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恶魔奶爸  ·  大S的病逝,汪小菲难辞其咎!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新学期起,新疆中小学生每天要上这节课→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上榜前三!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新疆大哥骑着“白龙马”入江,刷屏全网!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感冒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人生之路》中的土特产——清涧红枣

农参  · 公众号  ·  · 2024-12-13 10:30

正文




导读

总书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

为更广泛地展现“土特产”的三个世界(历史人文世界、绿色生态世界、品质美味世界),即日起,农参原“地标日历”栏目改版升级,“土特产趣闻”系列全新开启。本栏目聚焦名著、影视等素材中提及的土特产,拆解特色农产品的前世今生,带领读者感受土特产独特的历史文化与风味魅力。
本期关注《人生之路》中的土特产——清涧红枣


《人生之路》由阎建钢执导,陈晓、李沁领衔主演,剧情内容部分取材于路遥中篇小说《人生》,有过半戏份在“路遥故里”清涧取景拍摄。自开播到收官,《人生之路》的收视率、网播热度、网友讨论度一路攀升,成为国民级热剧。

剧中随处可见的红枣树、刘巧珍给高加林的一筐枣花馍,把清涧“吉祥三宝”之一——清涧红枣推介给广大观众,彰显“中国红枣之乡”的魅力。

清涧是闻名遐迩的特色产业之乡,有3000多年的枣树栽培史,所产红枣皮薄肉厚、核小味美,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全县红枣林面积达 60000公顷。1995 年,被全国首批百家特产之乡命名组委会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红枣之乡"。200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清涧山地苹果色泽鲜艳、个大肉细,数次夺得中国·陕西国际苹果博览会大奖,2016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清涧县是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干旱气候,年均气温10℃,年降雨450mm,无霜期200天,土壤和气候形成了红枣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世界红枣原产中心的一部分。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红枣产业进入发展“瓶颈”。“如何让红枣产业再次焕发生机,成为群众致富的好产业”成为了清涧的努力方向。

清涧县按照“提升一批、调整一批、改造一批”思路,加快推动红枣产业转型升级,推广红枣低产园改造和精品园打造,巩固红枣主导产业的地位。在解家沟、老舍古和下廿里铺等乡镇建设红枣种植资源库1680亩,采取传统作业方式精细化打造精品枣园5000亩。

在企业实践方面,清涧北国枣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陕煤集团为助力榆林地区脱贫攻坚,在清涧县投资的以红枣为主的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自企业成立以来,年消耗红枣量达到了2万吨,产值约为3亿元,解决当地300多人就业,带动清涧枣农增收7000万元左右。

注册了‘陕北滋味’‘药典大枣’‘枣纤’等12个品牌,推出了红枣干制品、饮品、粉条、粉丝等十大系列50多个产品,实现红枣产业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有效转变。通过精深加工,清涧红枣的价值实现了翻番。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将成为县域发展主引擎

铁丁:“农业产业文旅”是“文旅产业”和“农业生产”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染色剂”“打40多遍药”“转基因”.......看清阳光玫瑰变“毒药”的真相
“头雁故事”集锦:每一个品牌都能引领乡村的巨变
“头雁故事”集锦(二):梦想的种子开出了品牌的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