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荦如今在日本青二事务所担任职业声优,从事中日双语配音的工作。即使在声优文化发达的日本,职业声优依旧是门槛高、颇具挑战性的工作。
而作为目前唯一一名在日本做职业声优的中国人,
刘婧荦
成功征服了日本观众,并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她对「声音演员」的理解。
和普通影视演员不同,声优需要通过最单纯的声音表达,唤起观众心中的情感共鸣。在日本,发达的动漫文化让声优也可以成为受到属目的明星。刘婧苹第一次接触声优这个概念是通过老剧场版的《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新世纪福音战士)》。剧中的配音演员对于声音的演绎震撼了她。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日语配音,我深受感动,尤其是中间的那些叫喊声,还有声音当中各种情感细腻的表达。即使一句都听不懂,依然可以感觉到一种冲击,让我浑身发抖」。
△刘婧荦
在接触动漫的过程中,韩国声优朴璐美在日本做配音的经历也让她深受触动。在高考前夕,她就把自己的高考志愿全部填成了日语系。
2008 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之后,刘婧荦前往日本的声优学校进修,开始接触发声练习和舞台表演。在日本配音最难的是融入当地的文化语境,「如果我想做日文的配音,就需要用日语去表达日本人能接受的感情。那说明你要理解他们的思维,不光是口语和形体语言更重要的是理解台词里面表现的心」。
即使是声优工作,日本依旧保持着传统职人学艺的习惯。
前辈不会把技艺交给你,你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观察「偷师学艺」。那段时间对刘婧荦来说是很艰难的时光,用日语配音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但是连续熬夜训练,又会伤害声优赖以依仗的嗓子。
除此之外,在日本配音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演员在一起磨合配音,声音构造需要达到平衡,这也对声音环境的融入和理解提出新的要求。
在所有动漫作品中,给刘婧荦带来最大影响的是《钢之炼金术师》。影片中爱德华面对绝境时侯的坚忍从心里感染了刘婧荦,这部动漫也最终在那些艰难处境中让她坚持了对配音的热爱,她希望用同样的热情影响更多人。
「就像我当初从《钢炼》里吸收的那么大的力量,如果我也能通过声音给一些人在某些时刻他们所需要的力量,那就是我作为声优最棒的回馈。」
即使在配音行业有了近 10 年的工作经验,刘婧荦依然享受声音带给她的感动,对她来说,每一次完美配音都是心灵震撼的瞬间,而她依然渴望收集和体验这些时刻。
Q:相比于普通的演员,声优仅需要通过自己的声音来融入角色和感染观众,会不会更有难度,有什么特别的工作或者训练方法吗?
刘婧荦
:
声音方面需要传达信息和情绪。
在国内,有时候会由演员自己演再找其他人来配音,是因为声音也有它的角色性,这个跟每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关。声音演员能做的就是尽量表现这个人物在声音上的角色性,就像动画需要用线条、颜色、镜头表现一样,各种行业都有难度。
Q: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声优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刘婧荦:
每个人对优秀的概念看法都不一样。我个人希望自己能让自己配的角色在她/他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很自然、很鲜活的存在。
Q:日本长久以来有着声优文化的历史,而中国随着二次元发展,声优行业也慢慢兴起,怎么比较中日的声优文化和环境,有什么区別吗?
刘婧荦:
我个人觉得日本不光是在配音方面,在制作作品的很多细节和前期准备中也做得很足,每个环节的人都各尽其职。但国内还没有分化得特别细致,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气氛比较自由轻松,这种氛围有利于创作的部分。
△在NHK国际广播电台录制节目
Q:在日本,声优本身也是明星,会被偶像化,但是在国内,配音演员更多地只能存在于幕后,即使所配的角色深入人心,这种区别从何而来呢?
刘婧荦:
并不是所有声优都是明星,也许只是幕后配音的声优大家不知道而已。作为演员,
配的角色深得人心其实就是对自己工作最大的肯定了,偶像化属于市场的需求和结果,
现在国内也渐渐有不少偶像声优了,今后区别可能会越来越小。
Q:作为一名声音工作者的代表,对你来说,声音是表达情感最好的方式吗?
刘婧荦:
对我自己而言,我并不觉得哪种方式是最好的,也许将来人类的身体可以直接插芯片,那时候就不会有语言的隔阂,也许还会传达得更准确。
但是,是否会失去「明明想说喜欢却说了讨厌」这种微妙的情绪呢,有时想想,可能最后「不是 100%准确的传达」才让人类有互相了解、沟通的意愿,以及会由此产生各种情感和故事。
edit | 德宗浩
photo | 蒋珂
未经允许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