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湘怀看非银
”可以订阅哦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非银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周上证综指上涨2.6%,深证成指上涨4.1%,非银行金融指数上涨4.1%。
其中保险指数上涨2.6%,券商指数上涨5.9%,多元金融指数上涨2.1%。
年初至今,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1%,深证成指累计上涨4.1%,非银行金融指数累计上涨0.9%。
本周板块涨幅排名前十个股:九鼎投资(
46%
)、国投资本(
17%
)、鲁信创投(
13%
)、方正证券(
10%
)、国盛金控(
9%
)、中国银河(
9%
)、中信证券(
9%
)、中信建投(
8%
)、光大证券(
8%
)、中国太保(
8%
)
。
保险:推荐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
券商:推荐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关注中金公司;
多元金融:关注江苏租赁,中航资本,建议关注宇信科技。
本周日均股基交易额为6904亿元,环比上涨21%,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10.9%,环比上周上升0.5ppts。
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中的引入公募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掀开序幕
。1月3日,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征求意见稿)》,按照“服务改革、稳妥起步、防范风险”的总体原则,对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挂牌股票的基金管理人要求、基金类型、投资范围、流动性管理、公允估值、信息披露、风险揭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管控、存量基金监管安排等方面作出了规范。我们认为,10月份证监会宣布正式启动新三板市场改革,11月起多次表态要为新三板引长期资金入市,此次改革在意料之中。我们长期看好公募资金入市对新三板的战略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券商三板业务再激活。根据Wind统计,新三板目前成交额每月平均在80亿左右,远低于A股日均成交额(5141亿元),此前新三板降低合格投资者门槛,本周中国结算明确可线上开通权限,预计未来精选层出炉后成交额有望提升,线上交易有望提高券商App活跃度,增强用户粘性,与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变革产生协同效应。
健康养老保险市场空间巨大,百万医疗短期有望快速成长
。
由银保监会牵头制定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已于2019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与“养老”,将成为商业保险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发展的着力点,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在养老险方面,力争到2025年,为参保人积累6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我们认为:1)我国健康险截止2019年11月保费收入为6565亿,同比增长近30%,但仍供给不足需求广阔,健康险产品仍然较为单一,与国外相比仍处于初期阶段,有待拓展,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重疾险、长期护理险;2)目前增速较快的主要是以百万医疗为代表的产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尤其是与互联网渠道合作的产品销量增速较快,利润空间广阔,但未来竞争加剧费率有下降趋势,同时随着老龄化加剧赔付率预计会小幅上升。3)寿险公司的长期健康险业务与国外保险公司差距明显,在利率下滑周期下,发展长期个险期缴业务需要结合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久期匹配,相比短期健康险短期爆发可能性较低;4)看好健康医疗养老的长周期投资,短期看好产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并将成为未来中小产险公司的增长动力。
保险
本周保险板块指数上涨2.6%,其中中国人寿(+3.5%)/中国人保(+4.4%)/中国平安(+1.8%)/新华保险(+7.0%)/中国人保(+4.4%)。
健康养老保险市场空间巨大,百万医疗短期有望快速成长
。
由银保监会牵头制定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已于2019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与“养老”,将成为商业保险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发展的着力点,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在养老险方面,力争到2025年,为参保人积累6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我们认为:1)我国健康险截止2019年11月保费收入为6565亿,同比增长近30%,但仍供给不足需求广阔,健康险产品仍然较为单一,与国外相比仍处于初期阶段,有待拓展,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重疾险、长期护理险;2)目前增速较快的主要是以百万医疗为代表的产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尤其是与互联网渠道合作的产品销量增速较快,利润空间广阔,但未来竞争加剧费率有下降趋势,同时随着老龄化加剧赔付率预计会小幅上升。3)寿险公司的长期健康险业务与国外保险公司差距明显,在利率下滑周期下,发展长期个险期缴业务需要结合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久期匹配,相比短期健康险短期爆发可能性较低;4)看好健康医疗养老的长周期投资,短期看好产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并将成为未来中小产险公司的增长动力。
券商
本周券商板块指数上涨5.9%,板块涨幅前三的个股为国投资本(+17%)、方正证券(+10%)、国盛金控(+9%)。
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中的引入公募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掀开序幕
。1月3日,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征求意见稿)》,按照“服务改革、稳妥起步、防范风险”的总体原则,对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挂牌股票的基金管理人要求、基金类型、投资范围、流动性管理、公允估值、信息披露、风险揭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管控、存量基金监管安排等方面作出了规范。我们认为,10月份证监会宣布正式启动新三板市场改革,11月起多次表态要为新三板引长期资金入市,此次改革在意料之中。我们长期看好公募资金入市对新三板的战略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券商三板业务再激活。根据Wind统计,新三板目前成交额每月平均在80亿左右,远低于A股日均成交额(5141亿元),此前新三板降低合格投资者门槛,本周中国结算明确可线上开通权限,预计未来精选层出炉后成交额有望提升,线上交易有望提高券商App活跃度,增强用户粘性,与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变革产生协同效应。
多元金融
本周多元金融板块指数上涨2.1%,板块涨幅前三的个股为:九鼎投资(+46%)、鲁信创投(+10%)、易见股份(+7%)。建议关注具有清晰盈利模式的金融科技公司。
严监管下租赁行业面临出清,产融结合转型加速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关于经营异常融资租赁公司(第二批)相关情况公告”。这是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继11月下旬公告第一批相关企业名单的后,再次公告经营异常融资租赁公司名单。两批经营名单加起来,上海市经营异常融资租赁公司已达554家。我们认为融资租赁行业未来发展的监管导向是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租赁的本源就是支持实体经济,监管层面不再允许通道“空转”,当下防风险、化风险成为行业必备功课。融资租赁行业只有深度参与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推动自身转型升级。从现状来看,我国租赁公司经营性租赁业务所占比重还较低,大力发展经营性租赁是未来我国租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预计租赁资产专业化经营的模式将在未来产业综合服务中发挥更大价值。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兴起,新技术的应用,经营性租赁业务有可能迎来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契机,参与到产业链的优化过程中,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扮演更大角色。
本周,北向资金累计流入177.74亿,年初至今(截至1月3日)累计流入135.08亿。本周,南向资金累计流入港币83.44亿,年初至今(截至1月3日)累计流入53.80亿。
沪港深通资金非银持股变化情况请参见表
1
、表
2
本周日均股基交易额为6904亿元,环比下跌21%
。
截至2020年1月2日,融资融券余额10250亿元,环比上涨1.0%,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10%。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10.9%,环比上周上涨0.5ppts。截至2020年1月2日股票质押参考市值为45817亿元,质押市值占比6.85%,环比下降0.22ppts。
本周券商承销IPO 2单,涉及金额18亿;增发6单,涉及金额232亿;债券85单,涉及金额249亿。
截至本周,市场续存期集合理财产品合计共4821个,资产净值16065亿元。其中广发资管以1324亿元资产净值居集合理财类行业规模第一。截至1月3日,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3.20%,比上周上涨2.4ppts
本周信托市场周平均发行规模为
本周信托市场周平均发行规模为16673万元,平均预计收益率为7.25%。截至2020年1月3日,信托市场存续规模达到34181亿元,较上周下跌0.25%。
◆
证监会已给6家券商开罚单事出合规部门“不合规”。
1月3日晚,证监会官网新发布2张罚单,东方证券和广发证券因合规问题集中领罚。事实上,这也是近期证监会因券商合规问题,连续开出的六张罚单。
◆
京沪高铁募资306亿发行费用4033万三大券商赚1736万。
京沪高铁本次公开发行股票62.86亿股,约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2.80%,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不设老股转让。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联席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
◆
保证金产品业务指引将出多数券商观望待变。
上证报近日获悉,有关券商(现金管理类)保证金产品的业务指引或将于近期出台。据了解,监管层目前就此已形成了初步方案。作为大集合改造的一部分,指引将对保证金产品的存续产生何种影响?有券商人士向上证报表示,其与监管沟通后形成的预期是:“产品按照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或将不能提取业绩报酬,转而以收取增值服务费的形式获得收入。”
◆
2019年券商集合理财收益率:FOF型产品以14.72%领跑。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19年全年,有数据可查的4687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5.59%。其中,FOF型产品以14.72%的平均收益率在所有大类产品中领跑,而在另一方面,债券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仅有3.51%,在所有券商集合理财大类产品中垫底。
◆
相互宝:2019全年实际分摊金额29元远低于预估最高线。
12月30日消息,针对外界关注的分摊金问题,支付宝上的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今天回应表示,相互宝2019全年的实际分摊金额为29元,远低于预估的188元的最高线。2020年,相互宝分摊金额依旧不会超过188元。
◆
车险整改进行时:银保监会约谈人保财险等十家险企。
12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银保监会于近日召集十大财险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其中,包括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国寿财险、大地保险、中华联合财险、阳光财险、太平财险、天安财险、华安财险。
◆
信托转型面向十万亿家族财富市场。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目前,信托行业的家族财富管理业务仍以单一的产品销售为导向,尚未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从内容到工具为客户提供系统的专业化服务和全面的资产配置。
◆
化解互金存量风险、做好金融科技监管试点……央行为2020年工作划定七大重点。
“做好2020年金融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2020年金融工作如何做?1月2日-3日召开的2020年央行工作会议划定了七大重点。关于2020年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重点;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基本化解互联网金融存量风险;推动出台实施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做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等发展要点备受市场关注
公司公告
(1)
华
泰证券(601688):公司于2019年7月5日披露了《关于江苏省国
信集团有限公司增
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结果及下一阶段增持计划的公告》。2019年7月5日至2020年1月3日,国信集团通过港股通的方式增持公司H股股份26,873,4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
的0.2961%,已达到本次增持计划的下限,未超过本次增持计划的上限;累计增持金额人民币304,689,736.57元(不含手续费)。增持后,国信集团持有公司股份1,329,224,036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4.6444%
(2)华西证券(002926):公司于2019年8月29日披露了《关于蜀电投资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本公司股东蜀电投资自该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47,604,799股。
(3)国海证券(000750):公司配股发行。本次配股以 2020 年1月3日国海证券总股本4,215,541,972股为基数,每10股配3股,可配售股份总额为1,264,662,591股。
(4)浙商证券(601878):自2019年9月19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公司A股可转债累计有人民币163,000元转换为公司A股股份,累计转股数量为13,074股,占可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004%。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转股的可转债金额为人民币3,499,837,000元,占可转债发行总量的99.9953%。
(5)中国平安(601318):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A 股股份57,594,607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31506%,已支付的资金总额合计人民币5,000,000,171.09元,最低成交价格为人民币79.85元/股,最高成交价格为人民币91.43元/股。
(6)九鼎投资(600053):公司股票交易于2019年12月30日、12月31日及2020年1月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形。
(7)经纬纺机(000666):为满足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华明经营需求,公司拟为香港华明申请的外币贷款进行担保,向东亚银行质押不超过1.6亿元人民币的保证金或定期存单,期限不超过1年。
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市场大幅波动、政策变化风险。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非银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非银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非银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