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规院风景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规院风景院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研讨会简报

中规院风景院  · 公众号  ·  · 2018-03-16 12: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辑:顾晨洁、单亚雷

2018年3月2日下午,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组织了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研讨会 ,中规院风景院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等单位共3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与会人员积极发言,共同探讨、交流风景区详规的编制方法和心得体会。


研讨会由风景院总工程师束晨阳主持,共4个报告:邓武功介绍《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主要内容和编制要点;刘宁京以织金洞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为例,探讨上位要求和现实需求的平衡;梁庄以织金洞下红岩旅游服务中心详细规划为例,试析风景区旅游服务区详细规划要点;程鹏介绍了《九宫山风景名胜区云中湖景区详细规划》的编制思路。




报告一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编制内容简介

发言人:邓武功

风景所所长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是实施层面的具体安排和建设指导,针对风景、居民、旅游三大系统的一项或多项内容,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布局、保护规定、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地落实保护措施、细化游赏展示、实施建设布局、明确建设指标、控制建设景观等。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衔接上位总体规划并指导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发展。要求:

①落实、完善、深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保护利用要求;

②协调规划范围内保护、利用、建设的关系;

③指导风景名胜区内的景点、设施与城乡建设,包括:丰富景源特色、提升景源价值,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塑造优美的景观形象;

④指导后续的工程设计。

因此,《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从适应不同类型详细规划编制的需要来组织标准的内容,共11章81条。第4章是针对风景保护、风景游览、风景建设内容的编制要求,第5章是针对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内容的规划编制要求,第8章是针对居民点建设内容的规划编制要求。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不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总体上要求达到修建性深度,但可同时包含控制性和修建性规划内容,第9章是对控制性规划内容的编制要求,第10章是对修建性规划内容的编制要求。第6章“游览交通规划”和第7章“基础工程设施规划”是针对配套建设的规划编制要求。

《风景名胜区项规划化标准》
重点问题


1、详规是否要求全覆盖整个风景区 ?

不要求。

详规主要是针对重点建设和保护区域,不要求全覆盖。但对于面积较小、邻近城市的风景区,须加强规划管理,可以全覆盖。

2、详规定位 ?

衔接总规,指导风景区进一步发展。

1、落实、完善、深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保护利用要求。

2、协调规划范围内保护、利用、建设的关系。

3、指导风景名胜区内的景点、设施与城乡建设;丰富景源特色,提升景源价值;完善服务功能,提升风景名胜区服务水平;塑造优美的景观形象。

4、指导后续的工程设计。

3、详规和总规如何衔接 ?

1、风景区范围和保护分区:

执行总规要求,不得更改。

2、景观建设:

详规确定。

3、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①不得超越总规确定的建设要求;

②对于总规不相符的建设要特别说明或专项论证;

③总规不明确的,详规提出。(如有服务基地没有具体要求、三级保护区等)

4、居民点建设:

按照总规要求与城乡规协调。

5、重大建设:

如索道、滑雪场、小火车等,总规有依据或说法,与详规同步论证。

4、规划深度:详规还是修规 ?

风景区内统称详细规划,不分控规和修规。但可包括修建性和控制性规划内容。


风景区详细规划与城市详细规划存在很大差异,既包含自然环境内容又包括人工建设内容,既针对景观类用地又针对建设类用地,有时规划范围很大有时规划范围很小,有的内容达到控制性深度即可用于管理,有的内容需达到修建性深度方可操作。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重点是落实风景区的保护、利用和建设行为。因此,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总体上应要求达到修建性深度, 包括游线建设、景点建设、游览活动、游路建设以及服务设施建设、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等各方面。


对于建设用地较大或规划区域较大,对其中一部分的保护、利用和建设行为进行引导和控制即可满足管理要求时,可重点强调控制性内容,主要明确用地性质,划定控制范围,提出控制指标。

5、详规重点区域 ?

1、入口区

修建性深度。

2、旅游服务设施集中区(一般为旅游服务基地)

控制性与修建性深度相结合

3、旅游服务村镇

控制性或修建性深度

4、景区

控制性与修建性深度相结合

5、重要人文景点

修建性深度。



报告二

探讨上位要求和现实需求的平衡——以织金洞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为例

发言人:刘宁京

绿地所副所长

一、要求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报批工作的快速推进,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编制也面临着国家审批办法新的要求、地方旅游发展的多样要求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设施建设的迫切要求。

二、策略引导

因此,本次织金洞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应落实优化已批准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实现风景名胜区发展转型;有效解决风景名胜区现实需求,合理引导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结合织金洞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禀赋、发展需求和现状特征和问题,提出“功能洽容”“风景交溶” “文化汇融” “景镇共荣”四大策略。

“功能洽容”策略——找支点、协同发展。

“风景交溶”策略——塑绿心、完善游赏。

“文化汇融”策略——展形象、带动发展。

“景镇共荣”策略——理线路,有效互动。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和风景旅游发展需求分析,在官寨以北区域通过景区游客中心和风景生态绿地的建设,实现“ 一心一核,三区联动 ”的空间结构优化目标。依托一心(风景休闲绿心)、一核(景区游客中心)和游览交通游览网络,整合联动地下天宫、一线三槽和官寨老街三大片区的系统发展,实现“赏奇—览胜—文化—休闲”丰富多样的游览体验。

三、现实思考

现阶段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编制,面对总体规划肯定有所突破,面对甲方要求肯定不会完全满足,而我们要坚持的是做一个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规划。


织金洞风景区资源价值


织金洞风景区休闲绿心规划


织金洞风景区风情小镇规划



报告三

试析风景区旅游服务区详细规划要点——以织金洞下红岩旅游服务中心详细规划为例

发言人:梁 庄

风景所副所长

风景区旅游服务区详细规划具有政策要求高、场地复杂、建设量大等特点,是风景区详细规划的重要类型之一。项目组结合织金洞风景区下红岩旅游服务区详细规划编制,对其编制要点进行思考与初步总结。

1 )合理把握上位规划:通过深化功能定位、落实保护区划、分解规模容量等工作,在详细规划中落实总体规划要求,并进行合理的优化完善。

2 )分析落实功能业态:从旅游服务、接待度假、居民社会、特色农业等方面分析研究旅游服务区功能业态,并在规划布局、土地利用、项目建设等方面予以空间落实。

3 )基于场地生成方案:根据用地条件与场地特征,合理安排旅游服务区设施、道路、景观布局,形成“一镇、一院、两村、两带”的总体布局方案。

4 )积极利用现状村落:保留改造与合理利用现状村落,建设以文化休闲功能为主的桔林村,以及以精品乡村民宿功能为主的桃源村,使村庄发展与旅游建设有机融合。

5 )强化特色景观要素:合理利用场地内独特的桔园、灌渠等景观要素,强化场地特色。

6 )方案转化管控要求:通过指标控制、风貌引导等方式,明确旅游服务区建设控制要求,为规划管理通过依据。


风情小镇鸟瞰效果图


桔园效果图


度假酒店 效果图



报告四

《九宫山风景名胜区云中湖景区详细规划》编制简介

发言人:程 鹏

城市规划师

九宫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通山县,面积 196.5 平方公里,是以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本底,以峡谷溪瀑、山地气候、自然天象、闯王文化、道教文化为突出景观特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云中湖景区为九宫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以“独特山地气候、变化的自然天象、震撼的天文景象、深厚的两教文化”为景观特征。目前主要以夏季避暑度假、冬季冰雪游赏活动为主。景区目前面临度假设施建设失控、基础设施匮乏、历史文化资源没有有效利用、缺少公共空间等问题。规划从接待设施容量分析、设施风貌整治、资源挖掘利用等方面做了尝试,提出初步构思。


九宫山云中湖景区风光


九宫山云中湖景区现状问题


九宫山云中湖景区规划解决思路



精彩点评


点评人:束晨阳

风景院总工程师

展望未来,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市场需求旺盛,详规编制应在满足风景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立足于解决景区面临的实际问题;应引入城市设计概念,重视风景设计,提升景区风貌;应把业态和场地结合,形成景区设计方案;应创新空间组织思路,运用设计思维,美化景区形象。


点评人:陈战是

风景院副院长

风景区详规类型多样,对于城郊建设型风景区详规,应重视建设管控和指引,若有突破总规的建设行为,必须组织专题论证;对于郊野游赏型风景区详规,如壶口风景区详规,应重视风景设计和游赏组织, 让景区融入自然。


点评人:刘冬梅

风景院副总工程师

相对于风景区总规编制的规范性、政策性和科学性,风景区详规类型多样,编制方法更为灵活。详规编制应针对面临的不同问题,创新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美化景区。详规一般需要做到指导建设的深度。建议详规成果可分为报批稿和研究报告两部分,报批稿采用条文形式,罗列需要住建部审批的内容;研究报告成果形式可灵活多样,如采用图文并茂形式,尽可能清晰、丰富地展示规划设计思路。



欢迎关注“中规院风景院”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等着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