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NE时代新能源
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及整车的技术、市场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范县凌晨突发地震!网友:被震醒了… ·  昨天  
Excel之家ExcelHome  ·  AI时代Excel会被淘汰?LOOKUP函数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NE时代新能源

降价、升级 智界S7重启 要灵魂还是市场?

NE时代新能源  · 公众号  ·  · 2024-04-12 07:00

正文

车BU要在 2025年实现盈利 ,华为得先帮车企卖 100万辆车

所以华为的底层逻辑是,在智选模式下,尽可能网罗更多车企。并且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面向C端市场以及B端竞争对手。

智界就是关键一环。

01.

智界重启 要灵魂还是市场?

在经历不和、产能跟不上、芯片供应问题等一系列矛盾之后,华为、奇瑞在智选车模式下诞生的首款车型智界S7再度上市。

性能优化、调价、升级配置,为4月11日智界S7二次上市的重点。

首先, 中配主力车款价格普遍下调2万元 。智界S7 Max版降价2万元至26.98万元,带ADS高阶智驾;Max +版本从31.98万元下调至29.98万;RS四驱性能版降至32.98万元。

与此同时, 低配和高配 提升配置和续航 。24.98万元智界S7 Pro将电池从62kWh升级为82kWh,续航从550km提升到705km,并且配备视觉方案版基础智能驾驶功能。

此外, 增加一款高性能顶配Ultra版,采用100kWh电池包,售价34.98万元。

性能优化、调价、升级配置,足以说明智界感受到的市场压力,并且身体力行地参与这场价格战。

同时, 降价且再次大张旗鼓地上市也意味着,关于奇瑞与华为的磨合、产能/芯片供应等阻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至于缓解到何种程度,是智界S7能否重启成功的关键。

首先是磨合问题 ,在智选车模式下,主机厂的自主权只局限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制造两大环节。

智选车模式各方关系示意图

但一辆车从设计到落地交付,势必无法一刀切地分工。每个在智选车模式下与华为合作的车企,对自主权的需求程度不同,也无法一概而论。 无论是分工还是在生产节奏上,双方在此前的协作中似乎并未达成一致。

智界S7二次上市,说明在华为与奇瑞的合作中,这些矛盾点应该有了相对折中的处理方案,或者至少就如何合作到量产这一步,双方有了初步共识。

所以在发布会上, 奇瑞董事长 尹同跃毫不避讳地表示, 中国造好车,离不开华为。这不仅是简单的示好,也是对此前不和传闻的交代。

奇瑞将智界事业部升级为独立事业部,采用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模式,并且分配大规模团队,坚守阵地的同时也继续推进与华为的合作,既要灵魂也要市场。

其次是产能的问题。

按照奇瑞的产能规划,E系列新能源车型配套规划年产能15万套/年,其中奇瑞与华为联合研发的EHX平台,首款在该产业园中投产的车型即为智界S7。原计划是2023年7月开始建设,同年12月投产。产线已布,产能兑现应该就是时间和质量的问题。而且结合奇瑞现有车型销量以及产能布局情况来看,这应该不是突出矛盾。

第三个 是官方给出的 理由,芯片缺货 。这一点其实很含糊,归结起来是供应链问题。

综合这三个主要原因,后两者可以采用替代方案或者直接解决,前者阐述的磨合问题,应该是症结所在。所以, 重启背后是涅槃重生还是重蹈覆辙?能否真正磨合好是关键。

在华为的智选体系中,智界与问界的开局反差异常明显。

02.

问界高调入场 用灵魂能换来市场吗?

问界一开场,华为高层频繁站台,利用其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全面传播,并且在其全国超5500家体验店中进行展示,就连春晚及各大高流量平台均有露出。无论是造势还是真金白银的投入,问界都比智界高调。

不过这繁荣背后的变化,就是 赛力斯逐渐开始“华为”化。

首先关于车,基本上华为有的产品,全部堆上,三电、座舱、智驾领域的核心部件,华为均有参与。这些被车企视为灵魂的阵地,赛力斯似乎是拱手相让。

其次就是造车前期关于车的定义、造车以及卖车过程中关于销售渠道、交付等等流程,赛力斯的姿态相对谦卑。以供应链质量管理上,赛力斯引入华为ICT企业供应商管理理念,触及原来传统车企普遍触及的1级之外的4-5级供应商。

甚至在企业管理层面,赛力斯也开始全面“华为”化。

2024年3月,赛力斯发布员工持股计划,首批持股员工数量占比近1%,这是从2007年成立以来,赛力斯首次大规模公开员工持股。

员工持股并且股票权益解锁与业绩考核挂钩的方式,与华为的操作方式如出一辙。甚至还有爆料称,赛力斯还将在内部实行《赛力斯基本法》,仿照《华为基本法》推行轮值董事长制度,同时引进华为质量和研发管理体系。

赛力斯还学习华为,设立销售、渠道、服务等不同业务单元,并且与华为共同成立AITO工作组,对问界的营销、销售、交付、服务、渠道等业务完成端到端闭环管理。

从合作造车到企业管理,赛力斯不仅交出灵魂,而且甘之如饴。相应地,也收获了一些市场的回馈。

从2022年3月第一款车型问界M5上市不到3000的月销量,到2023年11月开始问界品牌单月销量稳定在2万辆以上,问界M7单月销量突破3万,华为和赛力斯合作打造出一辆小爆款。

经历过起步的迷茫,销量的低谷,问界目前开始起势。

但是目前市场价格区间在20-30万的车型几近泛滥,问界虽然有增程路线,部分可以错位竞争,但压力依旧明显。所以毫无例外,问界M7打响降价第一枪,M7 Plus大五座后驱版售价从24.98万元起下调2万元至22.98万元,越发逼近20万价格线。

通过降价抢占市场,后果谁来承担?

曾有华为高管透露, 智选模式下华为与赛力斯等整车生产厂家的分成比例约1:9。华为的10%中,2%为技术授权费,8%都是销售费用。 如果按这种模式处理,很显然降价的后果大多由赛力斯承担。

从2020年开始,赛力斯每年以20亿往上的速度亏损,四年亏损将近130亿。

整体来看,虽然在市场上华为有给赛力斯带来声量,但是并未在财务上带来正向反馈,依旧处于前期投入、赔本赚吆喝的阶段。

这对于目前的智界,以及智选模式下其他车企来说,无疑是一针镇定剂。

与此同时,从智界、问界与华为的合作历程中,北汽和江淮应该也有新的感悟。

03.

享界、傲界 何去何从?

北汽与华为在智选模式下合作的品牌为“享界”,定位高端智能轿车,承担着北汽新能源品牌向上的重任。

与奇瑞和问界不同的是,在Hi模式下极狐品牌并未打开局面,并且北汽新能源在4年亏损超200亿元的财务情况下转向智选模式。从这个角度思考, 北汽新能源对华为智选模式寄予的期望似乎更高。

图片来源:EV世界

所以 在灵魂与市场问题的取舍上,北汽的态度很有可能介于赛力斯与奇瑞之间。

从已有信息来看,与其他两家智选模式企业一样,车企的主动权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制造上。

按照北汽蓝谷规划,与华为合作的智选车型由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生产,该项目于2023年8月底股东大会之后开始技术改造,工期10个月。该工厂规划产能12万台/年,2024年年中预估有5万台产能落 地。

从产能来考量,第一款车享界S9半年销量上限应该就是5万台。对于一款新车来说,够用。所以从制造端来说,北汽新能源应该不会有华为口中与奇瑞合作的产能问题。

相较于奇瑞与北汽新能源,江淮似乎更加被动, 虽然业绩。与华为合作的傲界,并未选择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而是剑指豪华新能源市场,江淮还特地为此开发全新平台X6和布局产能。

按照规划,X6平台目前规划产能3.5万辆/年,首款车型为长5200mm,轴距3200mm 的MPV车型。 该项目2024年1月底才取得投资项目备案,最快投产估计都在2025年。

而且对于现阶段的江淮来说,销量和业绩双向承压。在华为智选模式下,代工厂的属性会更加明显。

-END-


关联文章推荐

1. 华为余承东:预计车BU今年扭亏为盈

2. 岚图汽车、广汽传祺加入华为鸿蒙生态

3. 东风、华为二度牵手

4. 官方确认:华为独立车BU,长安入股!

5. 华为智选:喜了问界 慌了理想

6. 华为这把“火”,终于烧红了半个汽车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