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好运
你们想要的瞬间,给你们带来好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河南大风蓝色预警!多地最高气温降幅达10℃! ·  19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红色内裤引发投诉,胖东来致歉!业内人士:别过 ... ·  19 小时前  
河南市场监管  ·  假日不放松 监管不打烊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简好运

脏腑损了容易,修复很难

简好运  · 简书  ·  · 2020-12-21 11:43

正文

一、从桂枝汤说起。

首先讲一下桂枝汤。桂枝汤是伤寒的第一方,为什么叫第一方?桂枝汤,书上说叫“君臣佐使”,把这个说得很清楚了。我不这么看。桂枝汤这几味药很有意思:桂枝是肉桂的延伸,它不是解表药,是温里药。在解表这个系列里面用桂枝解表,必须是内里阳气不足,不足以托,才用它。

比如小孩感冒,你上来就用桂枝,肯定不对,想都别想。那小孩得多弱啊——上来就用桂枝,因为小孩都是稚阳之体,不会体内的真阳不足,除非小孩面色晦暗真阳不行,才用这种温里药托解表药,否则的话一入手就错了,它就变成了敛邪之物。小孩得病大多数都是因为内有积滞,外感寒热,出现的病,不需要再温里,他里面都足够热,然后着凉了,着凉导致什么?汗毛孔不能及时的开关,所有的外感都是这么来的。外感了之后,现在临床的方法,物理降温,给孩子洗冷水澡可以降温,这在中医来讲是大逆不道。

因为什么?汗毛孔本身就开关失灵了,你再给他用物理降温就害他了,它不是西方那种逻辑。西医的前提是西方人的体质,他们的汗毛都重。西方人的皮足够厚,就是他老了他皱得厉害,为什么?他皮厚,要厚于东方人,所以他的汗毛也发达,汗毛孔粗;东方人皮相对薄一点,因为他吃的东西不断熏蒸的结果。皮肤薄的本身就关不上了,开不开了,你再去刺激他也实现不了这个。也许你说额头降温这个问题不大,局部么,毕竟不是整体,但你整体洗冷水澡,有一种办法是刺激他寒战产生应激反应,来实现你提高免疫力。

二、每次损失都是一次记忆,用药要道法自然。

我说过,每次损伤都是一次记忆,永远不解除。有人说你所有的病得完之后都没问题了,增强了你的免疫力,这是一个偏解。其实,最好的是不病,但凡长寿下来的人,很少有病的,都是不病下来的,都很好。他耐力不一样,相当于它的弹性不一样,你老病老病他弹性、适应能力就不一样了,但你不病的话你弹性足够强,可以足够压瘪也足够弹起来。

现在用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人体的耐受性是使我们产生了庸医的温床,为什么?人体太奇妙了,你什么样的药都可以用,用得多歪都不至于产生明显的后果,所以才有了“医生杀人不用刀”。

所以中医天天讲:辨证错了用了反药就已经是杀人了,这是对医生来讲要求难度高了。桂枝汤、桂枝、芍药,芍药是什么药?是酸寒的,是泄肝热的,它能往下引,桂枝是温通的,后面复方里会加一个姜枣草,姜是干嘛的?解表的,没它,不汗,你光温里会出事,所以一定要加这个。于是又诞生一个东西,四逆汤。这附子派里用四逆汤的关键是什么?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冬天把凉杯子拿到室内放热水,会怎样?会炸!所以当体寒的人用大量的附子,你不给他开散毛窍他会出事。所以要附子、干姜和甘草。甘草既有解毒作用又有中和附子的热的能力,同时拿干姜的意义在于干姜的开散能力要强,是助一下内热,把汗毛孔打开,为什么?它不会闷,否则你用附子不用姜,你吃完之后会感觉到很闷,是因为相当于给你一个凉杯子加了热水没炸而已,那个状态。

所以老子有句话,叫“道法自然”,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天法自然的前提是什么,你一定要用自然物理的原则去认知疾病和你治病的方法。

用药也是这样。桂枝汤是干嘛使的?不是说不能用,怎么用?我用了桂枝可以,帮你助一下,但是我在开散的力量上给你加强,我不让你产生热,再充实你的内在,它就起到好作用了,所以在量上影响整个方子的变化。所以说桂枝也不一定是温里药,可以称解表药,看跟什么合作,与姜的比例。

一个人适不适用,要注意到汗毛孔的粗细,汗毛的多少。为了看他耐不耐开散,如果耐得开散你大胆去用,他皮肤就致密,一旦烧起来,你不用到麻黄他开不了,所以要加麻黄给你开散。但是如果这人不是那么厚的皮,我说了是南方人的皮肤,那你就搁点姜、葱白就行了。


三、找到冲和点。

桂枝汤是第一方的原理,就在于它的冲和力量,是特别适度适中的,所以后世好多用来调和营卫,调和营卫的关键就在于用这三个之间的合作比例。你用温里的力量,开散的力量,因为温里的力量是一种推动的力量,还有它降收的力量,不让它往外腾跃,他才不至于积在那,否则你一个温里药搁进去了,没配芍药,没有酸寒类东西帮它吸附,它就会往起浮。那这时候就解决不了你要的效果。所以用药的价值就在于此。所以叫冲气以为和。

药和药之间的合作也是这种力量。最牛的小青龙汤,里面用细辛和干姜,它要给你冲开,否则也成不了小青龙汤。青龙的力量,东方的力量,它借的力量很强势,跟你的风力相当,才会叫“小青龙”。所以这两个很重要。五味子配干姜和细辛,才能达到冲的力量。

所以一个很好的医生,他开的方子在一个组合里能处处找到这种冲和点的时候,OK,这个病肯定特别容易好。这就是我说的找这种灵感,挺难的。就是说掌握药性了还得把人判断对,你用了才会有用,否则就没有用。包括有些偏方,吃枣可以长寿,你信吗?得看什么人。脾已经过亢了,再吃枣他就燥,因此,吃多吃少,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来,这是用药的绝对前提。辨证辨什么?就是要求对一个人的各方面都特别了解。

所以古人说“望闻问切,医卜命相”,必须还得会那些东西,为什么?要知道其它你看不见的给你加一点辅佐,你能推出这个人的脾气秉性,你才能够结合情志那部分,“三因学说”有这个情志之病,所以以此而划分。有些人可以从长相判断,包括来的时候状态,还包括面部的松弛度、紧张度等等都可以,这个都是要慢慢临床累加才行。累加所有正向的,摞下来就可以了。

药物也是一样,一定要知道药物的气味、性味。其实我说人体的气血就是人体的气味。你用药的时候就调那种状态,调到那个气味合适,但是是个特别慢的过程。极难,尤其有些人喜欢吃开散类的东西,特别难修复。比如老爱吃烧烤啊,火锅啊,那个调料的量远远大过你中药的开毛窍的力量,由此而产生的那种损害,再修复的时候特难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