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合
智合,一个有温度的法律新媒体。以敏锐慧眼洞察行业起落,以法律视角解读社会热点。行业研究,律界波澜,热点时评,实务技能,我们只传播有价值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卤猫  ·  夜晚跳舞的水仙个展见面会 ·  7 小时前  
扬州晚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 天前  
扬州晚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 天前  
德州日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 天前  
德州日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王楚钦,首夺亚洲杯!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王楚钦,首夺亚洲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合

挂靠关系下,这样追偿诉讼,损失都能要回来!

智合  · 公众号  ·  · 2024-04-07 19:51

正文

在建设工程领域中,与挂靠有关的民事案件纠纷最为高发,据统计,在对“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内部承包情形下合同主体认定”的诉讼案件中, 59%的建设工程纠纷案件 是由 挂靠行为引起的。


尽管挂靠行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文禁止,但出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挂靠现象仍普遍存在。


在挂靠关系中,被挂靠人与挂靠人以及对外与第三人发生经营行为的情况较为复杂, 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对外如何承担责任?被挂靠人承担责任后,能否向挂靠人追偿?与之相对的,当被挂靠人基于其对外公示的建设施工合同承包人主体地位,实施了损害挂靠人(如实际施工人)的利益行为,挂靠人又该如何向被挂靠人提起追偿诉讼?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备受关注。


显然, 掌握建设工程挂靠情形下 追偿权诉讼的规则 ,学会 运用不同的策略 进行追偿 是每个建工律师的必备技能。


4月8-9日晚19:00 ,智拾网诚邀上海市建纬(郑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法律专家 李贵修 律师,就 建设工程挂靠追偿诉讼实务 进行讲解。



扫码报名,0元听课

入群领 《各地法院关于挂靠模式下

工程价款结算的46条裁判规则(2024)》


建设工程挂靠情形下,

如何有效追偿诉讼?



因建工挂靠关系引发的纠纷,一直是实务界的一大难点。


一方面,挂靠人会以被挂靠人名义,与分包商、材料商、设备供应商等第三人签订分包、合同、租赁等相关合同,而当所涉项目回款困难或挂靠人资金周转恶化时,挂靠人很有可能无力偿还第三人款项,那么第三人往往会向被挂靠人主张权利,而 挂靠人通常会以合作、投资、公司员工、内部承包等理由进行抗辩。


可另一方面,被挂靠人虽然同意挂靠人借用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供应商签订合同,但如果就此向第三方承担合同责任, 仅就被挂靠企业向挂靠人收取的管理费而言,权益实在不对等。


如何分别从挂靠人、被挂靠人的角度进行追偿诉讼,是门技术。


因为 选择的诉讼角度不同 ,不仅 认定基本法律事实,理清法律关系,如何适用法律,最终造成何种法律后果会有直接影响 ,而且对后续的司法诉讼成本和经济成本来说也会造成影响。


比如, 如何确定案由?


是挂靠经营合同纠纷,还是追偿权纠纷,亦或是不当得利纠纷? 实践中,有的法院会先从挂靠协议或内部承包协议出发,依据《建筑法》的规定,先认定挂靠协议无效,然后判决挂靠人与被挂靠人负有连带责任;但也有法院不直接认定挂靠关系无效,而是从挂靠事实出发审查案件,此时,怎样确定案由更合适?


又如, 如何证明存在挂靠关系?


挂靠关系的证明是实现追偿的重要前提之一,但由于 挂靠情形下的证据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隐蔽性, 导致证据的收集和整理具有一定难度。


基于多种原因,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在前期通常并未签订明确双方为挂靠关系的协议,此时该举证哪些文件以证明挂靠关系?


除此之外的举证责任还包括施工的范围及工程量、工程价款总额、损害赔偿金等。


如何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己有利的主张和证据,同时通过举证以抵消对方的主张同样需要律师仔细考量。


还有请求权基础的确定、管辖法院的选择,如此种种都是追偿诉讼策略的一部分。


那么, 如何选择最有利的诉讼角度?常见追偿诉讼的角度有哪些?如何把握举证责任与举证时限?


4月8-9日晚19:00 ,李贵修律师将做客智拾网直播间,带着大家 从不同角度梳理建设工程挂靠追偿诉讼要点 ,用 百科全书式 的视角俯瞰整个诉讼案件。


扫码听课



课程收获

01

掌握挂靠情形下各类追偿诉讼的角度和策略

02

掌握追偿诉讼中证据整理、举证质证的运用技巧

03

了解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诉讼策略,才对当事人最有利


课程大纲

专题一:建设工程挂靠情形下追偿诉讼的常见角度


1. 基于挂靠协议合同纠纷的追偿诉讼角度

2. 基于“代理”民事法律关系的追偿诉讼角度

3. 基于侵权责任的追偿诉讼角度

4. 各类角度的优劣分析与适用条件


专题二:如何选择有利诉讼角度的策略与技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