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住建部在发布会上宣布将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主要包括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针对条件成熟的地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前实施项目。此次政策包括五项支持措施,旨在刺激总需求并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然而,这也标志着棚改货币化再次启动,需要警惕重蹈覆辙,政策循序渐进并注重托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住建部计划通过货币化安置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
住建部在发布会上宣布了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的计划,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以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关键观点2: 全国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和危旧房数量庞大。
全国35个大中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约有170万套,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约有50万套。
关键观点3: 此次政策包括五项支持措施。
此次公布的支持政策包括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予专项借款、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给予税费优惠以及商业银行根据项目评估发放商业贷款等。
关键观点4: 货币化安置有利于民众选择合适的房子并改善居住环境。
采取货币化安置的方式更有利于民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房子,减少或不用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同时消除安全隐患。
关键观点5: 此次棚改货币化政策需要警惕重蹈覆辙。
虽然此次政策吸取了上次棚改货币化的经验教训,政策循序渐进并透露出很强的托底意味,但同时也需要警惕重蹈覆辙,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60%,即使放水,能撬动的杠杆效果也一般。
正文
10月17号的发布会上,住建部表示:将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
将通过
货币化安置
方式,新增实施
100万套
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
据有关调查,仅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170万套;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约有50万套。“此次提出的新增实施100万套,主要是条件比较成熟、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干的项目”。
这次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的方式,更有利于民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房子,减少或者不用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对城市来说,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
在当前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也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
此次公布的五项支持政策包括:一是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二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专项借款。三是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四是给予税费优惠。五是商业银行根据项目评估可以发放商业贷款。
各地可以结合城市更新,进一步谋划选择条件成熟的项目,提前实施,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
还可以在100万套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货币化安置:
直接给钱,相当于变相印钞,刺激总需求。如果按照每套100万粗略计算,100万套对应1万亿货币化安置规模,
相当于1万亿的增量刺激政策。
在当前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也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
承认了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供小于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房地产行业的基本矛盾已经从供小于求变更了供大于求。
目前商品房待售面积7亿平米,按照套100平米粗算,对应700万套。
100万套货币化安置的规模都不一定够托底,更不足以扭转供求关系。
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专项借款、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
商业银行根据项目评估可以发放商业贷
:这次与其说是棚改货币化,不如说是棚改债务化,贷款政策用足了,核心是加杠杆,但是加杠杆也要看时代
背景。
15-18年是我国大力推行棚改货币化的时期,也是房地产市场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房价暴涨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