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是国内单机游戏门户网站,提供最具特色的游戏资讯,最新最全的游戏下载,大量游戏攻略、经验、评测文章,以及最新热门游戏资料专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草原云 北方新报  ·  内蒙古满洲里市发生地震 ·  22 小时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服饰丨当超现实主义与新浪漫主义融合,颠覆传统 ...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2025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范迪安:戏虽落幕,台还敞开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通知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关于征集戏曲创作优秀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游民星空

米哈游2000万美金的罚单,让所有抽卡游戏长了个教训

游民星空  · 公众号  ·  · 2025-02-07 23:00

正文


游戏出海不容易



米哈游,栽了?

去年音数协发布的《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中,我国自主研发游戏的海外实际收入为185.57亿美元,主要来源仍是美、日、韩、德、英等成熟市场,然而近年来这些国家对于游戏监管政策不断收紧, 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限制已经成为了国产游戏出海的一大挑战。

就在春节前夕,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宣布 原神》的海外发行商Cognosphere同意支付2000万美元的罚款 并停止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向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抽卡服务。在诸多海内外媒体的表述中,FTC指控《原神》在抽卡机制上“不透明”“存在欺骗性营销”且违反了当地的儿童隐私保护法。

FTC对《原神》提出的整改要求

从规范市场秩序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说,对当今游戏行业中普遍存在的抽卡机制进行监管本身不仅被玩家所欢迎,在完善行业监督体系上也是非常有进步意义的。

但对于一些熟悉行业规则的国内从业者来说,FTC提交的一部分指控看上去却有些诡异—— 美国作为在抽卡机制上监管非常宽松甚至滞后的国家,之前从来没有提出类似于我国抽卡概率公示的行业标准或法律要求, 而《原神》的海外版甚至已经按照中国、日本等监管更加完善的国家相关规定已经对抽卡机制和概率进行了公示,为何仍会有“抽卡机制不透明”“隐瞒游戏内交易真实成本”的指控?

《原神》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公布了抽卡机制和掉落概率,一些国外游戏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很快,米哈游在海外官网Hoyoverse上发布了自己的声明,它认为FTC提出的诸多指控并不准确,自己接受2000万美元的罚金是因为其重视与社区的信任关系,并且也同意提高透明度并引入年龄限制和家长监督措施。 因此这次诉讼的结果是和解,FTC还远没有将这些指控坐实。

其实如果米哈游有意将这场官司打到最后,很可能会有一部分指控被宣布无效,这不仅是因为美国在这一领域没有推出有关法条,并且委员会内部对于这些指控的合理性也仍有争议。

而米哈游接受罚款这一举动虽然避免了被诉讼所牵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也让自己在舆论上陷入了被动,使得媒体和公众纷纷采信了FTC的说辞,认为米哈游接受罚款是出于心虚。这才有了《原神》事实上早就公开了抽卡概率,媒体却在集中报道FTC控诉其抽卡机制不透明这种看起来相互矛盾的事情。


各国对于抽卡玩法进行监管的呼声由来已久, 如今《原神》被拿来杀鸡儆猴属实有些难以理解, 因为在外国玩家和各类社会团体的呼吁监管的声音中, 在抽卡上商业化更激进且社区情绪激烈的其实是欧美的国民级体育游戏《EA SPORTS FC》(原FIFA系列),它明显比《原神》更适合当这个反面典型。

或许是因为相比于EA这样实力雄厚的当地巨头, 在海外根基尚浅的米哈游对FTC来说更好拿捏吧。


监管聚光灯下的抽卡

抽卡这类游戏机制有许多别名,例如欧美习惯称之为战利品箱(loot box),日本则称之为扭蛋(gacha),但无论在哪个地方,这个机制都饱受争议,许多国家都有意推进对这一领域的监管。

在欧美舆论场上,曾经就“抽卡是不是赌博”这个问题掀起过一场讨论,概率游戏与赌博的相似性也是各国公众对抽卡机制担忧的主要来源。不过从当今各国政府的表态来看,除了比利时、荷兰曾将游戏中的抽卡认定为赌博(但荷兰最高行政法院后来推翻了这一认定), 目前大多数国家并没有真正把这项游戏机制与赌博画上等号,而是逐渐开始收紧了对这类游戏的监管。


近两年,在这一领域动作最多的是韩国。2023年2月,韩国通过了《游戏产业振兴法》的修正案, 将厂商在游戏、网页和广告中公开概率性物品的种类和具体概率信息从行业自律上升成了法律条文 这项规定在一年后(2024)正式生效,不履行公开义务的厂商会被相关部门提醒并责令整改,拒不履行则会被处以最高2000万韩元罚款或两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在2024年7月,韩国游戏管理委员会表示发现了数百起违规案件并提出了整改要求,明确强调拒绝遵守规则的海外游戏公司将被驱逐出韩国游戏市场。

在抽卡问题上, 韩国当局表现出了相当坚决甚至强硬的态度, 早在2024年1月就因为旗下《冒险岛》《泡泡战士》等游戏被查出概率造假,韩国对自家的游戏巨头Nexon开出了116亿韩元(当时折合人民币约6333.6万元)的高额罚单。


可惜,韩国政府的这项政策改动并没有得到国内出海厂商的足够重视, 韩联社去年10月发文称涉及海外游戏的违规案件有79%都来源于中国游戏厂商 (包括了大陆、香港和在新加坡开设子公司的国内厂商),一些违规频繁的中国厂商被点名,其中包括三七互娱的子公司37 Mobile Games。

而今年1月2日,韩国当局又发布了首个公开更正令,涉及到的游戏《메템사이코시스》也出自国内厂商(Hong Kong Homeless Project Tachnology Co.,Ltd),这是有关当局在执行法律前的最后通告,1月24日前未得到纠正就可依法限制游戏在韩国的发行,或判处有期徒刑和罚款。


目前来看,韩国对于抽卡游戏的监管是相对完善且执行强力的, 相比之下其他大多数国家对此推出的监管政策其实较为宽松。

例如澳大利亚规定所有涉及到抽卡机制的内购游戏都将被分级在M级(R15)以上,欧洲许多国家的监管措施也大多是对这类游戏增加警告标签、内购抽卡必须以欧元显示价格、概率公示等提示手段。

而美国在这一领域没有什么针对性的法律条文对抽卡机制进行监管,哪怕最近对米哈游开出的罚单以后,由于这场诉讼以和解收场而非法院作出的正式判决,因此也不会成为法院判例,影响十分有限。

至于那些将抽卡直接当做赌博管理或者禁止的国家,除了之前提到的比利时之外,荷兰仍然在有意通过推进本国立法来禁止这一游戏机制,此外奥地利部分地区的法院也曾对一些游戏的战利品箱机制做出符合非法赌博的判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国家在政府层面对抽卡机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管理,但英美等游戏销售大国的民间团体和学者认为本国对此监管力度仍然不足,呼吁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声音一直存在,其主要诉求包括在本国铺开对抽卡机制的警告标志、提高抽卡游戏的年龄限制以及整治厂商的过度营销行为等。这可能会使得各国政府进一步收紧对抽卡机制的监管, 如果不及时跟进当地的立法,同样可能会造成新的合规性风险。


适任重而道远
纵观各国对抽卡机制的监管要求,总体来说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宽松但正在逐步收紧的大趋势之中, 虽然许多国家提出了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法规,但像韩国这样得到严格执行的例子其实并不普遍。

例如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社交媒体上抽卡游戏广告的违规率高达93%,绝大多数的广告都没有按照英国的广告法规和欧盟消费者保护法的规定标注相应的信息(例如抽卡概率);动视暴雪在为《暗黑破坏神:不朽》申请评级过程中没有按PEGI评级委员会的要求披露游戏中的抽卡机制,也只被施以5000欧元的象征性处罚。


由于这种普遍的监管缺失,国内厂商在游戏出海的过程中可能没有对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