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王恒教授,孩子现在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7月11日,9岁的然然(化名)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接受腺样体术后复查。妈妈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趁暑假把腺样体手术做了,困扰孩子2年多的张口呼吸及睡眠打鼾终于得以解决。
从2年前起,然然在睡眠中便出现张口呼吸的现象,且逐渐加重,同时伴随有打呼噜、鼻塞、流清涕等症状,这些不适日益明显。得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多个科室都聘请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专家,然然的妈妈成功预约了王恒教授的专家门诊。王教授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主任医师。
经过详尽问诊和专科检查,然然被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并伴随腺样体肥大。鉴于此,王教授强烈建议然然尽早安排腺样体手术。这一手术不仅有助于降低鼻炎、扁桃体炎、分泌性中耳炎等耳鼻咽喉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还能显著缓解呼吸道阻塞,从而改善孩子的睡眠质量。
6月6日,王教授带领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为然然进行了腺样体手术,采用低温等离子微创技术,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几乎没有出血。6月8日,然然顺利出院。
手术中。通讯员林国山 摄
术后一个月后,经复查,然然睡觉安稳了,呼吸顺畅了,呼噜声也没了,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也得到明显缓解。
王教授介绍,
腺样体是位于人体鼻咽顶壁与后壁交会处的淋巴组织。当病原微生物侵袭呼吸道时,腺样体可能会因此肿大,一旦病原微生物被免疫系统成功抵御,腺样体便能恢复其正常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儿童免疫力较弱,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腺样体发生病理性肥大,并常引发耳鼻咽喉及呼吸道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导致上气道狭窄,是儿童鼾症的主要原因。
王教授强调,鼾症伴随的长期低氧状态可能对孩子的大脑发育造成显著影响,引发诸如困倦、注意力涣散及学习成绩下滑等问题。此外,鼾症所引发的睡眠不足问题,不仅直接阻碍孩子的生长发育,更因生长激素分泌的减少,可能导致孩子体格矮小。长期腺样体肥大的儿童还可能出现一种特定的面部特征,即腺样体面容,其表现包括牙齿前突、嘴唇增厚上翘、眼距增宽等。
等腺样体自然萎缩还是积极尽早治疗?
不少家长摇摆不定。虽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腺样体可能会自然萎缩。但对于肥大的伴有慢性炎症的病理性腺样体肥大而言,不会发生萎缩,等到几年后,将给孩子带来不可逆的损害。而且7~9岁处于孩子换牙期,就算腺样体萎缩,也会影响孩子容貌。王教授建议,如果有手术指征,建议家长尽早让孩子接受腺样体手术,最佳年龄为3~7岁。
王教授提醒,日常,家长可以通过留心观察孩子的睡眠状态,初步判断有无存在腺样体肥大——
比如,孩子长期鼻塞,张嘴呼吸,在没有感冒的情况下睡觉打鼾,睡觉时出现呼吸停顿甚至憋醒等症状时
,都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