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奥派经济学
最讲道理的经济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奥派经济学

反移民与加关税同时搞,这就很蠢了

奥派经济学  · 公众号  ·  · 2025-03-26 23: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文丨古原

为什么要说共和制下移民是个问题呢?因为在君主制下,人口迁移不是问题。

相反,君主往往渴望更多的人口,甚至在君主制战争下,君主们以掠夺人口作为战争的目标之一,因为人口就是生产资料。

任何社会经济发展,都依赖于两个要素,一是劳动力,一是土地。任何一种经济发展,必然要建立在这两个要素之上。

相对于财富创造 ,劳动力和土地是永远稀缺的。由于人类的欲望无限,对于劳动力和土地的需要也是无限的,正是在这种稀缺之下,土地与劳动力的价格相对于资本量的增长,才节节上升。

与资本量理论上的无限增长相比,土地和劳动力是不能无限增长的。土地往往受制于当下的自然条件,而劳动力则取决于人们的生育意愿。

因此,在君主的眼里,新增加一个人,就是新增加一个摇钱树,他可以通过直接向他征收人头税,或直接征收各种间接税来获取收益。

不管你这个人从哪来,是什么民族,在大部分君主看来,都是欢迎的对象,向我交钱嘛,有何不好?

但到了共和制时代,其实一切经济逻辑没有改变,但人口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就受限了,这其中主要是由共和制观念决定的。

在君主时代,平民是无权置喙君主关于是否应该允许外来人口进入的决策的,因为领土是君主的,是君主税区的边界。

而在共和制下,一个深处美国腹地的小镇上的居民,却可以参与整个美国边境是否应该向墨西哥人开放的问题。

光是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共和制下的独特之处。即,美国小镇上的居民,认定,这个国家是属于他的,他是这个国家主权中的一部分。

这也构成了一种结果,那就是如果是将外来人口引进成为本国人口,那么,新进来的外国人口,也将建立这一观念和制度——国家也是他的。

我们不妨将现代共和制比作是人人都是君主的制度。

如果你不是君主,你凭什么发表意见,说某国不能引入外国人?在君主时代,平民们会笑话你,这是你能管的事?和你有什么关系?但在共和制,发表这样的意见,大家认为很合理。

那么,作为这个国家的君主之一,从政治上来说,就会天然反对增加外来的君主。外来的君主在共和制之下,有可能改变本国人民的原有生活。

比如,欧洲的穆斯林问题,我们先不考虑人口比例,我们假定如一些中国自媒体所说——欧洲穆斯林人口用子宫占领了欧洲——这就是一个趋势。那么,欧洲这些国家原有的国民,就有可能面临一个风险,那就是本人将来也可能要成为穆斯林,在被迫之下。

但君主制国家不存在这个风险,因为来的人只能是平民,不能是君主,因为新来的外来移民,无法成为君主,他们只能在本地生活,工作,交税,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真正的问题,是共和制——人人拥有主权、人人皆为君主这一制度,导致了外来移民如果变成国民的话,就将带来政治风险。

而民主制度,就是成为君主的手段。因此外来移民的数量只要足够多,他就一定能通过这一制度将自己的意志,变成权力,强制另一群人。

当然,共和制下不能叫人人都是君主,叫作人民主权,叫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本质就是如此。

外国人获得本国公民身份,就成为一个共和制下很大的门槛。这是这种制度发展的必然,以当下而言,不管是任何一个国家,你要拿到公民权都是无比困难的,都是只有少数人才有可能拿到的。

移民中的第一大类,获得该国公民权,本身就在共和制中不可能大量推广。美国的民主党,之所以推动大量外来移民获得公民权,就是因为政治上的需要,他们需要足够多的外来移民成为君主(获得投票权),以支持以种族平权为核心理念的民主党政府,确保能不断赢得选举。

但是,虽然民主党动辄就将数百万外来人口给予公民权,民主党并没有一直胜利,原因在于,每一个获得身份的的移民,都倾向于反对外来的移民成为君主,除非其有特殊的政治偏好。

美国的少数族裔也明白,若是不断增加少数族裔,那不过是让少数族裔变成多数,最终失去特权。

人人都是君王的时代,公民(君主)这一身份,必然要受到限制,否则国家政权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共和制国家中,又发展出第二种移民身份,一般叫绿卡。

绿卡区别于公民权,他是一种没有公民权,但可以永居,甚至在税收和福利上受到区别对待的一种身份。

以美国绿卡为例,获得这个绿卡可以在美国永远自由进出,永久居住,但是遗产税就比美国公民要高很多,福利也要减少一部分。

最为重要的是,没有投票权。

绿卡相对于公民权来说,没有政治决策上的风险。但由于福利制度未将绿卡居民排除在外,绿卡居民依然存在对对本国福利制度巨大的威胁。

福利制度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所有制,是一种大锅饭,他将所有人的收入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分配。在这种制度下,每新增一个领取福利者,都将让其余的人要么减少福利,要么承担更多的福利税。

现在中国农村也是集体所有制,有集体经济的分配权。那么,你一个城里人,想到城市周边的农村里加入他们的户籍,是不可能的,是全体村民要反对的,你来,不就是想分我的钱么?

美国纽约就将其公立教育福利系统,向所有外来移民开放,使得本地有产一族(有房子的人),要承担一笔学校税,这就等于是让纽约原有的本地人,增加了福利支出,去承担外来移民的小孩读书的费用。

这样的情况在欧洲更为突出。欧洲有大量的税收都用于直接支付给外来移民使用,使得福利支出越来越高。

因此,福利制度只要实施,就一定阻止人口自由流动。虽然美国欧洲都给了大量的移民福利,这依然是控制流动的结果,因为如果不加以控制,那福利制度会立刻崩解。

我们假设,一个城市原本要为本地十万名孩子的教育提供财政支持,如果不限制外来人口且实施对外来人口的免费教育,那么,有可能马上冲进来一百万外来移民的小孩 ,从而让这套系统崩溃。

因此,绿卡也是很难获得的。

由此又产生了现代国家第三种移民制度,即工签。

工签,也有一定的福利制度,主要是考虑到来工作的人也需要医疗保障,在福利制度的侵蚀下,各国医疗市场往往被消灭大半,如果没有医疗制度,工作签证本身就不能成立。

比如,在美国,你若是不加入美国的医疗福利体系或不买美国本土的医保,那看病,都是巨大的问题,分分钟让你破产。

但总体而言,工签涉及到了福利制度很少,主要是满足当地企业雇工的需要。

工签就是一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显然比不能自由流动,对经济发展要有利的多。

只需要把国界这种概念从心里抹除,让西北的农民来上海打工,一定是让西北的农民和上海的市民都得到好处的。

那么同理,如果允许非洲的农民来中国打工,也一样会让双方受益。

东莞原本户籍人口只有一百多万,但有一千多万人口,主要是外来务工者,才有了东莞的繁荣,让本地人个个富得流油。光是收租,就能躺平。

然而,这个世界上大规模开放工签的国家并不多。新加坡算一个,其外来务工人口高达百万,成为了本地人口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卡塔尔更大胆,外来人口甚至是本地人口的数倍,全部是工签。

其他地区,基本上对工签也有着严格的控制。

最搞笑的是中国的香港,香港对外来人口比如菲律宾的菲佣是开放的,相当于允许农村保姆过来帮香港人带娃,有几十万之多,但对于大陆的人口,实施了严格 的工签审查制度,有条件去香港打工的大陆人没有几个。

这就涉及到美国这一个国家的核心争议了,到底要不要吸收外来移民。

虽然美国有些州有对外来移民的福利,但并不是普遍的,主要是左派州。川普反对移民的理由,并不基于福利制度,因为这是州权,由各州人民去决定的。

川普反对的理由是,外来移民将抢走本地人的工作。

至于治安这些问题都不是重点,美国某些地方治安混乱,并非由移民带来的,而主要是由美国本地人带来的,流行的零元购,只有本地黑人才敢干这种事。

这个理由与香港严格控制大陆工签 的理由是一样了,也是全球发达国家控制工签的主要原因。

但控制工签,必然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本地企业外流。只要是非本地服务业,不需要员工在本地的,那么,在阻止劳动力进入的情况下,就一定会跑到国外去生产。

这时,其实问题也不严重。香港就出现过这种情况,香港在六十年代开始发展时,也有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后来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在不能让大陆人来香港的情况下,就必然要迁移到大陆去。

只要香港人可以在香港自由买到大陆的商品,这时,阻止外来劳动力消费,至少对于工业产品的消费是不受影响的。

这也是美国人可以用工资的极低一部分就买到苹果手机的原因。因为只要自由贸易,那么,企业在哪里是不重要的。企业在义乌,东北人一样可以九块九包邮买到义乌的小商品,因为国内不存在贸易障碍。

美国企业可以说,将一切能让外国人做的工作,都尽可能地转移出去了,比如美国人很熟悉印度口音,因为他们平时打电话找客服,全是印度人在万里之外接听的。

甚至有美国一个华人创新一个企业,让菲律宾人可以远程通过互联网,直接在店铺里接待美国的消费者,进行收银和算帐,出售产品。

只要不阻止资本流动,那么企业就必然要寻找效率最高的地方生产。

也就是说,从很多行业来说,你怕外国人来与你竞争工作岗位,这种害怕是徒劳的,因为企业会跑,你一定会面临这种竞争。

仅以一个纽约的消费者来说,工厂在德州还是墨西哥,还是中国,其实是无所谓的,他们只关心价格和质量。

但川普整个政策组合包却是完全反智的。他一方面阻止外来移民,另一方面是提高关税,这将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美国的消费者就惨了。

他们就不能认为工厂在哪无所谓了,这时只有消费国货,才能减少关税带来的高价。假定没有关税之前,A进口产品卖十块,有关税后,A进口产品要卖十二块,而原国货B卖十一块,这时,他选择国货,才是正确的,因为可以少付一块钱。

消费者由此增加了一块钱的支出,即他们成为了损失者之一,而卖国货的厂商则获得了关税带来的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我们设想,川普如果只做一个动作,伤害都有限。比如,只增加关税,但开放工签,让一千万外国劳动者进入美国生产,这时,在美国生产,也一样可以雇佣越南人,成本一样很低,这时消费者不会受到伤害,甚至还有可能获利,因为减少了运输费用。

我们再设想,川普阻止移民,但却以零关税的方式与各国企业交易,这时美国消费者至少在工业品消费领域不会受损,因为零关税就等于在国内生产。

川普同时做两个动作,那就要导致美国人消费工业产品的能力迅速下降。

阻止移民还将带来另一个后果,那就是中产受损。中产的消费支出中。服务业占比更高,去餐馆更多,去按摩更多,请人上门修理更多,房产消费更多。

由于这些服务业难以远程操作,那么阻止外来移民,将让这些服务的成本高企,在高价格下,美国人就要减少服务业的消费。

美国普通中产消费服务业的能力甚至比不上收入远低于他们的中国中产,中国中产可以一周在外面吃个三四次,甚至有人天天晚上在外面聚餐。而这对于美国中产来说,承受不起。

中国中产的维修问题,基本上全部外包了,随便叫上人上门处理,不过是一两百的事,甚至几十块,但美国中产找人上门一次,少则几百美元,多则几千美元,因此美国中产家庭的男人,是全世界最牛的男人,什么都会修。

这一后果,与中国城市阻止农民工进城的后果是一样的。

最后总结一下,移民问题,来源于共和制下的政治制度、福利制度以及现代重商主义错误经济学思维,不是一个问题,而是数个问题的合集。

当然,边际上来看,我当然是反对国籍移民、绿卡移民的,甚至是反对国内的城市开放户籍的。

福利制度越小越好,只在一个城市范围就更好,扩大,其实是将福利制度向着更大规模的集体所有制发展。

在一国之内实现福利平等,与欧洲白左们要求在全世界搞福利平等,并没有什么区别,最终只会让这套福利制度更快地崩解,形成庞大的政府债务。

如果川普狠一点的话,应该大量放开移民,共和党州不给移民福利,你民主党州给啊,放一千万进来,让你的福利制度马上崩掉,从而彻底消灭给外来移民福利的制度。

我是强烈支持工签制度的,当然是采取普遍工签制度的模式,即邀请制,每一个企业通过面试,发出雇佣邀请,那么,这个人不管在哪里,都是可以来工作的。

只要这个人在本国有企业聘用,或有自己的企业在经营,那么,不需要搞什么期限。如果没有工作,那么是可以让他离境的。对纯消费人口,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是欢迎消费人口,但相对于安全压力,这种限制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劳动力能自由流动,同时零关税,那就是好上加好,不管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产品,我们作为消费者都可以享受到全世界最好的服务。

中国大量的家庭可以请菲佣,不过三四千人民币一个月。甚至可以请印度人做司机,一千多一个月。你的生活品质会马上提高。

美国人不允许外国人去美国工作,真是傻逼到透顶。本来美国中产可以不做饭了,天天下馆子,可以不开车了,家家有司机,可以家家有菲佣,可以不动手干任何活了,全部由他国农民包了。

但现实是,即使是硅谷年入几十万美元的精英们,上面这些生活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品。

甚至川普还阻止各国留学生留在美国,这些留学生都是外国财政补贴出来的,以中国为例,中国让一个学生从小学读到大学本科毕业 ,如果是名校的话,要补贴两百万以上。居然川普不让他们在美国工作?薅中国政府的羊毛都不要啊。

如果愿意接受,一年不说多,去十万中国一流大学的本科生,那就是赚了一千多亿的中国财政补贴。要是去个一百万,中国教育经费中的上万亿元,就得补贴给美国。

结论:川普在这个问题上,完全错误,又搞高关税又赶移民,可以说是史上最蠢的政策了。

当然,这个问题,全世界都不好解决,在中国要引进外来工作人口,也面临着压力。

图片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谢宗林翻译的《人的行为》,限量超值附赠四大独家资源:

资源一:《人的行为》《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自由秩序原理》三本书的思维导图,原来售价99;

资源二:《人的行为》精读讲解的音频课程,原来售价199;

资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为》的书籍朗读,对应英文版里边每一章的小节,并把中英文对照文字放在了音频下方,可以边听英文边看文字。前两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这次同样买书免费附赠。

资源四:英文、谢译、夏译三个版本混排《人的行为》电子版,下单任意一本书籍或打赏文章,都可以获赠此电子版。

买一赠四,收获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