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粽香
作者: 李海瑞
又快到五月端午,母亲照例打来电话,一边询问我们端午能不能吃上可口的粽子,一边估摸着又开始煮粽叶、淘糯米、泡红枣,拉开架势来一席粽子宴,顺道一定还会捎过来一些吧……
在母亲的定义里,外面市场上包装漂亮、五花八门的粽子,那都是外强中干、中看不中吃的,只有自家亲手包、亲自煮、亲口尝出来的,才是最美味的粽子。不过还别说,这么多年,我吃过的最香甜的粽子,真的是母亲包出来的……
我的老家是陕北黄土高原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山村,虽说漫山遍野都是黄土,看着既贫瘠又缺水,但却特别适合枣树的生长、盛产谷子,这些都是制作粽子的必备和主要原料,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记忆中乡亲们特别喜欢和擅长吃粽子的缘故吧……
从我记事起,家里每年端午都要包粽子。这个季节,正是地里劳作繁忙的时候,很多邻居都嫌包粽子太麻烦了,可母亲却每年都在坚持。每次,母亲都拖着一身的疲惫,硬撑着重复一道道复杂的工序,出锅后却总挑出几个头大、形状好的,让哥哥和我咽回就要流出的口水,分头先给爷奶叔伯们送去。每每送完后看着锅里剩下为数不多的粽子,我们满心不悦、十分不解地去问母亲,她总是着我们的头语重心长地说:“要懂得记人好,要懂得还人情哩……”那个时候,还听不大懂母亲的意思,只觉得在母亲欣慰的笑容里,入嘴的粽子吃着后格外香甜……
母亲不太识字,也不太精于算账,但谁家哪天帮了我们忙、谁家哪天借给我家东西、谁托人来看望生病的家人……母亲一定如数家珍一一记得。除了这些有交情过往的乡亲,不论谁家有病有灾、遇到难处,母亲一定会跑去看望,也一定少不了挂面、鸡蛋、奶粉这些我们一般享受不到的奢侈品……
后来我一天天长大,才逐渐明白,在那个青黄不接的年代,母亲用跑完东家跑西家送去的粽子,谁家有难及时过去的嘘寒问暖,串起了邻里之间的常走常亲,积淀出相互帮衬的真心坦诚。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却用自己的方式,来教会我们怎样感恩、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处事……
再后来,我02年愿以偿考上军校,06年毕业后当了干部,08年媳妇恋爱结婚,10年买了自己的房子,12年儿子点点出生,我们的小日子越过越好,母亲虽然不能看在眼里,但确实乐在心里。她一直念叨我们工作忙,从来不让去看她,倒是她逢年过节总会打来电话,尤其是端午节,总是拿粽子馋馋我们。
我们居住的小区环境不错,可与家乡和部队不同,人与人看似仅隔了一堵墙、一道门,可相互之间却很少有来往,处处是钢筋混凝土一般的冰冷。儿子点点刚过两岁,淘气得厉害,拿着玩具在地板上磕得叮咚作响,楼下的年轻夫妇为此上门找了好几回。尽管我们想尽一切办法铺上地毯、控制范围,可难免还有响动,楼下便找上来,最终彼此都不太愉快。回家得知这一情况,想下楼谈谈,可又觉得越描越黑,彼此各过各的,也就作罢。时间一长,相互见了也各自无言……
点点3月份过完3岁,就该入园上学了,媳妇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在单位又回不了家,母亲便被我们接过来了。点点入园后,每天除了接送,母亲就在家收拾收拾屋子,在小区里逛逛,一段时间竟和不少人熟络起来,周末回家也会碰到一些阿姨来串门。我和媳妇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还是很高兴,都感觉这样才有人气……
那年的端午节如约而至,我迫不及待地回家想吃母亲早早煮好的粽子,门铃却响了,想着是媳妇下班回家了,随手打开门就往厨房跑。“哥,您好!”陌生的声音吓我一跳。回过头,原来是楼下的小俩口。“这是我们做的皮皮虾,一半没放辣椒给孩子的,尝尝,吃完还有”,说着一大盘虾呈在眼前……我一下子愣在那里……倒是母亲,乐呵呵接过来,邀请小俩口坐下喝点水……和母亲一番寒暄,小俩口出门时回过头来说道:“哥,阿姨包的粽子味儿真甜……”一瞬间,我明白了一切……一口咬下去,真的满嘴粽香甜……
打那时起,我们和楼上楼下邻居们交往慢慢多了、相处渐渐好了,邻居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近了。我知道,是母亲的真诚与豁达,扣开了邻里之间的那扇心门。最近,小区业主们建了个微信群,还有不少人提起我的母亲……
现在,母亲和我们又分隔两地,接完母亲的电话,我咂咂口水,满眼都是熟悉的粽子。放心吧,母亲,不论今后在哪里,儿子永远记得您的教诲,永远记得这难忘的粽香……
今天是端午假期第一天,愿此刻大家都可以陪伴在家人身旁!
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