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最敢说
真话
的经济
原创
干货
伪砖家简介
某基金合伙人,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宏观对冲市场数年。
如今专家甚多,高谈阔论,自觉不如遂取“伪砖”名号,经济本该理性,奈何阴谋论四起,骂娘声不绝,甚觉无聊说点实话以道“中国经济真相”。伪砖家胡乱之言,以贻志同道合者。
这个时代,勤能致富成为伪命题。
都市中穷忙族一抓一大把,
但思维不对就注定与财富无缘。
要逆袭,要赚大钱,
必须跟紧时代,紧跟钱流。
疯狂的地方才有泡沫,
泡沫的地方才有大钱。
过去的三十余年,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
持续30年,GDP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近8%以上,经济总量暴增149倍
,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社会财富巨额增加,由此创造了大量的致富机会,
无数个体因此分得一杯羹,从而实现个人财富的丰盈,从屌丝跻身富人行列
,社会底层借此实现华丽转身。
就像1999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由此带来了近十年的外贸黄金期直至2008年结束,并成就了东莞这样的世界工厂城市。
不管是东南沿海的出口加工型企业还是三俩人组合的外贸皮包公司,都赚的盆满钵满
,工厂的普通工人、贸易公司的报关员等都能挣得一份不错的工资。
那是全国上下、社会各个阶层均获益的黄金年代,各阶层都在向上流动
:差的变好,好的变得更好。这一切的根本都是因为有增量财富的产生,而短缺经济则提供了大量机会,谁辛勤劳作创造了增量,谁就能获得物质回报。
只要选对一个好的行业,进入一个好的公司,遇见一个好的老板,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就能加薪升职;即使没有进入职场,
哪怕随便开个餐馆、办个小型加工厂的项目出来创业,也有极高的成功概率
,因为市场短缺啊,没有销售不出去的商品,基本卖啥都能赚钱。
但是当经济下行,
年增量财富变得越来越小的时候,也就是阶层固化的时候
,就像欧美国家年GDP增长低于2%甚至零增长,没有增量财富来分配,一个人的财富要想增加就必然带来另一个人财富的减少。
时光流转到2015年,GDP增速为6.9%,20余年来首次跌破7%。
经济增长被政府定调为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时期不会短,经济增长还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
它实际上意味着今后中国年增量的财富会变少,也就是新的可分配的财富在变少。
在没有新的技术革命或发明创造出现前,无法产生新的需求,也就无法制造新的生产,同样就无法增加新的财富,这就是目前的状况:
各行各业都饱和,产能过剩需求不足,产品服务同质只能价格竞争削薄利润,干什么都不赚钱。
在没有新增财富可分配的时候,只能做存量财富的转移——某些人的致富就是另一些人的亏损,在这一两年表现的尤为显著:
2015年股灾,亏损累累套在山顶的接盘侠,其对立面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券商、巨额的印花税收入及大赚逃顶的投资人
;这波疯狂的一二线城市楼市,吸干三代人积蓄砸锅卖铁背负巨额债务的房奴,其对立面是实现财务自由乐开花的房产投资人……
不仅如此,当经济下行,政府还要想办法出台政策刺激经济,而这却导致了资产泡沫,加剧了财富聚集两极分化。
每一次的信贷扩张,都是一次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过程,拥有资产就拥有了吸附财富、分配财富的媒介
。财富从普通人手中向拥有资产的人手中转移,货币刺激政策的信贷扩张是贫富分化的重要推手。
整个市场上投机氛围浓厚,热钱汹涌,投机疯狂的地方泡沫生长。
在这个时代,赚大钱的人往往不辛苦,辛苦的往往赚不了大钱。
在伪砖家看来,
钱分为辛苦钱和泡沫钱,辛苦钱赚的是社会的平均利润,泡沫钱才是大钱。
如果一个股票不泡沫化,那最多就是赚分红的钱,那是稳定利润,而只有被资本看上了,让他的股价远远超过他实际有的价值的时候,你才能赚到所谓股权的差价,然后才会有所谓的大钱的机会。
其实本质来看,一只股票十块钱和一百块钱,上市公司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至少肯定不会有十倍的差价,变化的只是投资他的人的预期而已。所以,
只有泡沫来了,才能让价格产生巨变,你才能有机会转到其中的高额背离带来的泡沫钱,这个才是大钱。
房地产其实也一样,一套房子十年前卖2000元/平和现在卖20000元/平,本身都是居住功能,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是带来的价格变化却是十倍甚至更高,那说明什么呢?说明只有价格和价值背离了,你才能赚到大钱。
任何一种物品,只要被赋予过多的价值,并引起疯抢就具有投机产生泡沫的可能
,字画、古玩、艺术品、黄金、大宗商品、期货……还有我们平常接触最多最易参与的房子、股票、债券等等。
这些资产或投资工具本身没有多少价值,
它们更多的是一种财富分配和转移的介质
,你想参与其中必须结合自己的经济/知识/精力等情况了解它们的特质,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