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设计都应强调“以人为本”,并围绕而展开设计,一切设计都应从人的舒适性、实用性和人性化为主来进行设计。
人性化设计并不等同于个性化设计,其应该都是以人为中心和尺度,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营造舒适、高雅的生活空间、活动空间,使人们享受空间的使用趣味和快感,从而使人性得以充分的释放与满足。继而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丰富、人性更加完美,达到人物和谐。那么今天我们就以平时我们逛商场为例,来聊下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化细节。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偌大的商场里满世界的找洗手间,以及走错洗手间。
因此导视设计的合理性非常关键,如何在视觉范围内让大家清晰知道方向位置。我们通过楼层指引、顶面、墙面标识定位快速找到公共卫生间。
具体人性化考虑事项有:
商业空间往往是不同交通方式互相转换的交接点。交通转换元素通道、转角、卫生间、扶梯、电梯门口都可看成节点;不同功能区域的交接处也可看成节点。节点的数目不宜多,宜用空间中的图形加强识别性。
由于室内标识的主要功能是给人以警示指导,所以任何室内标识都应被安置于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场所,如出人口处、休憩场所、转弯处等。在对整体空间不造成的破坏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吸引路人更多的注意。
由于人的视觉心理所惯有的对新形态猎奇的本能和天性,使得有创意指示系统设计给人以新颖、独特且又耐人寻味的审美体验。但是也不能过于隐晦和含蓄,特别是一些导视作用占主体的空间,例如商场卫生间。
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性,商业用户体验性是带来客源的法宝之一。购物中心进入体验时代,人们对卫生间的使用诉求也不再仅仅停留在满足初级需求的层面,理想中新一代的卫生间应该是功能全、环境好、性能优、有秩序的人性化场所;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性别和人文关怀。
具体人性化考虑事项有:
首先需要考虑厕格配置的问题,为了缓解现实中女性如厕排长队的现象,应增加女性卫生间的厕格数量,男女卫生间厕格的比例宜为1:2-1:3;
每层均设置洗手间,服务半径在80m左右,方便使用者到达。若考虑首层商业价值,可适当扩大服务半径;
以餐饮业态为主的楼层,根据餐饮面积相应增加洗手间面积,坑位数量;
餐饮楼层设置员工洗手间,靠近后勤通道,与顾客洗手间相分离,分男女员工洗手间,坑位、便器数量不少于2个,员工洗手间兼有吸烟室功能;
以儿童业态为主楼层,洗手间内相应增加儿童用马桶间、小便器、洗手盆数量。
洗手间设置应与店铺区域以通道过渡,保证私密性,同时防止串味;
男女洗手间入口外视线不得看到任何内部设置,不可把镜子设置在任何会将厕所内部情况反射到外部公共走道区的位置;
男女洗手间入口不设门扇,设迂回式入口,防止二次污染;
儿童厕格,可以设计成半围合的活泼形式,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儿童的隐私,也便于家长的看护;
哺乳区:一般配置沙发,根据空间配置沙发大小,有拉帘分割一个或者两个哺乳区。亦可哺乳亦可休息;
卫生洁具的冲水方式不宜采用手动式,蹲便宜采用脚踏开关或自动感应冲水装置,坐便宜采用自动感应冲水装置,自动感应冲水装置可额外配有脚踏或手动冲水开关,以备感应冲水装置损坏时使用;
厕格内须布置纸巾盒与垃圾桶,纸巾盒应保持长期有纸巾,垃圾桶应易于投放、易于清洁。
母婴室洗手台上是否有婴儿洗手液、婴儿爽身粉、和卫生纸提供等。
化妆区所必备的功能为化妆镜与化妆台,在此基础上,可以增配洗手池、龙头、洗手液器、垃圾桶、纸巾盒等清洁功能。
蹲便、坐便器、洗手盆、小便斗的设计应满足国家规范中规定的最小尺寸;
给儿童使用的卫生洁具都应以儿童为尺度,满足儿童使用的方便性;
两个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650mm;
无障碍卫生间的内部空间要大于1.5m X1.5m,利于轮椅回转;
当门采用平开门时,门扇应向外开启,开启后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800mm,且在门内安装横向拉手;
通往洗手间的通道和洗手间内禁止出现台阶、斜坡,注意防滑设计;
独立无障碍卫生间必须设置紧急呼叫按钮;
厕格门上应标有示意蹲便或坐便的标识、配置显示有人或无人状态的门锁;
厕格内部须配置可挂置物品的挂钩或放置物品的置物台;
建议在一个厕格中设置壁挂式可折叠的婴儿座椅,方便带婴儿的家长如厕;
母婴室工作台配置拔奶的电源插座、暖奶器、放置随身物品的收纳架、温馨的色彩、和谐的提示语言、醒目的提示标识、绿植等;
全身镜的设置是为了顾客能清晰的观察到自己的全貌,便于整理仪容仪表。全身镜可结合卫生间的布置方式,在入口空间附近挂置。
为保持小便区的清洁,小便器旁的站立区可用略微抬高局部地面,及用不同颜色标识的设计手法来限定站立区的范围,利于地面保持洁净。同时,结合墙排水箱,小便器的上部可以设计成置物台。
文章来源:
商业设计周刊
只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