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逸言
文学与软件,诗意地想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SC开源社区  ·  2024年中国开源模型:崛起与变革 ·  昨天  
OSC开源社区  ·  继V3之后,沐曦GPU再完成DeepSeek ... ·  昨天  
码农翻身  ·  漫画 | ... ·  23 小时前  
程序员小灰  ·  这款AI编程工具,将会取代Cursor! ·  昨天  
程序猿  ·  450万虚假Star曝光,最低0.7元/个?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逸言

行的上、不行的走,996大环境,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逸言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19-08-07 08:00

正文


先打个招呼,我要介绍一个老朋友,熊节。


介绍他的重要原因是,从“大学肄业”到ThoughtWorks总监咨询师,从业18年,他倡导的敏捷开发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一代程序员。


什么才是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高开发效率? 2800字,强烈安利给工作8年以下的程序员:

熊节原创


当年我们开发一款安卓APP,用测试驱动开发的方式,不需要真机、不需要模拟器,在 JVM 上直接跑,180秒跑完 2000+个测试用例,平均每0.09秒跑一个,我们下班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时隔壁的大哥们还在写Bug。


这个事情发生在2014年,也让我有了一个新思考。


第一,站在个人角度,在996大环境下,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看的人多、时间长就能发现规律,1-3年求发展,3-5年求跳槽,5年以上求破瓶颈。 我觉得核心解是开发效率。


我不知道这些场景有多少人遇到:

  • 拿到一个需求,琢磨半天想不明白如何分解,不知道怎么下手;

  • 一开始代码没测试,上线后,经常半夜被抓来处理问题,不要问我代码有没有坑,我自己也不知道;

  • 新功能要改动一块老代码,不敢轻易下手改,每做点修改都很害怕。


开发效率低,要么低在需求上,要么低在质量上。 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其实就是一句话: 为啥我的开发效率低?


我觉得原因是观念停滞,方法陈旧,但求偷懒。


现在有一个误区,各大企业面试,比如流传的阿里技术面,他就考你JVM的细节啊、高并发。 他并不是一个程序员日常开发效率的体现。


我们就会去刷题、背算法,至于这些东西一年到头用几回,无所谓。 理解需求、拆分任务、编写测试、高质量的代码实现——很少有程序员意识到,我每天的工作是什么,我的基本功如何。


如果一个人意识到了并且开始刻意训练,他就会在这个团队中鹤立鸡群。


这会带来什么效应? 别人会看到这个人价值很大。 我2013年在ThoughtWorks带的员工,在我这干了1年,去教合作公司号称有多少年经验的程序员怎么做软件,这些老程序员还很服他。



我们之前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明明知道有用,但是我们就是很少人会写单元测试?


除了工作环境,我觉得很大原因是现在至少80%的程序员都在凭本能开发。


基本功不扎实+不写单元测试,两个加起来就是天坑。 以为不写测试做得快,最后会陷入效率低的死循环:

  • 对需求把握不准,写完PM不认;

  • 代码有没有坑不知道,3个月前写的代码一碰就虚;

  • 添加新功能就破坏旧功能,测出一堆bug加班修,bug越修越多;

  • 以上循环,就会陷进无限返工、低效率的焦油坑。


2001年我们敏捷开发圈里一个朋友,用测试驱动开发的方法,大家一个礼拜的活他半天就做完,剩下四天半他就在那上网炒股,后来炒股还赚了不少钱。


很多人说没时间搞测试,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写测试的本质就是在描述,清晰框定需求,本来就该做的事之前不做,用手快来掩盖方法慢。


更大的问题是,像腾讯、阿里、头条、美团、百度,越是大厂越要测试先行,你在小厂不写测试、工作方式不对,就越难跳到一线大厂。


之前还能吃大锅饭,今年5月甲骨文裁员开始,腾讯、阿里、百度、京东、今日头条、美团,很多一线大厂都在紧急做敏捷转型,能力行的上,不行的走,试图通过轻量级的开发和适应性的计划方法来应对市场变化。



我是熊节,前ThoughtWorks总监咨询师,拥有十八年从业经验,我曾为多个大型企业架构开发软件系统,带队领导了华为、中兴的敏捷开发转型。


我10年前曾翻译过《重构》、《最后期限》、《软件工艺》,希望能把敏捷开发引进中国。



我是如何在工作中实践敏捷开发的?


测试驱动开发(TDD)是敏捷开发的核心实践,就像钥匙——拧动TDD,就拧开了敏捷开发的大门。


TDD就像脚手架,为代码提供保护网,他的核心在于严格规定开发节奏,一次把需求理清,一次做对、消除返工,不用调试就能获得反馈。


里边有三个关键:

第一步任务分解: 测试先行,分离关注点,并用单元测试表达;

第二步单元测试: 遵循 Given-When-Then 三段式,符合极限编程原则;

第三步小步快走: 此处的坑在于很多人容易一下写多,破坏TDD节奏。



唯一的不爽,这是一个找虐的过程,他迫使你稳定小步前进,所以每一步都必须先想好要达到什么效果,每一步都有充分的测试覆盖。


但一旦会用,节省出的时间会远大于编写测试代码而产生的工作量总和。


掌握测试驱动开发,解决三个老大难问题:

第一,准确把握需求,开发出来的功能一定是客户想要的;

第二,保障软件质量,开发出来的代码一定是有自动化测试覆盖的。

第三,通过反复训练提高开发速度与代码准确率。


6月份我和极客学院合作,训练了200+位开发者,帮他们掌握TDD,让自己受益。


他受益的形式可能是别人5天的活,他两天干完,就算公司强制996,他也可以用剩下3天学点新东西,为有一天到大厂、为晋升做准备。


第二期《敏捷开发实战营》将在8月8号上线,我会亲自带队,训练出一支能熟练应用TDD的敏捷开发团队,改进工作方式,提高编程基本功。


我想做的事情就是,第一,通过大量反复的线上训练,能让大家看到我们基本功有很大差距。


第二,我会让你们反复、大量训练,练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并且快速得到反馈,直至能应用到工作。


熊节的敏捷开发实战营



实战营会先让一部分人掌握测试驱动开发的方法,练好基本功、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开发效率,成为敏捷开发的第一批受益者。


实战营适用人群:

具备初级开发基础,无论从事前端还是后端均可,没有语言限制;

工作1-3年,想获得更高效的编程心法,脱颖而出的新人;

工作3-5年,想突破技术瓶颈,跳槽一线大厂的进阶程序员;

技术leader,想整体提高团队效率,完成质的飞跃。


完成实战你将能:

掌握测试驱动开发的基本节奏;

用测试用例描述沟通需求;

编写失败的测试,驱动产品代码;

精准框定需求范围,实践重构。


8月8日开始,一共3个线上项目,包含12个任务,预计学习时长21天,1年内可以反复观看。


学员绑定极客学院实战营系统,内容以图文、视频、任务形式呈现,我作为导师,全程在微信群里答疑指导,监督大家完成高强度训练。



说个细节,实战营里有一个项目叫Args,完成这个项目要多久? 一般程序员需要4小时,我们做的最快的同学是27分钟。


这个同学做完以后觉得很了不起,就拿着项目找了公司资深开发,对方一看,说,我估计这个怎么也得2个星期,这个同学当时就震惊了,然后对方又补了一句,澄清需求大概就要1、2天。



第一期学员的训练心得


“最大的收获是学习了TDD编程思维,先确立目标再行动,一步步快速迭代,确保质量,还了解到了codingdojo这种编程方式,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不断提高效率(◔◡◔)”

——小白


“FizzBuzz练了大概15遍左右,最后控制在10min内,重新拆解细分后,敲代码时确实更清晰,体会: 子任务的拆解很有用,第一次比较粗粒度,第二次梳理了类关系,还要继续练。

——Paige


“终于做完最后一题,总结一下收获:

1.编码节奏和思路更清晰了,原来想很久才敢动手,现在5分钟提交一次,有单元测试保证,根本不担心出错。

2.对任务的拆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很难出现那种动不动几十行并且逻辑很复杂的代码。

3.有了单元测试保证,下一步追求更简洁,可读性更高的代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