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总有一些特别幸福美好的高光时刻。
和喜欢的人第一次约会,漆黑的电影院里爱是想要触碰又收回的手,漫天星空下爱是即将接吻时脑中炸开的烟花,爱是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你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向ta说情话。
人生中最痛苦的,是在上述这些幸福瞬间,你突然想拉屎,附近还没有厕所。
伴随着腹部阵阵绞痛,几秒之内你的脸就开始涨红,表情逐渐扭曲。世界如此美好,但现在的你,只能感受到屁股上那块拼命收紧、时而抽搐的肌肉。
排山倒海汹涌而来的屎意,想憋住怎么就这么难?
堵在高速公路上,很多人也面临着不能大便的痛苦 / 图虫创意
同样是身体传来的“紧急信号”,想憋住小便,就显得容易多了。
这其实取决于排尿特殊的生理机制。负责积累、储存尿液的膀胱中,有能够向大脑传递其容量信号的感觉神经[1]。而膀胱内尿液的多少,是“想要小便”这个感觉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
根据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女性能够储存约500ml尿液,男性可达700ml。
然而,当膀胱中仅仅积聚150-250ml尿液时,大脑就已经开始接收到排尿信号[3]。
这个生理特征给了我们很大的缓冲余地:即使当下隐约感觉到一股尿意,实际上膀胱还远未达到极限容量,这也为你找到厕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就算你已经咬牙忍了很久,仍然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收紧泌尿道外括约肌和盆底肌,增加对膀胱额外的压力来控制身体排尿冲动[4]。这些肌肉就像守门员,为你守住最后的防线。
当人们想要小便时,膀胱壁的肌肉会收缩,而括约肌会放松,让尿液流出体外[4]。憋尿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尿路感染(UTI),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疗[5][6] / 图虫创意
但你身体里的大便,却没这么有耐心。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你的屎为了被拉出来,到底做了多少努力。
作为胃肠道中的重要器官,结肠,可以说是拉屎征程中的一员猛将。
它不仅是大肠中最大的部分[7],还负责调节排便频率和粪便的黏稠度[8]。
结肠的一项关键功能是在排便过程中快速推动,也被称为“团块运动”(mass movements)。身体健康的状态下,团块运动每天只会发生几次,保持适当的频率。如果频率显著减少,你可能就会出现便秘的情况;反之,则会导致运动性腹泻(motor diarrhea)[8]。
经过团块运动和蠕动,肠内容物(包括你的屎)会被推移到结肠的末端,也就是直肠。
当直肠“不堪重负”而膨胀拉伸时,这种拉伸信号就像按下警报按钮一样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引发排便反射[9]。
所以,和膀胱只积蓄了一点尿液就“咋咋唬唬”地向大脑发送信号,告诉你该尿尿了不同,大肠发的信号,是真的很着急。
图为大肠结构。结肠是腹腔内的负责运送废物的长管状器官,而直肠是结肠最末端几厘米的部位,负责将粪便排出体外[5] / [10]
当然,身体强大精妙的控制力,会在你感觉到不对劲的第一时间就有所反应,这个过程主要挑战的就是肛门括约肌。
肛门括约肌由内外两圈肌肉组成。内括约肌顾名思义,处于肛门内环。除了排便时,它通常处于闭合状态,并且我们无法自主控制(划重点)。推动粪便的肠道蠕动波接近肛门时,内括约肌会放松,允许粪便进入肛门顶部。
而外括约肌为了阻止其直接排出,能够被控制收紧,以便更牢固地闭合肛门[11]。
所以人生幸福时刻因为急着拉屎而急转直下的那个瞬间,替你负重前行的,是外括约肌。
这块肌肉一旦受损,就会导致控制力变弱、甚至无法有效闭合肛门[11]。这也是为什么经历撕裂痛苦的分娩后,一些女性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排便失禁的原因[12]。
排便时反复过度用力、长期便秘也会使外括约肌受损[12] / 图虫创意
括约肌独自一肌苦苦对抗“汹涌澎湃”的便意,本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腹部一波一波袭来的疼痛,更是让这个过程愈发难以忍受。
要把“夺门而出”的粪便憋回去,
需要依赖以耻骨直肠肌为代表的直肠肌肉,它会将粪便推离直肠,送回结肠[13]。
直到另一次团块运动使直肠膨胀,再次刺激排便反射[9]。
然而拉屎放屁这种事,都属于身体的自然反应。违背自然反应,是有代价的。
当粪便被“退货”,其中的水分就会被身体吸收,使其变得更加干而坚硬,引发便秘[13]。与此同时,肠道却并没有停止蠕动,而是继续推进内容物,这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气体。
但在忍便的情况下,气体的正常运动被阻塞。硬便在结肠中滞留的时间越长,气体积聚产生的压力就越大。
结肠壁也因此扩张,可能会引发腹部疼痛或肌肉痉挛[14]。
本来就不太放得出来,如果这个时候你再人为地憋一憋,困在身体中的气体对腹部肌肉造成更进一步的压力[15],会让疼痛感越来越强烈。
由于有更敏感的疼痛感受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可能会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这些疼痛[15] / 图虫创意
即使你强有力的外括约肌天赋异禀、表现出色;即使你骨骼清奇,小小肚痛不在话下。憋着不拉屎,也是不建议的。
都不用说长时间忍便后坐在马桶上,会发现排便难度直接提升了一个等级。
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坚硬干燥的粪便团块会卡在结肠或者直肠处,导致大便嵌塞,或是胃肠道穿孔(胃肠道壁出现孔洞)[13][16]。
如果有长期忍便的坏习惯,会让排便冲动变得不规律,形成恶性循环。如果直肠中的粪便足够多,当它变得胀大时,较软的大便可能就会绕过急剧的硬便泄露出来,导致不由自主地排便[17]。
除此之外,被你退回的粪便由75%的水和25%的固体物质组成,
在固体成分中,除了未消化的食物成分、无机物质、蛋白质等,还包含了30%的细菌[9]。
研究者让肠道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口服含放射性标记的固体物质,48、96小时后进行腹部X光检查,分析结肠运输时间(CTT,粪便从进入结肠到被排出体外所需的时间)和粪便负荷(大肠内积存的粪便量)。研究者表明,无论是否伴有运输时间的延迟,大肠内粪便负荷增加都会增加细菌数量,并可能会引发或者加剧慢性肠道炎症。这种慢性炎症还会损伤肠道黏膜,被认为是结肠癌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18]。
便秘时粪便难以排出且伴有疼痛,有些儿童可能会还形成忍便的习惯[17] / 图虫创意
在特别幸福美好的人生高光时刻,憋一憋也就算了。平时想拉屎,请毫不犹豫响应它的呼唤,快速冲向厕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