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爱女排
中国女排的信息前沿,球星与球迷的温馨纽带,排球爱好者的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筑梦建工,共创辉煌 | ... ·  2 天前  
青塔  ·  这所师范高校,力争更名! ·  2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燕京理工学院2025年人才引进计划 ·  5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南方科技大学2025年实验教学岗招聘公告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我爱女排

见证者|忙着拍照和庆祝,我忘了这是颁奖直播现场

我爱女排  · 公众号  ·  · 2017-08-24 00:27

正文

传递女排精神,传播运动快乐!

欢迎关注 我爱女排 ,这里是最优质的排球互动平台。

张秋婷,CCTV5工作人员,里约奥运会期间参与《风云会》节目外联工作,落实运动员赛后接送到央视前方转播室的联络接待……

我和中国女排的缘分始于2011年,当时是球队勇夺世界杯季军之后不久,我坐着一辆考斯特去接姑娘们来录《风云会》。记得徐利主任当时跟我科普:“女排是首个获得伦敦奥运会资格的大球项目!”

而和这支新女排的接触,则是2016年的大年初五,我和编导一起去排球馆拍奥运备战。郎导看起来巨瘦,但指挥训练的时候,摄像机捕捉到的她每个眼神都非常锐利。而跟我们说起话时,又永远是带着孩子一样的调皮和笑意。

在里约,我和中国女排有了更近更深的缘份。

记得是8月2日,我实在不知道该去哪,决定去奥运村踩点,结果刚下车就遇到正要出村训练的郎导。我当时兴奋得不行,赶紧拍下了几张照片,不过刚刚才发现,怎么那么好的光线,但拍下来郎导脸色还是挺差。


10天后的8月12日,我去奥运村,琢磨给一会儿来《风云会》的嘉宾买口热乎的吃,居然再次邂逅郎导,她正在国际区等女儿浪浪和马寅老师她们一起从赛场往回赶,一聊才知道女排刚刚输给了塞尔维亚,形势挺严峻。

后来在国际区,我们一起找了个空位坐下聊天,给郎导宽宽心,郎导的情绪挺好,就是看起来很憔悴。马老师回忆说,聊着聊着忽然起风,我当时特有眼力见儿地把多带的一件外套给郎导披上。

这张照片里没我,因为我是拍照的人!

你们会不会以为我很高,至少一米八,其实除了郎导和浪浪配合我牺牲了她们的身高,我还把脚欠得高高的呢〜〜


那天我们和郎导坐一块儿说了很多,一直到郎导说要回屋看录像了,记得她临别说了一句:里约这地儿,有点邪!

从奥运村回驻地的路上,我一直琢磨郎导这句话,还别说,真有道理!

不过里约这个“邪”逐渐被郎导和姑娘们打破,兵行险招也好、奇兵逆袭也罢,当每个人的小宇宙同频爆发的时候,就是所向披靡的战斗力。从中国女排进入淘汰赛开始,我就开始“骚扰”赖导,根据赛程来沟通《风云会》的邀请和行程安排。令人惊喜的是,这期《风云会》一直拖到了决赛日!

决赛那天我去了赛场,并在颁奖仪式之前成功混到了观众席正对着颁奖台的位置。没想到颁奖仪式即使开始的时候,郎导居然从旁边通道走到了我们这儿!升国旗奏国歌之后,几个组委会工作人员走过来示意教练团队退场,夹在身高马大的教练团队中间的我和马老师还没分清楚方向就跟着郎导他们出去了,等我们明白过来,已经是在内场,在中国女排欢庆的队伍里!

顾不上那么多了,我赶快掏出包里的相机不停的帮教练、队员拍照,所以有很多队员在颁奖仪式上的亲密合影都出自我手!

比如这张———

这张———


还有这张!


直到手机呼呼震动,一接是直播线的咆哮:“你赶紧别拍照了!直播还没完!等着采访呢!”我囧~~~

因为队员还要药检,等到从赛场出发前往IBC(国际广播中心)录制《风云会》时,已经是当地时间1点了,中间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编导坐一个车先带着袁心玥、惠若琪、朱婷回IBC,我负责留守现场等郎导、魏秋月、徐云丽。

到达IBC时已经快三点了,但是大家的兴奋劲儿还在。下车时我问郎导,“知道您没吃东西,我准备了香葱饼干,您吃点儿么?”郎导倍儿精神,眼睛一瞪:“你准备耗多久啊?”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节目会录多久,只好特实在地说:“那您还是吃一口吧。”

因为时间已经很晚,从到达、简单就餐、化妆、进演播室、直播,频道在IBC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全速开动着自己的马达,通力配合着。节目录制结束,我又陪同郎导和队员们参加了另外一个节目。等把她们送回到奥运村西门时,天已经微亮,看看表已经是早上6点多了。

当时暴雨倾盆,好像是丁霞她们打着伞出来接的。我除了一遍一遍说“谢谢”,真的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

回国时我和代表团同机,女排姑娘们几乎一直在满足各种签名的需求。我穿了一件外套,特别厚脸皮地收集了一个全套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