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生
来源:鸣金网(ID:mingjin-wang)
一个华为,一个紫光。
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两面旗帜,都不能倒下!
中国最大芯片企业是哪一家?
不少人都以为是华为,实际上是被称为“中国最牛校企”—清华大学旗下的紫光集团,已连续多年占据世界第三大、中国第一大手机芯片的位子。
紫光的芯片研发实力国内鲜有对手,尤其是在存储器、处理器、射频前段、特种集成电路等高精尖领域,均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存在。
但就是这样一家总资产超过
3000
亿的中国芯片最大希望,竟然走到了破产边缘。
7
月
9
日深夜,紫光集团发布公告,徽商银行以其资不抵债为由,申请对其破产重整。
更令人唏嘘的是,紫光集团负债超过
2100
亿,已有近
70
亿的债券违约,现有货币资金都不足以清偿到期的几十亿债务。
就在今天上午,传来了更大的噩耗,紫光集团清算组即管理人再次出手,向法院申请将
6
家子公司也纳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当中,
700
多亿市值的紫光股份应声跌停。
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要政策给政策,芯片无疑是中国当下最火爆的赛道,如此大好形势之下,中国最好的两家芯片企业却过的无比艰难:华为受困于美国芯片断供,发布的旗舰手机
5G
芯片当
4G
来用,紫光却因为钱的问题命悬一线。
紫光的悲剧不是个例,一场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造芯”热潮涌动,实则不少都是排队骗国家钱的,是泡沫就该及早捅破,但真正的芯片希望,我们绝不能任其倒下。
与华为十年如一日培养芯片备胎不同,紫光集团的实力,一点都不低调。
紫光
U
盘、紫光显示器,是我们平常接触最多的紫光产品,而紫光在企业端的输出,才是其强大实力的写照。
国内芯片存储器行业龙头“长江存储”、国内最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国内唯一拥有高端芯片设计及制造全产业链的“紫光国微”,共同构建起了紫光的芯片帝国。
2017
年
10
月,紫光花费两年时间,组织上千人团队,成功完成我国首款自主可控
32
层
3D
闪存芯片
下线。两年后,又完成了
64
层
256Gb
闪存芯片正式量产,是业内同层次中密度最高的
3D
闪存芯片,正式打破了被美日韩垄断
80%
以上份额的固态硬盘和嵌入式存储市场。
2018
年推出的
“虎贲”处理器
,
2019
年搭载中兴手机在欧洲上市,并联手海信手机成功登陆南非市场。
同年发布的
虎贲
T710
芯片
,
AI
性能已经超过华为麒麟
980
,令全球业界侧目。
2019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紫光发布首款
5G
基带芯片
“
春藤
510
”,这是继华为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同时支持
NSA/SA
模式的
5G
基带芯片。
时至今日,紫光展锐芯片,是非洲手机霸主传音身后的隐形巨人;印度每
10
部手机中有
4
部采用紫光芯片;南美、东南亚多个国家中低端芯片市占率,紫光都高居前列;就连曾经不可一世的三星,部分中低端手机都采用了紫光展锐芯片。
毫不夸张的说,华为在高端、紫光在中低端手机芯片领域,都站稳了脚跟,他们共同织起一张中国芯片产业的宏伟蓝图。
但紫光还是败了,不同于华为输给了卑鄙的美国,紫光则完全败给了自己。
走过
20
多年自主研发道路后,紫光的野心开始急剧膨胀,不甘心埋头苦干,而是寄希望于资本的力量,想靠买买买坐上世界老大的位子。
从
2013
年开始,紫光先是在国内大肆并购,花费超过
51
亿美元将展讯通信、锐迪科微电子、新华三等业内举足轻重的芯片企业收入麾下,随后将目光放到了全球。
2015
年
7
月,紫光开价
230
亿美元,意图收购
全球第二大内存颗粒制造商美国镁光
,被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叫停。
同年
10
月,紫光试图以
37.7
亿美元收购
全球最大硬盘厂商西部数据
15%
股权,再通过西部数据出资
190
亿美元“曲线收购”
闪迪
,最终因外部势力强行干涉而被迫终止。
紫光还准备出资
53
亿美元收购
全球第三大存储芯片厂商韩国
SK
海力士
20%
股份,最终也没有结果。
紫光还想过并购联发科,甚至对控股台积电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还明确表态“对紫光入股持开放态度”,但至少得拿得出
300
亿美元才行,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6
年时间,紫光发起了不下
60
起收购要约,投入资金超过
1000
亿。
紫光自身的财力根本撑不起如此频繁的资本运作,只得不断的借钱、发债,再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还债,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
当徽商银行因紫光
68.83
亿的违约本息无法偿还,将其告上法庭申请破产,成了压垮紫光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
国家岂会坐视紫光集团就此陨落,如同支持华为一样,三大运营商功不可没。
中国移动
7
月的无线网主设备集采招标,华为拿到
230
亿大单,占到总招标金额的
6
成。
8
月
1
日,中国联通和电信发布的
5G
网络三期建设集采结果,在华为报价并不低的情况下,依然拿到了约
60%
的订单。
即便消费者业务收入暴跌,
1000
多亿的运营商业务,也足够支持华为活下去。
紫光同样受益于此,
8
月
5
日,中国移动
5G
模组招标结果公布,原以为华为巴龙
5G
基带芯片的缺阵,高通能够彻底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