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医改明确,北京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品)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其目标在于破除以药补医。近期,不少患者都感受到了药费的明显下降。
57岁的患者赵先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最近一个月,他特地留意了医改前后自己常用药品的价格变化。
今年3月他去医院开了四类药物,包括4盒氯沙坦钾片、3盒格列喹酮片、3盒阿卡波糖片以及5盒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累计费用为787.17元,
医改后,同样的药品、相同的数量,加起来的总价降到了679.93元,这样,每月的药费下降了107.24元,降幅达到了13.6%。
“以前挂号费是5元,自己花2元,此次改革后,医事服务费50元,自己花10元,这样算下来,总费用还是医改后低一些。”赵先生说。
与此同时,一些大型设备的检查费用下降明显,也是患者的普遍感受。
78岁的刘先生患有胆管结石,每年要定期复查。今年5月初,他去做胰胆管系统磁共振水成像检查时发现,这一项目的收费降到了400元。“我记得以前做相同的项目检查要七八百。”刘先生回忆说。
根据北京市卫计委5月7日公布的数据,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四周来,药品阳光采购平台累积订购金额51亿元,累积节约药品费用约4.2亿元,节省幅度达8.2%。
4月8日至5月5日,三级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与今年3月相比(下同)减少9.6%;住院例均费用减少4.1%;住院例均药费减少17.7%。二级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减少14.8%;住院例均费用减少14.1%,住院例均药费减少24.0%。
CT、核磁检查工作量与今年改革前相比增加了5.5%和20.1%,费用减少了45.5%和24.4%,共节省费用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