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吃货研究所
【用科学来解答一切关于吃的疑问】 撸串喝啥啤酒最配?回复“啤酒”查看; 蓝色的肉你吃过吗?回复“蓝肉”; 想挑到最好吃的水果?回复“水果”; 夏天吃什么最解暑?回复“解暑”; 吃什么能越吃越瘦?回复“越吃越瘦”; 关注所长,多知道点不吃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oodaily每日食品  ·  爆火的迪拜巧克力背后,地域性巧克力有哪些机会? ·  3 天前  
新牧网  ·  一粒潮汕牛肉丸的新年告白‖上桌啦 ·  2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锅姨”刘丹又获奖!年轻时美艳动人,却被娱乐 ... ·  2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宋佳钟楚曦联手整顿内娱,全网疯了:她们真有点东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吃货研究所

带爹妈走出朋友圈谣言!

吃货研究所  · 公众号  · 美食  · 2017-05-14 10:38

正文


食品造假让人深恶痛绝,那些有图有真相甚至有视频为证的造假行为更让人深信不疑。然而,这些图像视频是不是真的呢?其实不然,有一些甚至相当不靠谱。


太长不看版


  • 有图不等于有真相。

  • 有视频也不等于真相。

  • 权威媒体、权威机构、权威专家常常被谣言拿来当幌子。


▐ 塑料大米


网上有视频,有人把废塑料塞进一个轰鸣的机器,拉成丝线一样的东西,然后又通过另一台机器,切成一颗一颗的。


于是视频发布者就说,这是用塑料造假大米。


“塑料大米”加工过程。视频转自:钟凯


实际上这些塑料颗粒是工业原料,不可能拿去当大米卖。一方面是因为颗粒形状一看就不像大米,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家比大米贵得多网上还有个大妈的视频,说自己家里的米是塑料米,“花了75块买了20斤”。我想说,大妈,你发财了知道吗?随便一种塑料颗粒都比这个价格贵的多呀!最便宜的聚丙烯颗粒也比大米贵好几倍,如果是聚乙烯或者聚四氟乙烯就更贵了。之前确实有出口的大米被发现装的是塑料颗粒,这是因为当地禁止塑料进口,只好以大米报关蒙混过去。


▐ 塑料紫菜


这个谣言现在大家应该都应该免疫了吧?之前说是紫菜泡了之后撕不烂,是塑料做的。实际上这最多是紫菜长得比较老一点,但不可能是塑料做的。塑料薄膜的原料价格还是挺贵的,如果要做出紫菜的质感和外观,再加上人工成本,肯定比紫菜贵多了。再说了,你见过能吸水,能泡发的塑料吗?


“塑料”紫菜的新闻。视频转自:钟凯


▐ 假鸡蛋


网上经常有新闻报道说消费者买到了假鸡蛋,有的蛋黄像橡皮一样有弹性,有的颜色异常等等。实际上,这些异常鸡蛋都是真鸡蛋,有的是因为被冻过,有的是因为鸡的输卵管炎症,有的是因为鸡饲料的问题。


有弹性的鸡蛋。图转自:钟凯


网上也有人声称能人造鸡蛋,还有视频为证,使用的是海藻酸钠、氯化钙等原料,连央视都信以为真。有高校学生实践了一下,似乎真的能做出来。


央视都信以为真。:新闻截图


但是后来有媒体记者暗访,发现这是一个骗局。目的是吸引别人去“拜师学艺”,学费不菲而且“关键技术”还保密。其实人造鸡蛋根本无法实现,光鸡蛋壳就很难模仿,比如有气孔、有气室、有卵膜。网上流传的制作工艺挺复杂,一天也做不出几个,有这功夫,去搬砖不好吗?另外,还有个视频是批量做假鸡蛋的,实际上那是恶搞的玩具,淘宝就有卖的,也比鸡蛋贵得多哦


▐ 假包菜



“假”包菜制作。图:视频截图


网络流传一段视频,有人用一些像蜡和塑料的原料做成圆白菜。

实际上,这是日本人发明的制作食物模型的方法,可以用于饭店、商场展示的菜肴模型、早教或学校教育的道具、家居装饰、游戏道具等。

你知道这玩意多贵吗?比包菜贵多了呀!

再说了,这种一吃就知道是假的,造假也不能这么玩吧?


▐ 注胶虾蟹


有人怀疑这个透明水珠是明胶。截图:浙江经济报道视频


有人怀疑这个透明水珠是明胶。截图:浙江经济报道视频


前不久有个大妈说自己买到了注胶的皮皮虾,愤愤然的都扔掉了。实际上,这是皮皮虾的生殖腺,或者叫做虾黄,是精华部分还有吃螃蟹的发现打了黏糊糊的胶,半透明的那种。其实那是蟹膏,雄性生殖腺的分泌物,美味啊~之前还真有视频是给青蟹打针的,不过那是把调料打进去,然后马上上锅蒸,这样更入味。虾蟹的生命力很脆弱,如果真的注胶打针,分分钟会死掉,商家岂不是赔本?傻么?


▐ 西瓜打针


很难将溶液注射进西瓜。图转自:钟凯


每年夏天都会有西瓜打针的传言,让瓜农很伤心。通过良种选育和田间管理,咱们好不容易吃到了甜蜜多汁的西瓜,难道不好吗?西瓜打针有多难你试过吗?一般的针根本打不进去,里面是实心的啊。如果你用力强行打进去,也只有针头路过的地方能渗进去一点,而且瓜瓤很快就会烂掉你觉得瓜农都是傻的吗?


若注射液体到西瓜内,西瓜会烂掉。图转自:钟凯


▐ 面条加塑化剂


有网络视频中,一个大妈用水洗面条,结果洗出来一坨黏糊糊的东西。然后就有人说,这里面加了塑化剂,加了胶。还有人说,面条能点燃,里面肯定加了东西,比如加了胶。塑化剂虽然不能吃,但人家价格比面粉贵多了好吗!面条里面倒是可以加黄原胶,但那是微生物发酵淀粉得到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实际上,水洗出来的是面筋成分以蛋白质为主面条能燃烧是因为主要成分淀粉、蛋白质都是能燃烧的,其实绝大多数食物都能燃烧,因为蛋白质、糖类(包括淀粉)、脂肪都是能烧的。


网上常见的XX可燃是加了胶的,包括但不仅限于:腐竹、粉丝粉条、饼干、薯片。


▐ 如何识破


篇幅所限,肯定还有遗漏,以后可以再补充。这里先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可能对你有帮助。


  • 特别耸人听闻、特别不可思议的,谣言可能性大。

  • 一眼能看出来的,一吃能吃出来的,谣言可能性大。(造假的也不想一锤子买卖)

  • 便宜的东西造假,谣言可能性大。(没有足够利润空间,不会铤而走险)

  • 知名大企业的产品造假,谣言可能性大。(除非山寨)

  • 朋友圈里各种本地生活类公号疯传的,父母转给你的,谣言可能性大。

  • 是中国人就转的,赶紧转给家人的,再不看就删了的,转发是积德行善的,谣言可能性大。


所长说


是好闺女好儿子就转!帮助爹妈走出重重迷雾!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钟凯公众号“饮食参考”

禁止二次转载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所长推荐:

饮食参考
ID:foodsafety119
专注于吃的那些事儿

吃货研究所

ID:Food_Lab

分享菜谱,吐槽黑店

辩论甜咸之争,挑战“相克食物”

上可鉴赏怀石料理,下可传授如何挑瓜……

不是会吃饭就能叫作吃货!让能好怎来统治世界~

祝妈妈们母亲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