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ID-0》
欢迎关注Anitama订阅号!
本日是《ID-0》BD/DVD-BOX发售日,作为发售纪念特此献上本作的机械设计师:海老川兼武、片贝文洋、柳濑敬之(高仓武史缺席)于《S-F Magazine》2017年8月号上的三方鼎谈。
海老川兼武在作品中的表记是“机械角色设计”(Mechanic Character Design),所谓“机械角色”顾名思义就是剧中的人(或动物)借由“MT系统”将意识迁移到的I-Machine。初期开始就接下这份工作的海老川兼武,对于I-Machine在剧中该如何表现下了一番苦功。
这是海老川兼武最早画的两套初期草案,左边比较接近现在的决定稿,右边则是以“土偶”为原型设计出来的完全另一种风格的设计案。
和以往先从主角机开始设计不同,这次海老川首先着手的是泛用型的设计,为的是先有了泛用型后再依其他角色的性格、功能进行定制。监督谷口悟朗给海老川下达了指令,“最好能够直接更换部件”,为的是像第2话那样当伊度的手臂废了可以直接换上玛娅的手臂,因此关节的位置尽量不进行改变,也能有更好的适应性,锁骨的机能也直接照搬到机器人身上。
I-Machine的整体是以骨骼标本为印象设计的,接近人体构造,操作起来也相对简单,因为是角色,单从剪影看上去和人类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同时也是机械,当时海老川也考虑过这么一个情况,内部像是有人一样,但又不能太接近人,最终是要通过人的意识表现出机器人的演技,所以人型的这个印象基本不能破坏。
毕竟是主人公一侧,I-Machine的涂装与定制自然要不同于泛用型和军用I-Machine,每个人的个性都会体现在I-Machine的涂装和定制上,因为先设计的泛用型,所以主角阵容先完成的就是玛娅的机体,最初的设计是4只眼睛,但这有点猎奇,为了更加接近玛娅的感觉给改得更加圆滑可爱,黄色则表示的是初学者,之后的顺序是伊度→卡拉→里克→格雷曼→法露瑟。
伊度的特征则融入了围巾和苦无这些忍者的记号。至于为什么是忍者,海老川的记忆有点模糊,貌似是因为世界Cosplay峰会提出的要求,而在海外一提到日本首先想到的就是“NINJA(忍者)”。
卡拉是往成熟女性的方向来设计的,胸部的部件是谷口监督提出的要求,包括尺寸也是。为了更加突出她的女人味,给她加上了披肩。外观上可能很难看出来,卡拉其实从伊度那沿用下来的部件较多。而实际上,卡拉在最初设计的时候用的是布制披肩。
里克最初的变形设计是将头放在最前面,但谷口监督觉得脚在最前面比较有意思,最终采取了谷口监督的方案进行变形。整体的外形以“看上去很快”来设计,因此尖锐的部分和流线的外形也相对明显。头和腕部两边的“盾牌”则以公路自行车的头盔为印象来设计。
阿曼莎因为是军用机,这里放在格雷曼的前面提下。军用机比起泛用型更加注重高机动,由于是队长机因此加上了“队长机固有的角”,只不过不在头上,而是在下巴,阿曼莎除了头部和颜色以外和一般军用机没什么区别,也是这个世界的标准机。
格雷曼的格雷就是灰色的意思,格雷曼头顶的帽子是最早的初期草稿就有的点子,为了与“船长”的印象形成反差,因为格雷曼是原军人的设定,最初在接到单子的时候就希望能设计得夸张点,因此就有了四只辅助手的想法,脚的关节则是沿用军用机的共通部分。另外有个隐藏设定,因为是社长应该很有钱,格雷曼的改造频率应该是最多的。
法露瑟是最后才决定下来的,在脚本会议的时候只说到了法露瑟崇拜伊度,并没具体说到它是什么生物,因此海老川就介于猴与犬之间的印象那个来设计,最初偏向猴多点,但过于“奇异”,之后往更加可爱点的方向走,头部外围是以围巾的印象来设计,垂耳的这套设计则给法露瑟加进了“悲伤”的感情要素。
I-Machine的定制在绝大多数流用泛用型部件的基础上,再像改装摩托一样加上能体现个性的部件,所以并非只有埃斯卡贝特公司的成员是特殊化的。
最后是亚当斯,亚当斯的设计只保留了I-Machine的最低限度,能改造的部分全改,亚当斯的外装不是以“挖掘”为目的,而是全方位展现自己的展示欲,在脚本会议时提出以拯救人类的英雄为概念进行设计,海老川以西洋甲胄为印象设计,又加上了不少海老川自己的“恶趣味”。头部的形状原本就是两套设计方案,一套是石膏像一样的表情,另一套则是以战斗时戴上的面具为印象设计,石膏风格的表情最终加上了动画角色设计加藤裕美的修正,也让影像上也更加有冲击感,亚当斯的设计也展示出了I-Machine改造的更多可能性。
关于伊度的红围巾,实际上最初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加了,但一开始在3D建模的时候,建模师却把围巾给忘了,因此最初公开PV的时候并没用上,给人留下了围巾其实是之后才加上的印象。在海老川的设计稿中还有披上夹克加上帽檐的装饰,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只留下一个最能凸显角色性格的部件,一方面也是从视觉上考虑,因为是以蓝白色为主体的机体,略显单调,希望加上其他的颜色做个点缀,为了给人留下“强势”的感觉,最终选择了红色。
早先的动画《佐助》(曾在对20世纪日本电视动画史的回顾与拾遗 (十四)中介绍过)、《再造人009》中红围巾都给当时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血漫画的角色中多少都会绑着头巾、包着绷带、围着围巾,有点“浪漫英雄”的感觉。
光是从构思到设计草案,海老川就花了半年以上的时间,这些草稿都贴在了会议室的墙上,在商讨的时候从大家认为最接近伊度感觉的那张作为最终稿,最后再由海老川来完善。在海老川的设计工程中,这样的工序是非常少见的。
片贝文洋感叹到,这类非操作系的机器人如今也是非常少见,自己也是很久没接触这类的动画,在其他制作现场的时候,一提到机器人,都会要求设计驾驶舱,总之得有人坐在里面。I-Machine虽然是机器人(Robot),但更应该说是机械化人(Cyborg),对片贝来说非常新鲜。一般机械化人或者说改造人、再造人题材往往都是会以人体器官融合机械元素,在《ID-0》中取代器官的要素就是“精神”,“永久移植者”(Ever trancer,菅浩江执笔的官方小说中用汉字写作“永久変性者”,変性,性质发生变化的意思)就相当于机械化人的概念。海老川说到,最初确实是以有人驾驶的概念来设计的,头部内置驾驶舱,在这里操纵机器人。
再来说说片贝文洋和柳濑敬之,两人几乎是同一时期加入到制作行列中,那个时间点整体的系列构成与故事梗概都已经完成,而且基于构成的香盘表(日程表的一种。内容包括各场景所登场的角色、道具等重要资料)也已经完成,从表中选则各自担当设计的内容,数量相当庞大。
片贝、柳濑和座谈会未出席的高仓武史及道具设计岩永悦宜担当的是I-Machine以外的全部设计,柳濑透露,片贝担当的内容是4人中最多的,片贝数了数一共32件。柳濑主要则是基于海老川的斯特鲁迪号舰桥印象稿进行细化与具体的内部设计,还有玛娅最早乘坐的学术调查船。几位的分配还是相当明确,柳濑主要是负责民间机构的设计,高仓负责的是军方的设计,其他机械方面的设计就交给片贝了(斯特鲁迪号的设计是海老川兼武,包括外装的“手臂”,内部则是柳濑敬之和美术设定来完成)。
柳濑表示这样的分配有点“不公平”,自己担当的设计在第1话就全部登场了,片贝虽然负责了大多数的设计,但绝大多数只有几秒的时间,因此每周都能有新的设计登场。因为斯特鲁迪号的舰桥登场的次数最多,在细节的设计上也特别花时间。毕竟这是埃斯卡贝特社的各位活动时间最久的空间,不仅是人也是I-Machine的活动场所,如果没有严密的设定,很容易露出破绽。设计的工序先是将海老川画好的草图制成3D,再搭载上I-Machine和人物的建模进行检证。
海老川补充到,舰桥虽然最终是柳濑完成的设计,但最初人的站位、显示屏、I-Machine在舰桥中的位置、可视范围在最初都已经考量好的。毕竟这些是本作的基础,人类与机器人之间对话,从视觉上看来也具有相当大的冲击。
片贝负责的设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挖掘系的机械,例如挖掘机“马慈恩”,而且登场次数相当频繁。
I-Machine相当于人体的扩张,这是片贝接到的说明,I-Machine是代替人类在极限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在《ID-0》的世界中,I-Machine虽然是机器人,但却是通过人的脑子进行演算,手脚的动作可以说与人类无异,因此需要用到操作面板对这些道具进行操作。
这些设定必须体现在脚本中,倘若没有设定一方也会很困扰,有些设定经常需要设计师们向脚本进行反馈,因此在脚本会议时他们也会参与。片贝说到,这大概是有史以来把设定的文字写得最严密的一次。设定中,本作中除了欧利哈鲁特(Orichalt)的技术以外,其他和现实中的技术水平差距不大,这点柳濑也感到非常惊讶。为了探查小行星和调查矿物,设定考证的白土晴一给片贝拿来了详细的资料。另外,舰内的设计,为了不让电线表露在外,尽可能将这些排线固定在地面上。
虽然剧中的技术其实和现实中差距不大,但柳濑认为以往参与过的作品并没出现这么多负责的专有名词。片贝说到,黑田洋介写好的脚本也是在先交给谷口监督查证,经由白土晴一之手进行SF相关的考证,在原稿上附上参考用的小贴士,再执笔决定稿。白土也亲自进行改稿,可以说在脚本方面白土功不可没。
对于动画来说,光有文字的概念设定当然不行,这些设定稿与专有名词可以说占了同样的比重。片贝则说到,设定稿和专有名词通常在没出官方设定集的时候只能通过官网或者一些简单的解说来理解,自己比较相信观众的理解能力,因此他们尽可能以“非专业人士也能看懂”“不需要专有名词说明”的程度来设计,希望观众能把重点放在故事的流程上。片贝认为只要理解《ID-0》其实只要明白本作中最关键的两个和欧利哈鲁特关联的词:“MT系统”(Mind Trance System,精神转移系统)和“米格尔跳跃”(Miguel Jump,利用欧利哈尔特完成的超时空跳跃,米格尔即米迦勒,菅浩江执笔的官方小说版用汉字写做“天使跳跃”,顺带一提“米格尔风暴”“米格尔通道”写作“天使扰乱”“天使行路”),故事的概要基本就能明白。
柳濑也表示,这些专有名词可以说是技术面上的“作品的谎言”。SF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不了解这些词也能看懂剧情,之后再深入了解这些不明白的设定从而加深对SF作品的喜爱,这也是SF作品的魅力所在。
对于还没补动画的朋友,柳濑希望观众能把重点放在这次的CG上,自己虽然没有参与角色的制作,但CG建模的表现方法与角色的表情都非常有趣,而且仔细对比第一话和最终话,角色的表情变得更加丰富与成熟。柳濑自己在看第一话的时候就觉得“虽然是CG,但是好可爱啊”,当他到最后一话时已经是“真的好可爱啊!”了。包括I-Machine在内的角色们,动作方面都非常出色,最终回更是这些的集大成。片贝说到,多年前的CG还是“多边形”的,现在的技术真的能够将取代纸笔作画了。虽然这只是片贝文洋的一面之词,不过《ID-0》中展现的技术确实有目共睹。海老川则表示,自己这次是以“机械角色设计”这个特殊的身份参加到本作中,每个角色都是自己的心头好,希望没看过的朋友都能看到最后,目睹这个围绕着欧利哈鲁特矿石展开的始末。
最后每人说说自己参与了《ID-0》的感受,首先是柳濑,他感觉自己像越过了一道墙一样。海老川为此表示赞同,与某些作品的“因为我参与了所以希望大家都来看”不同,《ID-0》是确确实实地由衷希望大家来看这部有趣的作品,而且每次向别人推荐这部作品的时候都有种成就感,心里暖滋滋的。最后片贝说到,现在看这部作品也不算太晚,而且在10月之后Netflix上也能看到这部作品的其他语言版,看过日语配音版的朋友也可以试着看看其他语言的版本,相信给您的感受一定是不同的。
参考资料
精彩内容推荐(请点击以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