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书评君谈过关于“90后进入中年”的话题——《那些喊“90后步入中年危机”的人,既虚伪又让人心疼》。这一话题成为热点,乃是因为年轻的个体们心中的年龄焦虑,而对于最年长也不过27岁的90后们而言,它无疑是一个伪问题。
关于年龄,真问题或许存在于另外一个层面——最近,一本新书《下游老人》受到不少关注,而它的文案中最显眼的一句是:“月薪过万,仍有可能老无所依。”在城市里打拼、消费、焦虑,同时会在微信朋友圈里习惯性卖个萌说“我今年十八”“我还是个孩子”的年轻人们,目前还不需要直面衰老,但终将不得不面对。
房价、教育、加班……生活在当下已经让我们足够焦虑和心酸,难道这还不够?“退休”有时甚至成了一种憧憬和念想,在我们的想象中,退休后的老年生活应该是放松、安逸,多年的辛苦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基础,如果身体不错还可以环游个世界。但如果现实是,我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将沦落到社会的下层,无依无靠、生活艰辛……你还能够坦然面对吗?
为了避免如此情况,提前几十年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大概是值得的。
当我们年轻:为自由而焦虑
在社交媒体、表情包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话语:“对于8岁的我来说这一切都太沉重了”、“我让我六年级的表哥来打你”、“这就是你对宝宝说话的态度”、“敢跟12岁的我顶嘴”。在对话中自行下调年龄,这样的做法除了娱乐性之外,更让我们疑惑:对待年龄这件事情,我们敏感的是什么?
一个人什么年纪应该做什么事情,往往是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的,青少年时期专心学业,中年时期忙于事业,这才是被认可的“正事”。但每个人除了生理年龄之外还有一个心理年龄,而二者并不完全同步。假使你心理年龄低于实际年龄,很容易让人认为你极其幼稚、不成熟,并因此遭受非议。说到底,一个人年纪轻轻却成熟稳重这件事被认为更可能接近成功。
今天我们喜欢自降年龄,暴露的不仅是我们在心理年龄上并不认可自己已经“成年”,更重要的是想要逃避被规制的“什么年龄应该做什么”的条条框框。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的序言中就指出,开心、成就感、自信是来自于和那些与你年龄、经历相似的人之间展开对比获得的。如果我们拥有和他们同样多或更多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才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但是,现实未必真的就能让这种“幸运”如愿以偿。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面对“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底气是不足的。
说到底,和同龄人的对比和竞争是将自己放置在社会既定的标准和框架内,而这样的标准总是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在这样的体系中,我们极易受其左右,而迷失自我。
《身份的焦虑》
作者: [英国] 阿兰·德波顿
译者: 陈广兴 / 南治国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因此,那些自称“宝宝”的成年人听起来不那么“成熟”、“稳重”,其实只是在表达自己希望更“合乎内心”而不那么“符合年龄”的追求。
当我们老了:会如何生活?
但即便很多情况下我们抗拒的是年龄带来的标签,也仍然要面对“我们终将衰老”这一事实。
近几十年来,医疗保健的发展大大延长了人们的平均寿命。但不幸的是,并没有在相应程度上减缓衰老。也就是说,随着寿命延长到八九十岁,并不意味着我们比从前过上了更加健康的生活,反而是要经历更长时间的与疾病和衰弱相伴的生活。因此,如何度过漫长的衰老,成了比以往更加重要的问题。
当我们老了,会过上怎样的生活?按照正常的想象,我们如今努力工作、用心生活,经济上跻身或靠近所谓的“中产”,当退休那一天到来,应该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基础,可以安享多年辛劳的回报,虽然身体衰退,但毕竟放松安适。
但根据日本80后学者藤田孝典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即便年轻时属于拥有普遍水准收入的人群,年老后也依然有相当大的危险成为“下游老人”。现在过着正常生活的人,他们在迎来晚年之后,或许将无法再过上正常生活。
《下游老人》
作者:藤田孝典
译者:褚以炜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2月
所谓下游老人,是藤田孝典自创的概念,意为“生活在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线以下的高龄者以及有此危险的老年人”。藤田孝典常年工作在服务老人的社团,目睹了很多生活贫困者的惨状,他这样描述“下游老人”们的生活:
有的老人一天只吃一顿饭,在超市里只把快要过期的副食品拿到收银台前;有的老人迫于生活去做扒手,被店员和警察高声叱骂;有的老人因交不出医药费而有病不得医治,只能在家里吃点外面买得到的普通药物而备受病痛的煎熬;还有些老人临终前无人在侧,一个人静悄悄地离开人世......
很多人都会认为,“那是因为他们努力不够”,“那是因为他们规划不足”,仿佛落到这个地步都是他们自己的责任,算是自作自受。但藤田孝典近乎执拗地强调:“孕育下游老人的因素是社会”。
藤田孝典在书中总结几种会让你从“普通”沉沦到“下游”的典型模式——
模式1:因为患病或遭遇事故而支付高额的医疗费
理所当然,在老年期,人们比想象的更容易得病。人们退休后会发现自己患上了癌症等平时想不到的病症。如果负担了超出预算的高额住院费和医疗费、护理费,生活会一下子变得入不敷出。
沦为下游的老人很多本有一幅靠“养老金+工作收入”生活的规划蓝图,但这张规划蓝图只有靠健康这一前提才能成立,自己能不能健康一辈子,谁也不知道。我们必须自己认识到,这种想法只是个人的一厢情愿。即便你将生活规划得面面俱到,一旦得病就前功尽弃。
模式2:无法入住高龄者护理机构
对于家人和亲属来说,老人的护理机构即“老人院”,可以说是他们的最后防线。但是由于体制上和经济上的各种因素,即使是非常需要监护、独立生活异常困难的老人,难以入住老年公寓的情况也在增加。贫困的老人在不断增加,养护老人院作为收容机构却没有得到完善。尽管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经济充裕的人群,但现状是这些收费老人院很明显是偏向于面向富裕阶层的机构,这是相当成问题的。
“下游老人”居住的由仓库改建的免费或低租金宿舍。
模式3:子女成了“穷忙族”和啃老族
时代正朝儿女们不会因为自己是爹娘所养而理所当然地往照顾父母的方向发展。当下恐怕已经不是子女赡养父母的时代了。不仅父母没法指望子女照顾,子女本身都成为他们“下游化”的一个因素。因为子女变成“穷忙族”或“家里蹲”,不得不在子女成人以后继续照顾他们的老人正在增多。
模式4 不断增加的中老年离婚
模式5 即便患上老年痴呆症,周围也没有家人可以依赖
听到老年痴呆这个词,读者眼前大概会开始呈现出家人等监护人的负担。不用说,这负担确实不小,但在得了老年痴呆又不得不独居的情况下,人们会遭受来自完全不同层面的威胁,那就是诈骗等不法行为。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从年龄阶段来看,74 岁及以下低于10%,超过85 岁则会高于40%。若出现“痴呆症+独居生活”、“痴呆症+不良商人”这样的搭配的话,不论怎么采取措施,意外都无法避免。
我们能怎么办?
韩国伦理片《银娇》里年届70岁的诗人说过一句话:“你们的‘年轻’不是通过努力得到的奖赏,同样,我的‘年老’也不是我做错了事得到的惩罚。”年龄增长这件事情只是岁月无情,无关个人。就算我们如何恐惧年龄增长,这件事情并不会就此停止。
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其是都是在抵抗衰老。——如何吃饭、如何运动、如何健康饮食,这些日常之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常青在《如何老去》一书中说起:“膜拜健美、有肌的身体理想,向往年轻外形和活力形象,同时,也激起一股对身体的焦虑。对一条通往健康和长寿的假想之路的追寻,渐渐造就了一批‘焦虑派养生分子’。”
《如何老去:长寿的想象、隐情及智慧》
作者:常青
版本:山西人民出版社·汉唐阳光 2017年1月
当然,也会用另一种方式,比如精神上的平和,来促使自己做好准备。常青在书中说,他记得一位台湾女作家曾经写过这样一段:有一天傍晚,她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一群刚放学的少男少女,十几岁的身体,打打闹闹,欢声笑语,洋溢着生机。四五十岁的她一旁安静地走着,看了并无羡慕,倒是心里暗暗庆幸,自己终于轻松了,再不用经历那种被青春期荷尔蒙驱使时的混乱、混沌的生机。
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从心态上、身体上延迟衰老、接受衰老,但除此之外,要怎样才能够让我们免于成为“下游老人”?
从我们个人的层面,或许应该更加考虑周全、未雨绸缪。但同时,也毕竟要寄望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所以,很可能还年轻的你,思考过“如何老去”这个问题吗?你觉得当自己老了,会过上怎样的生活?你愿意在年轻时就为了老年做准备吗?——不如在下方留言区,和书评君一起聊聊吧。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自《下游老人》《如何老去》,由出版方授权提供。撰写与整合:蛀牙、小盐; 编辑:小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生死 | 刷热点 | 安·兰德 | “爱国主义” | 共享单车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美国大选 | 见信如晤 | 中年人丑态 | 人生无意义 | 小津安二郎 | 作家的脸 | 博物君 | 朋友圈 |《西部世界》| 黄永玉 | 高房价 | 钱理群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荒木经惟 | 沈石溪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奥兹 | 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民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