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厦门日报
元宵节
猜灯谜这一传统民俗活动的热度渐增
不少市民跟随时代的脚步
将AI(人工智能)当作解谜利器
不过
它们的表现似乎不尽如人意
有时
AI能给出准确谜底
但有时
“思考”许久后
答案连谜面都对不
上……
用AI猜灯谜靠不靠谱?
记者测试了多个AI工具在灯谜领域的表现
并请灯谜专家进行解读↓
正月初一的海峡两岸春节焰火晚会直播中,厦门市灯谜协会为观众出了四则灯谜。市民小波借助不同AI软件寻求答案。不过,正当她兴致勃勃地取得答案想要“凡尔赛”一番时,却发现,AI给出的谜底和正确答案不一样。
记者以“良言同喜闻,善举皆乐见(猜一个六笔划的字)”为提示,将其分别输入DeepSeek、Kimi智能助手、文小言、豆包等4个AI软件中。它们分别给出了“言”“吉”“好”等谜底,只有两个AI猜对了(“好”是正确答案)。随后,记者变换了和AI沟通的方式,将“帮我猜灯谜”的表述改成了“猜字谜”,但谜面不变。这时,有AI给出了不同谜底。遗憾的是,答案依旧不对。
紧接着,记者还用“一同明义理,共建文明巷(猜一个三笔划的字)”“太平洋(打一地名)”等谜面测试AI,不同软件给出的答案依旧有所不同。“
难道有着‘最强大脑’之称的AI,也有失误的时候?”这样的结果,不禁引发了小波的好奇。
那么,猜灯谜的过程中,AI的“脑子”里到底在想啥?
“AI‘思考’的过程,和人类自发的逻辑推理不一样。”快商通联合创始人李稀敏博士介绍,现如今,大多数AI都是基于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运行的,它们的“思考”过程利用了在数千亿以上的文本数据中学到的统计关联和模式。也就是说,
AI接收到谜面后,是根据以往训练接触到的大量数据,计算和选择出谜底的。
对于同样的谜面,不同的表述,AI为什么会给出不同答案?对此,李稀敏解释:
AI是“敏感”的,一点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激活它不同的“思路”,从而导致答案的不同。
如“帮我猜灯谜”,可能更侧重传统灯谜的语境,而“猜字谜”,则缩小了谜题的范围,或将调动出AI学习到的其他关联信息。对于AI来说,不同指令呈现出的是不同侧重点,这样的变化,便使得它们在作答时选择不同的联想路径。
AI不仅能猜灯谜,也能出灯谜。近年来,如武汉、长沙、山东等地的元宵活动中,主办方就尝试着用AI为观众出题。
记者以“出一个灯谜,要包含厦门元素”为提示,继续测试不同AI软件。它们陆续给出灯谜——谜面:鹭岛披红妆,盛夏舞霓裳,琴声伴潮起,驻足醉南疆(打一厦门特色事物),谜底:凤凰花;谜面:厦门海边起波涛,一叶扁舟逐浪高,谜底:厦;谜面:厦门之南有断桥(打一字),谜底:厦……
从面上看,AI顺利完成了任务。但从规则上看,部分灯谜没有遵循“底面不相犯”原则,即谜面和谜底不能有任何一个字重复。厦门本地灯谜爱好者陈晓映分析,这或因AI对于灯谜规则的掌握程度不够所造成,这样的情况,大大降低谜语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灯谜要具备‘谜面要成文,底面不相犯,成谜须别解,事例符事实,谜底唯一性’这几个基本原则。”陈晓映解释道,也就是要符合谜面要让人看得懂是什么意思,谜面和谜底不能出现相同的字,不能将灯谜做成词语解释等。
“一般来说,一个谜面只能有一个谜底。若一个谜面出现多个谜底,那谜面的严谨性就有待提高,该谜面‘不成谜’。”陈晓映说。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灯谜的规则相对复杂,因此,对于AI来说,猜灯谜就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
不只是猜灯谜。近年来,也有不少人尝试用AI创作灯谜。但不论是出灯谜还是猜灯谜,都鼓励大家多动动脑筋,在元宵佳节收获有趣的体验。“灯谜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的知识大多为小学、初中水平,只要多了解规则,猜谜并非难事。”陈晓映说。
李稀敏说,若想提高AI猜灯谜的能力,可以考虑用大量灯谜、标准答案的样本,推理过程或解释等训练它,帮助其理解谜题与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另外,微调模型,设定奖励机制等,也能对AI猜灯谜提供一定助力。
灯谜爱好者老黄则分析,中文的语义极其丰富,灯谜的解法又五花八门,
再加上使用典故等,使得解谜的难度呈几何级上升。从目前来看,AI可能还不具备跟人类抗衡的能力,但从长远来说,经过大量训练的它终究会成长为猜谜高手。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
四川日报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