的权利和自由。”


她听后,哭了,哭的非常伤心,非常非常伤心。


07


其实,咨询本身的意义就是,给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打破原来的重复。


重复的人际关系,并没有跟任何人建立关系,在她内心中,所有人都是随时暴怒的妈妈,所以,她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一直在做对的事情的人,任何时候,她都在讨好别人。


她在讨好别人的同时,内心是特别孤单的,也不信任有人能做到跟她有很好的交流。


如果我们一直在做顾忌别人感受,在意别人看法的人,这代表着你一直在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的人。


为什么你会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的人呢?


因为你生命中对你影响很大的那个人,需要你做对的事。


做对的事,意味着你没办法跟任何人建立一段真实的,有情感流动的关系。


内心深处,你恨那个人。当你去讨好别人时,心里一定也是带着恨意的。因为你讨好的那个人一定是曾经让你产生很糟糕体验的人。


有时,我们会经常回忆父母爱我们的瞬间。


有次,我爸跟我说,“孩子,你大了,可以去外面看看了。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挫折,给家里的父母打个电话。电话那头的父母会告诉你,‘没关系’。如果你在外面真的遇到了过不去的坎,那就回来,回到家里,我们永远支持你。”


这句话,带给我非常大的力量,让我在外面有点“有恃无恐”。


08


害怕会让你放弃很多机会,会让你按照原先的,潜意识认为正确的套路走。


你会失去想要对外界一切事物探索和好奇的愿望,因为你一直在原先的通道里,在原先的模式里,那曾是你的一种生存手段。在那种生存策略里,最起码你是安全的。


这会呈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人际关系模式。我们会自然地认为,那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必须按照自认为对的方向走。


而且这种东西,不管你是处于怎样的年龄段,只要你没意识到,你就会完全按照心里的剧本走,完成强迫性重复。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参加过大量的培训。


当年参加中德班时,跟班里其他的人比,我的年纪算偏年轻的。并且,我属于极少数不是学院派的人。


跟我同组的,参加培训的人,要么是某大学心理系的主任,要么是医院的院长,精神科的主任,总之,很多的大腕在班上。


对比之下,我的背景不是很好,需要保持非常谦虚的状态,你说我在夹着尾巴做人也不过分。这也符合我曾受到过的教育。因此,培训结束后,在晚会上,很多人都会自发的上台表演节目,但每次,我都不敢举手。


要上台表演节目,对我来说,第一反应是,“我会不会把事情搞砸,会不会做的不好,别人会怎样看我......”


这种情形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2006年,我在参加中国和瑞士的文化交流培训项目时,有了突破,尝试上台表情。


那是在北京大学的7天培训。培训结束后,我对自己说:“为什么我要像现在这样子?为什么我一定要表演的很好?为什么我明明很想尝试,却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不要去’”。不过,多年的咨询,培训和训练,支撑我毫不犹豫地举了手。


正好在这之前,我在上海躲雨的时候,学会了两个魔术。


我上去表演了两个魔术,虽然很笨拙,但起码没被别人看出破绽,算是蛮成功的。表演结束后,引起了很多参加培训同学们的好奇,甚至有一些国外老师问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那一刻,我很满足。


09


在咨询中,我经常告诉我的来访者,为什么不试一试?也许有不同的结果。


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常鼓励他,“要不,我们试试,看看有怎样的结果。”


没试之前,他认为这件事很困难。当他真的尝试之后,体验非常好。所以,更多的时候,孩子会告知我,“老爸,我想去试试,怎么样?”


我会支持他,“OK,没问题,试试吧。”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很多时候,是你界定了事情的对错。事实上,没有任何对错,生命是你自己的,没有人能为你的生命负责,尤其是我们成年后。当你不敢尝试,怕错的时候,可能是你内心还希望有一个人能为你的人生负责吧。


尝试,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环境里。


有些人,经历过挣扎,犹豫,鼓足勇气打电话给我预约咨询的时候,我想,他的生命开始了截然不同的体验。


作为父母,多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吧。


我认为,父母不是孩子的掌控者,也不是完全的教导者,更多的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他尝试不同的机会。这样,你的孩子才有机会成为一个自主的,有创造力的,对世界充满好奇的,而非恐惧的人。


当你的孩子内心中充满着诸多的恐惧时,他就会变成一个什么都不愿意尝试的人。




老 胡 公 号  欢 迎 投 稿

“ 零 要 求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经投稿,便默认可编辑,推送)


关注我的人

2017年运气都很好

胡慎之 微信ID:hushenzhixl


客体关系心理学家

向日葵心理创始人

微博:@胡慎之心理

电话:020-38299651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胡慎之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