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更鸟在屋顶
知止而后定,let's ZigHoldin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FC农产品研究  ·  【豆系观察】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带给我们什 ... ·  12 小时前  
微观三农  ·  全文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  14 小时前  
微观三农  ·  春耕 · ... ·  昨天  
四川新闻广播  ·  蜀乡各地春耕备耕忙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更鸟在屋顶

一起打造 Obsidian 笔记管理体系——标签:打扫战场的犄角旮旯

知更鸟在屋顶  · 公众号  ·  · 2024-01-17 22:34

正文

标签被文件名、目录和双链挤出了主战场,但它不辞辛苦打扫着战场上的犄角旮旯,聚沙成塔,积少成多……


在 Obsidian 中,标签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得很严重。

在反应笔记主题方面,文件名、目录提取了关键字;在人名、地点等标注上,我也使用双链取代标签;在反映笔记状态或某一属性上,我也用元数据代替了标签。

标签在笔记管事中的使用率实在低得可怜,日常的使用率 5% 都不到。观看我的标签结构,没有几个对我是有用的,大部分的标签都是早期笔记中写上的。

flomo 提倡使用标签,但那是取消了文件名和目录后的结果。也许少即更多。减少用户在文件名、目录、双链、元数据和标签间的纠结,可以让用户更专注于笔记。

我不喜欢这个剥夺。一方面 flomo 没有像我展示独特的使用场景,让我对其标签的使用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另一方面,自由度能衍生出很多创新的结果。比如有人在 obsidian 中只用文件名实现笔记管理,很让人惊讶不是吗?比如我在不同面板中同时展示不同目录和标签下的笔记,进行跨越式思考,这也是一种自由后的产物。

我重新思考标签的功能是在使用 Zotero 之后,由于不能重命名文献,单纯使用目录和原本的文献名很难定位到想用的文献。于是大量使用标签,将文件名拆回关键字、将状态属性拆成细粒度,一股脑放到标签中。

为什么我对 flomo 的标签多有挑剔,又十分包容 Zotero?

因为我在 Zotero 的找到了标签的理想态,而这也是被笔记标签使用者极力想要避免的:贴上尽可能多的标签,那些放在文件名冗余,新建目录杂乱的关键字,就贴上一个标签。

除了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关键字打上标签,我还发现标签绕过了与竞品们争夺单篇笔记的高地,在笔记中,在列表、任务和段落中勤勤肯肯,它清扫了文件夹和目录不屑的犄角旮旯。

目前,我在 Obsidian 中使用两个插件。

自带的标签插件,提供标签的层级导航、重命名、搜索功能。社区的 Tag Folder 可以像目录一样浏览层级标签及其中的笔记。

每天一个知识点,让我们开始为期一周的笔记管理之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