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新公司“甲子光年”正式成立了。它是一家科技智库,已完成790万天使轮融资,由安赐资本领投、线性资本跟投,唯猎资本、发现创投共同参与。以一篇文章作为开始,送给关心我的人,讲一讲我为什么再出发。
曾经,我们流恋于权威解构、概念速朽、风云变幻的“换神时代”,我们以创新者的名义撕下虚华、捅破泡沫、你方唱罢我登场——摧枯拉朽的革命故事素来精彩,可我不得不说的是,在这场昼夜不息的取代者游戏中,“存真”比“去伪”更稀缺、更难。“去伪”是一瞬间的事,而“存真”更需要集体的耐心。
我们必须看到,容易的日子结束了,诸神迭出的日子结束了。最早出发的一批创新者已行走到了深水区,一个个精明俊朗的面孔开始学着像老一代企业家一样在土里刨食。
——2017年10月3日
甲小姐写于西藏林芝至拉萨15小时车程中
我常被一种巨大的不安感笼罩。
过去两年,我浸泡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一线,结识上千位CEO,走访上百家创业公司,写作近百万字。坦白说,这几乎是我用来对抗不安的方式——站在和未来最近的地方,以免对命运的向量无知无觉。然而,看得越久,我的不安却愈发强烈:每当抽丝剥茧往深处看,自我解构的力量总如影随形。
前阵子,一位FA朋友对我说:研究了一圈AI公司,感到很失望。他转行离开,去了一家投资机构,“反正我是不会投AI了”。
进入2017年来,类似的声音爬上我的耳头:
“AI不赚钱”
“看着像外包,听着像外包,本质还是外包”
“不能scale,凭什么那么高估值?”
“本质上都是在卖故事,和乐X没什么两样”
“泡沫太大了,下调已经开始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一两年”
人群从贪婪转向恐惧,只在弹指之间。
作为一名科技媒体人,市场情绪传导于我总是一种叠加的共振。我看到:此时此刻,AI创业者列于聚光灯下,一边接受检视,一边昼夜不息,市场上紧了时间发条——从冷板凳上无人问津,到AlphaGo带来的概念狂热,到估值高企泡沫顶点,到等来等去等出了失望,一场情绪周期不足两年。
一个月前,一家创办仅一年多、估值已超过10亿人民币的AI公司联合创始人告诉我:“我感到害怕。我感觉我们在悬崖边开快车,稍一不留神就可能冲下悬崖,甚至留不下刹车的痕迹。”
曾与很多AI公司创始人“相识于微时”,我从他们创业第一天便开始追踪式报道,我一直相信,那些轰然成势的,必有其共性原因。个体的命运总受制于时代的底音,只要我们关注周围的人,就不能对时代的走向盲听盲信无知无觉。
倒一杯啤酒急了,泡沫肯定会有,这并未让我不安。真正让我不安的是,很多人甚至来不及细向深处多看一眼,搞明白我们所处的时代究竟在努力改变什么,一场关于无数个体命运的周期便可能如流星般骤然划过。
我能做点什么?一个微弱的声音开始喃喃自语。
第一个世界
一类人有一类人原力觉醒的方式。物理学家想学习上帝;数学家想反抗上帝;哲学家认为自己就是上帝;生物学家想造上帝的反……工程师说都不用,我们再造一个。
智能时代的创业之潮,正是从巨头公司不甘等待的工程师出走开始的。
去年秋天,我和十来位AI公司CEO闭门小聚,我发现桌上一半的人碰巧都是76年生的——他们多年任职于巨头公司或研究所深耕一隅,都刚刚过完40岁生日,在2016年前后出走创业。“四十不惑”,他们的出发,并不同于90后CEO有大把时间来试错,他们多是辗转深思,倾前半生积累于一役,来一场真的。
英雄出海,众望所归,每位出发者都背负了无上期待,资本也闻风而至,丢下一个个巨额投资炸弹。然而,AI可不如共享经济般谁都看得明白,当资本对着“黑匣子”押下巨注的一刻,却并不知打开的会是什么。天使、A轮可以买梦想,可随着估值高企,人们也需要一个答案。
最开始,人们往往一想到新大航海时代的兴奋,就忘了目的地的险远。一拥而上,冲得太狠,一旦有了“炫技”心理,最后就是成本收不住、功耗大、体积大、难以产品化。于是,越早出发的人,越先遭遇市场大诘问:你们怎么赚钱?
科大讯飞近来引得颇多争议,在我看来,这是先行者的宿命。人们对讯飞的追捧正是他们对AI技术光环的追捧,对讯飞的质疑也正是他们对AI商业模式的质疑。讯飞尚且财大气粗,创业公司头顶的“紧箍”更沉——技术创业不像做科研,没国家养着你,你必须不停拿出阶段性成果,否则你融不到资,也招不到人。
当我再走近一步,便发现,这个市场尴尬的地方不止一点:
比如,技术人才普遍“文人相轻”,当业界尚无统一标准和定论时,每个人都倾向于宣称自己的技术比别人更厉害,甄别真假难,为其定价更难上加难;
比如,很多企业引入年薪百万的明星科学家,他们边写论文边做公司名利双收,但往往存在水土不服,当他们难以直接为业务贡献价值时,久而久之在公司地位便日显尴尬,“给资本装点门面”,“不值这个钱”的质疑声便接踵而来;
比如,很多AI公司以移动互联网的玩法估值,但AI与移动互联网的根本不同在于,AI尚难有通用和规模化能力,移动互联果实低挂的时代已经结束,所有价值都锁在一个个细分垂直场景中,AI公司自己生长业务是很难的,AI需要的是和业务对接,于是,“拿着锤子找钉子”便成为AI行业普遍商业逻辑;
再比如,当部分AI公司的估值已高到让人投不起时,一些投资人便开始“挖人”创业,把高估值公司的核心业务负责人“挖”出来 “攒”成新公司继续做着同样的事,而你几乎很难责怪这些投资人,因为这是公司资产过度依赖于“人”所带来的必然之痛……
几乎我遇到的每位科技公司CEO都是精英背景,眼界才学个个一流,然而这一切改变不了市场供需的基本法则,改变不了价格杠杆的隐形魔杖,改变不了创业九死一生的统计规律。正如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序中所言:“任何貌似理所当然的神话,往往都是不可信的,越是无懈可击,往往越值得怀疑。当一个商业故事以无比圆滑和生动的姿态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首先必须怀疑,而所有的怀疑,最终都会被证明是正确的,或者至少是值得的。”
真相如水底之漂,迟早会浮出水面。
“科技公司和VC都在天上飘着,等着吧,最终都要传统产业来接盘。”一位做了二十多年并购的资深人士对我说罢,搓搓双手,磨刀霍霍。
第二个世界
市场如一条汹涌的大河,“新贵”和“老贵”站在河的两岸。
我把科技创业者称为“新贵”:有技术,有人才,却缺乏产业基因,远离落地场景,难于商业化;我把传统企业家称为“老贵”:坐拥资本和场景,却缺乏人才吸引力,也缺乏技术敏感度和鉴别力。
我看到的事实是:新贵是焦虑的,老贵也是焦虑的。
诞生于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传统产业巨头,普遍经历了草莽灰色的生长过程,他们本身就是开路者。如今,开路者虽已长为巨人,却遭遇新的挑战。过去十年,中国平均工资翻了三倍,美国仅上升了27%;中国工业用电成本上升66%,天然气成本猛增138%——照此发展,中国制造成本很快会超过美国,若不尽快升级转型,中国制造将面临“空心化”,高端制造业回到欧美,低端制造业向越南等国外流。
于是,传统企业亟需优化经营、提升效率、减少能耗、控制风险。从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都认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升级之关键。
可是此刻,对于很多传统企业来讲,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还是一个“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奢侈品。基因难改,当AI团队挥手在“AI+”后画定一个场景时,团队本身对产业的了解可能是匮乏而苍白的。
一家传统工业上市公司总经理曾花费很多心思在市场中寻觅AI解决方案,最后却无奈地对我吐槽:“我见过的AI公司,有一个是一个,全是骗子。”
何出此言?“硅谷回来的华丽团队,说要帮我做电梯失效分析,却不知道传感器装在哪,难道要绑到猫身上吗?说能用AI帮我改造机床,却连机床都没摸过……他们以为咖啡是自己发明的,却连这个世界上的咖啡是什么味道都没喝过。”
一方张开大口嗷嗷待哺,一方还在小火慢炖修炼内功。
看不懂,看不起,等不及,这是传统世界的情绪。
遥远的,孤独的,骄傲的,这是科技世界的情绪。
“在你看来,中国的产业升级可能是‘很重要’,但在我看来,这一关就是‘生死存亡’。”一位在IBM做了19年物联网,日后出来创业做工业大数据的朋友对我说。
不管你是新贵还是老贵,在中国没有old money。
破界
今年5月,我受邀主持一个自动驾驶主题的汽车论坛,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探讨后,我走向一位敬重的老前辈打招呼,前辈却阴下了脸:“这是你们科技行业喜欢的探讨,我们汽车行业不喜欢这种探讨。”说完前辈转身离开了,我愣在原地。接着,另一位汽车公司研究院院长走上来,笑着对我说:“不是的,我们需要这种探讨,我们汽车行业要学会像科技公司一样思考。”
人们对科技素来态度两级。守旧者和求变者可能正坐在同一屋檐下。怀疑者说“低垂的果实”已摘完,人类已于上世纪70年代抵达空气稀薄的“高原”,将在技术缓步停滞之中走向你我这代人的终点;相信者说“奇点临近”,一切困扰将终结于2045年,人类将再也不受衰老、疾病、贫穷以及死亡的威胁。
几个月前,我下定决心,将只盯着科技的单一视线挪向河的另一岸。我想知道:隔阂究竟源自何方?
我走访了一些传统行业。很多企业的确“坐在金山上吃馒头”——坐拥海量业务场景却难挽业绩下滑颓势。一家上市公司老板告诉我他最大的痛点:当我有一个技术需求的时候,找谁是对的?
新老贵对彼此的需求真真切切,难的是资源错配、圈子封闭、话语不通。在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之间,隔着厘清需求的第一关、产品定义的第二关、工程实现赋之以能的第三关。
融合必然是艰难的。技术从业者需要挽起袖子,弄脏双手,走得深,沉下去,才能获得面向未来的穿透力。
前几天做采访,我发信息给一个上市公司总经理时已是晚上11点,对方一个电话打来,正在跑步。他气喘吁吁跑在夜风中,语气却毋庸置疑:工业4.0涉及细节几十上百,人才是关键,传统产业吸引不了这些能人,需要新的领导者带领着他们完成这些细节,“事总要有人做完”。
我很开心地看到,离河最近的一部分人最先开始淌水。一部分技术创业者开始跳出工程师思维,去相信产品、销售、供应链的力量;一部分传统企业家开始走出经验范式,去相信人才、数据、技术的力量。两个世界正在这些“深耕者”的推动下逐步发生融合:地下停车场开始引入自动泊车技术,物流企业开始欢迎智能仓储方案,电力公司开始使用无人机巡检,传统企业亦开始积极以战投和收购对新技术布局。
所以,如果你问我这一波智能浪潮会否重演历史中屡次发生的“大退潮”?我的答案是,这一次,人工智能不会退潮,但要着陆。
我认为,这一次的智能革命,不是从0到1的浪漫主义,而是要由一个一个团队,一个一个场景,一个一个细节,从0到0.1,0.2,0.3……0.8,0.9,1,一步一隅地实现。当老贵开始接受“后喻文化”,像科技行业一样跳出盒子思考,当新贵开始追求“落地生根”,像传统行业一样钻在土里刨食,刹那间的共鸣,便是万物肇始的野心。
再走近一步
我能参与其中吗?
随着我的追问行之渐深,一个微弱的声音开始喃喃自语。
朋友称我是“AI世界的前排观众”,可我发觉我似乎有义务转身告诉身后的人:千万不要因为心急而匆匆走开。
那个声音逐日逐夜变成一种使命感突然于某日凌空而降:我想做一家科技智库,为行业提供再深一步的分析洞见,和落于实处的产业服务。
坦白说,这个想法诞生之后,我多次为自己的狂妄无知感到发烧,恨不得自己拉一把思想缰绳。过去两年,作为一名写作者,坚持原创和深度,已让我常独自一人面对如临大敌的孤僻选题和十万余字的访谈资料孤独码字至深夜两三点,每篇文章都耗费了巨大的力气——这的确已经是“hard模式”了,可是我心底那个喃喃自语,所指向的却“even harder”。
科技行业做原创内容本来就难,行业分析更难,再切一步,产业服务更是难上加难。但几个月来,当我脑中反反复复思考着同一件事,再也装不进其他思路的时候,我发现我再无处可逃。这大概就是歌词中“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的感受吧。
内容方面,当铺天盖地的科技讯息乱花渐欲迷人眼时,我想提供的是更少而不是更多,把技术落地生根的案例一个个研究清楚;服务方面,当“拿着锤子找钉子”成为科技落地最大的逻辑问题时,我希望换一种方式,走到产业之中,“以终为始”地寻找创新,并一步步推出更多维度的服务。
在科技被名词化、神秘化的今天,我想,对科技创新最好的尊重,不在于顶礼膜拜,更在于再走近一步。再走近一步,褪去技术的神秘面纱,直抵其诞生意义:让世界更加有序,让价值得到放大,让时间得到节省;再走近一步,探究从技术到商业的价值链究竟是怎么传导的,边界究竟是怎么被推动的;再走近一步,然后把一个世界的答案拿到另一个世界里,让误解少一点,让融合多一点。
时间
今年4月哈佛中国论坛期间,一天夜晚,我和几位在美留学的老友在查尔斯河畔吹风小酌,老友说,波士顿太冷,还是要回国,一个时代的有志者有一个时代的机会,这个时代,最不可错过的就是中国。
一个月前,一位前同事宣告停止创业离开北京。为她送行,走前喝了大酒,她哭得放浪形骸,言语间心有不甘,醒了跟我们说:“都好好的,别丢人”。
这条路有人走,有人留,而它的魅力在于,离开的人不甘不舍,而留下的人虽知前路险远,虽千万人,仍往矣。
我愿意相信,新事物落地生根的过程,本身就是粗劣、锋利和有缺陷的,而价值正在此中诞生。
虽然我毕业于北大数院,做了多年理科生,可每当我提笔书写公司时,我很反感标签化的归纳整理和想当然的商务模型,我反倒不由自主关注冰冷数字之下人们的血肉、激情、挣扎、苦闷和孤独。
在过去上百次长达数小时的面对面访谈中,我最常问出的一个问题是:过去一年,你是否经历过一些“magic moment”?我始终相信,决定了企业未来的,是动人的细节和瞬间,而不是里程碑事件,因为后者只是前者的结果;我始终相信,未来是一个个动态发生的个体选择的集合,不关注细节,不用手去试一试水的温度,你便永远无法理解历史进程的错综复杂、变革之中少数人的力量,和个体命运的偶然性和戏剧性。
为什么取“甲子光年”这个名字?
甲子,天干地支之首,六十年一轮回,时间的起始;光年,宇宙大距离计量单位,空间的极限。合在一起,0到正无穷。
这个名字还包含一个愿望,是我对整个行业的祝福:给创新以时间。
狙击手讲究“有意瞄准,无意击发”。很多时候,慢慢来,比较快。产业升级科技落地何其之难,此时此刻,市场需要的是耐心,行业需要的是时间。中国人把武术称作功夫,功夫其实就是时间,世间万物都是时间的函数,时间的神奇在于,它拉的越长,你现在看上去越不可能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不要急,也是我对自己的祝福。通往真知的道路本没有终南捷径可走,我相信,在谈泡沫色变的人群中,“存真”比“去伪”更值得关注——去伪是一瞬间的事,而存真更需要集体的耐心。毕竟,等技术发展到完美的一天再去运用是不现实的,技术必须首先得到应用,才会获得更多的反馈和驱动力去迭代。
我想,对未来越有信心,对当下越有耐心,科技曲线高企低回,世间万物向来如此:热的东西早晚会变冷。但冷比热更持久。
行文此时,我正在西藏林芝绕山南至拉萨途中,行车15小时,沿途大山大水,巨石粗野。雅鲁藏布江无声流淌,越接近它的起始地点,它越高寒柔缓,但我知道它终会横穿西藏,大拐向南,穿越山川,冲刷平原,滋养牧区,汇入河海,壮阔波澜。
“Why climb mount Everest(你们为什么要去登珠穆朗玛)?” 80多年前,一位记者问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
“Because it is there(因为山就在那里)。”他说。
此地距北京4000公里,是我给团队出发之前的一个短暂休止符。我要感谢毫不犹豫追随我出发的人。我知流水很容易灌满池塘,而珍珠要一粒一粒收集。在我规模尚小的团队中,有这个行业屈指可数的能驾驭深科技的财经作者和企业服务者,更有二话不说拖着行李箱就从外地搬来北京加入我的伙伴,万事开头难,在我忧患于未来的不安时刻,他们是我前行最大的信心。
也要感谢我的投资人,他们明知我要做的事看起来并不容易,依然坚定不移地支持我出发——我深知融资不是目的,捡金子是为了走路,走路不是为了捡金子。
前方路漫漫,心中有摇滚。欢迎关注甲子光年,和我们一起,细数未来如何发生。
张一甲
甲子光年和她的朋友们
感谢大家在十一朋友圈摄影大赛中天南地北忙里偷闲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