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我是
柚子
以下这一篇
正正经经的
干货
文章
一看就知道不是我写的
但是
它真的
非常
实用
为什么你们写不出这样正经又实用的文章?
一、这份报告的数据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而我们……
你们懂的
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一正经,就没人看了。
赶紧看文章
以下干货都来自壹伴助手(id:yibanzhushou)。
对于微信大号的运营者来说,涨粉,不外乎两种方式:软的,和硬的。
软涨:
剑走偏锋,用
软文、裂变、活动策划
的手段实现涨粉;
硬涨:
资本输出,用大量资金
购买活跃粉丝
、甚至
兼并账号
;
我也曾策划过些许福利活动,不管如何费心费力,也可能最终敌不过粉丝对于活动的意兴阑珊。软的手段终究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都不可。
更硬的手段 ——
买粉丝
,
便成为追求效率的运营者的首选。
买粉丝,当然不是买僵尸粉,而是真实的用户。
怎么来?有流量的地方就有用户,有用户的地方就有涨粉门路。线上流量的渠道比如
广点通、微信广告……
但,线下的流量其实更是百花齐放,比如:
微信连WiFi,连上即推送公众号;
共享纸巾机,关注即可领取纸巾;
门店摇一摇,关注即可领取红包;
共享体重秤,关注即可测量体重。
娃娃机、儿童车、机场充电宝......
也正因为渠道如此多,使得许多运营者对这类涨粉渠道保持观望态度。
部分头部大号,甚至会专门投入预算来测试各渠道的粉丝活跃度和留存率。而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精力和财力来进行实验。
通过这些渠道增加的粉丝,留存好不好,活跃度到底是多少,还有价格贵不贵?这些问题,几乎连设备提供商都不能全面解答。
为了解答这些运营者所关心的终极问题,我们决定,做一次败家的实验——
花50000大洋,买粉丝,测数据!
01
2
2
实验如何做的?
活动开始前,团队简单规划了流程,在预算
有限
充足的情况下,开始了实验。
A、测试渠道的选取: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参考性,我们
几乎
测试了所有线下渠道,主要分两类。
非强制关注类:高铁WIFI、火车WIFI、酒店WIFI、医院WIFI、网咖WIFI、全国WIFI。(简称WIFI类)
强制关注类:免费照片打印机、免费纸巾机、免费体重秤、免费儿童摇摇车、机场候机宝、裂变涨粉。(简称共享设备类)
B、测试账号的选取:
我们新建了一个泛资讯类公众号,以提高测试数据的可参考性,所有购买的粉丝都将关注这个公众号。
① 花钱涨粉:
从不同渠道购买粉丝,并打上独立的用户标签。
② 分组测试:
所有粉丝被分为了三组,一组在关注后不做任何推送;第二组在关注后,向其推送一条活动消息,并引导互动,第三组则推送图文消息,监测图文打开率。
③ 记录数据:
在用户关注后的3天内,我们持续记录其取关、阅读、互动数据。
① 粉丝
活跃度
分析:我们整理分析了不同渠道用户,收到
活动信息后回复的比例,以及打开图文的比例,这个比例就反应了粉丝的活跃度。
② 粉丝
留存率
分析:
这里有三个留存指标。
自然留存率
,粉丝关注后,公众号不推送任何内容时的
自然留存率
。
活动留存率
,粉丝关注后,收到公众号的活动消息后的
活动留存率
。
图文留存率
,粉丝关注后,收到公众号推文后的
图文
留存率
。
为了把原始数据整理成可视化的图表,我的老大又开始脱发了
接下来就是你们最期待的部分了!
02
实验结果
03
写在最后的小结
通过线下渠道涨粉时,可以通过用户所处的环境筛选较为精准的粉丝群体。
例如
娱乐资讯类
就可投放在
酒店、火车、医院等场景
,并可以立即推送消息进行转化,在该场景下用户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进行阅读。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