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虹膜
最专业的电影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Sir电影  ·  顶配回归,好快乐啊 ·  昨天  
国家大剧院  ·  今日开票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虹膜

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影评人,来自这家报纸

虹膜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3-14 20:59

正文

文 | magasa


影评也是一种话语权,那么自然有大小之分。


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影评人,不会来自英语世界之外的地方,而且几乎肯定是来自美国。


这是文化权力的把持和分配。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前几年罗杰·伊伯特当仁不让,伊伯特之前,或许是宝琳·凯尔。伊伯特来自《芝加哥太阳时报》,凯尔来自《纽约客》。


他们所供职的媒体,诚然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但他们更多是靠个人的努力和声望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位,所以在凯尔和伊伯特陨落之后,《芝加哥太阳时报》和《纽约客》影评的影响力就下滑了很多。


但有这么一家报纸,它的影评对公众和业界的影响力长盛不衰,不会随着旗下影评人的来来去去发生大的波动。在有电影以来的一百多年中,自始至终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它就是《纽约时报》




现下是互联网时代,关于任何事情的声音都是发散的,缺少中心。而在互联网成为主流媒体之前的时代,各类媒体形态中,要属日报的综合影响力最大,《纽约时报》是日报中的旗舰。


《纽约时报》每年要评近千部电影,光从数量上来说,已经构成一部完备的观影指南。


如果做一番美国影评史的考古工作,会发现历史上的第一篇「影评」——对电影首次在美国公开放映的报道——也是出现在《纽约时报》。


Bosley Crowther

美国影评史上有个著名的「反面人物」——波斯利·克洛瑟(Bosley Crowther),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持《纽约时报》的影评栏目,号召力无人能及。在他的黄金时代,没有登上他私人年度十佳榜的影片不可能赢得奥斯卡,没有获得他赞誉的外语片也难以在北美取得票房成功。

《邦妮与克莱德》(1967)

克罗瑟是纽约影评人协会的主席,代表那种四平八稳的中产阶级中庸口味,谨守《时报》所标榜的社会责任感。1967年老迈的克罗瑟接连对《邦妮与克莱德》等青年电影判断失误,俨然被视为阻碍进步的绊脚石,黯然谢幕。但历史应当记住,克罗瑟是五十年代欧洲电影进入美国的主要呐喊者,费里尼、伯格曼、罗西里尼都获益于他的大力推荐。

克罗瑟在《纽约时报》的接班人是文森特·坎比(Vincent Canby),坎比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允许他再拥有克罗瑟那样的产业影响力了。好莱坞片厂开始极度看重首周末的票房数字,电影越来越像快速消费品,市场生命周期缩短(不包含次级市场),这样口碑的意义就下降了,影评对观众的影响力也就缩水。

Vincent Canby (左)

不过《纽约时报》的影评对独立电影、艺术电影仍然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小城市电影院只有看到《纽约时报》登出好评后才敢引进影片。坎比的电影口味温和、清淡,这一点很快为人掌握,有的片商害怕自己发行的影片为他不喜,就特地把试映场安排在坎比外出度假时,他的威力可见一斑。

现如今《纽约时报》的首席影评人是A.O.斯科特(A.O. Scott)和玛诺拉·达吉斯(Manohla Dargis),他们接替的是文森特·坎比和詹妮特·麦斯林(Janet Maslin)这对搭档。斯科特和达吉斯都带有强烈的知识分子趣味,对普通读者的想法并不那么在意,因此《时报》影评的大众影响力肯定是今不如昔了。

A.O. Scott

斯科特于2000年加入《纽约时报》,之前他是《Slate》、《纽约书评》等刊物的书评人,并未写过影评。因为那时《纽约时报》影评人职位出现空缺,报纸向斯科特发出邀请。连斯科特自己也感到诧异,但他还是接受了这个工作机会。

说来斯科特是老牌明星伊莱·瓦拉赫(Eli Wallach,《黄金三镖客》中丑鬼图科的扮演者)的侄孙,但他作为影评人,至少在最开始那段时期,电影专业知识方面的积累的确不如那些老牌影评人,不过斯科特对文艺批评的路数一点不陌生,毕竟书评影评的很多批评方法是相通的,他尤其对时代和文化的变迁很敏锐,所以很快在竞争激烈的纽约影评圈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Eli Wallach

如果说过去的《纽约时报》影评人都给人老气庄重的印象,那斯科特的风格就是诙谐幽默了,这可能和他年纪不大也有关,刚接任时他才三十多岁。

玛诺拉·达吉斯是正宗纽约人,小时候最喜欢的电影是特吕弗的《朱尔与吉姆》,以及让·考可多的《奥菲斯》,几乎没看过迪士尼动画。从这里我们大约可以了解她未来的口味倾向了。

《朱尔与吉姆》(1962)

达吉斯后来一直生活在洛杉矶,即使在她2004年加入《纽约时报》之后也未迁居,按她的话说,洛城虽然是电影之都,但非常缺乏艺术电影的环境,唯一的优点是离产业核心比较近。达吉斯早年曾为纽约前卫文艺刊物《村声》(Village Voice)写作,深受导师J.霍伯曼(J. Hoberman)的影响,非常关注独立电影和先锋电影。

达吉斯是个很难取悦的评论家,她的文章充满挑衅,毫不留情。在《洛杉矶周报》(LA Weekly)工作期间,她大量收到来自读者的攻击信件,据说创下该报的记录。


但达吉斯非常坚持自己的主见,她对年轻人不爱读影评这件事很看得开,毕竟每个人小时候都不爱听大人唠叨,电影观众大多是十几岁、二十岁的小青年,他们怎么会愿意听和父母(甚至祖父母)一样年纪的影评人的意见呢?


《奥菲斯》(1950)

那么,今天的青少年还需要观影指南吗?达吉斯认为,青少年更容易、更愿意接触的是各种关于名人的琐碎八卦,以及对影片好坏毫无指示意义的周末票房数字,对他们来说,电影只是一种用来消费明星的载体,并不习惯将其作为一种值得认真对待的文化来谈论。

好莱坞圈内的人不喜欢达吉斯,因为她的批评总是十分尖锐,而且具备说服力。每年奥斯卡评奖季时,片厂公关会打电话给她供职的媒体,问你们这次是谁来评某某片?千万不要是达吉斯!对评论家来说,这种恐惧是一种最大的恭维吧。

《奥菲斯》(1950)


曾有一家独立片厂的主管对达吉斯的评论很生气,决定封杀她,别人劝她说,你这样做只会让她成为影评人中的英雄,并增加她的杀伤力。哈维·韦恩斯坦在主政米拉麦克斯时也想请达吉斯吃饭,以为可以趁机怀柔公关一下,结果被达吉斯婉拒。

斯科特和达吉斯在一起搭档有十年了,这段时间也许就是纸媒影评最后的美好岁月。如今电影评论的主要阵地早已转移到互联网上,权威媒体影评人,即使是来自《纽约时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对一部影片的生死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


大多数影评人都承认,影评人作为一项职业正在走向衰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影评本身会吗?

合作、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二十年前和冯小刚齐名的这位导演,本周重出江湖了,但……

影向标 | 王千源在《解救吾先生》中的表演像砒霜一样毒

很难有国产电影的开头,像《老炮儿》和《心迷宫》一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