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抑郁症躯体化症状”“分离(转换)性障碍”等专业术语引发讨论。
部分媒体或个人公众号、视频号在缺乏专业依据的情况下,仅凭借有限且无法保证真实性的资料,便草率地使用“抑郁症”相关专业术语,有失严谨;网上还流传着“躯体化症状其实是一种情绪病”的声音,更是误导大众。
究竟,这是怎样的一种病?
今天,我们就从分离(转换)性障碍说起,谈一谈相关的心理或精神健康问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突然无法正常地控制身体
分离(转换)性障碍(亦名分离性障碍)也曾被称为“歇斯底里(hysteria)”。Hysteria原意为子宫,源自拉丁文hystericus和希腊语hysterikos,指无法控制的恐惧、兴奋、愤怒等情绪状态。在希腊时代,该病被认为是女性的特有精神障碍,由子宫在妇女体内游走所致。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将其与恶魔附身联系在一起,认为此类疾病与恶魔附身有关。直到18世纪初,医学家开始意识到该病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有关。19世纪后期,法国神经学家马丁·夏柯(Jean-Martin Charcot)发现该病患者很容易被催眠,他通过催眠暗示的方法能够使此类患者的症状出现或消失。夏柯的学生、法国的心理治疗家希波莱特·伯恩海姆(Hippolyte Bernheim)认为该病完全是心理因素引起的,这种看法后来成为了医学界的主流观点。
2022年5月3日,医学专家在解释大脑的工作原理及其对疼痛的影响。新华社发(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供图)
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Ⅲ》(DSMⅢ)中,废除了“歇斯底里(hysteria)”的诊断名称,并将它分解为多种独立的疾病,如转换性障碍、双重或多重人格、分离性障碍等。但这一举动受到欧洲各国与我国精神医学界的反对,未予采纳。目前,在国际疾病分类-10(ICD-10)的精神障碍分类中,将该病改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ICD-11(第十一修订版)中称分离性障碍,亦俗称为“癔症”。
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生活应激、创伤事件、内心冲突等)作用于易患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一般发病比较急,而且与个体的独特个性特点有密切关系。在分离性障碍的患者群体中,一部分人表现为分离性障碍的症状,常表现为忽然意识范围狭窄(患者对自己所注意到的事物可有相对正常的感知,以及协调连贯的复杂行为,但无法正确感知除此以外的事物)、发泄式的情感爆发、选择性遗忘以及无法识别自我身份等;而另一部分患者则将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所带来的不愉快感转化为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无法正常地控制身体,出现随意运动障碍,以及感觉功能障碍。
2
“这是不是在装病”?
如果我们对分离性障碍患者进行正规的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均不能发现器质性损害(也就是身体明显可见的实质性疾病改变);患者的表现也不符合神经系统的“运行常理”。所以,分离(转换)性障碍有时候会让人产生“这是不是在装病”的怀疑。
一位患者在医院精神卫生科候诊。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有人在网上抛出了类似疑问:就医后的短时间内就可以从无法独自行动、需要轮椅协助,到可以独自小步缓慢行走,这是医学奇迹还是对真实病情的夸大?事实上,分离性障碍这一疾病通常起病急骤,患者一旦发作并紧急就诊,在医生明确诊断并给予合理治疗措施后,多数情况下都能迅速好转。需要注意的是,分离性障碍只是一类神经症,不是精神障碍,也完全不可与抑郁症划等号。
医学界通常将分离性障碍治疗后带来的结果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原发性获益”,也就是患者生病之后心理冲突得到缓解,不再出现焦虑等症状;第二种是“继发性获益”,也就是患者患病后从外界环境中获得亲友的关心照顾,工作负担与责任得以减轻。尽管“继发性获益”可以给患者带来眼前一时的利益,但并不利于症状的消除,会致使病情持续时间长,恢复缓慢。患者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支持,在中国精神医学蓬勃发展的当下,相信通过专业的介入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上网自查”“网友诊病”都很容易造成诊断错误,平添许多麻烦。
3
“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
很多时候,出现了抑郁情绪,就会被贴上“抑郁症”的标签,那么二者之间真能划上等号吗?
山东省章丘四中的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户外活动。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什么是情绪。情绪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以及个体在面对客观事物时产生的相应的内心体验,具有情景性、暂时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我们可以理解为,情绪是我们遇到事情时的“快速反应”。个体在面对外界刺激时,内心会产生喜、怒、哀、乐等各种感受,同时产生一系列的面部表情及动作,生理状态也可以随之可发生改变。因此,抑郁情绪的出现,通常有明确的诱因,同时持续时间较短,可以及时调整过来。可以说,抑郁情绪十分常见,在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出现过抑郁情绪。
抑郁症则是一种疾病,是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在历史中,它一度被称为忧郁症(melancholia),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确定“抑郁症”这一名称。目前,医学界认为抑郁症并不仅仅是情绪问题,而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生化调节假说认为,抑郁症与患者的神经递质功能和内稳态功能失衡有关,5-羟色胺能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能和多巴胺能系统在抑郁症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他如γ-氨基丁酸(GABA)、乙酰胆碱、组胺等神经递质也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等,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如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疲劳乏力,还可伴随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与抑郁情绪相比,抑郁症的“情绪低落”是持久的心境障碍,至少持续两周,且通常不随环境变化而好转。同时,抑郁发作时还可有许多心理症状,如焦虑、自罪自责、思维迟缓、认知功能下降等。
值得一提的是,躯体症状在抑郁症患者中并不少见,包括睡眠、饮食、体重和行为活动表现等方面,其中睡眠障碍体现在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饮食及体重障碍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此外还可能存在口干、腹胀、腹泻、打呃、心悸、头痛、便秘等症状。
寻求医生帮助的来访者可以自诉有抑郁情绪,但专业医生以外的人不能够轻易说他有抑郁症。抑郁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评估。精神专科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史、病程特点、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价,在诊断时还会特别注意与由躯体疾病所引发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以及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严格鉴别,以确保最终诊断的准确性。
4
警惕对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污名化
近年来,随着精神健康知识的普及,有更多遇到精神健康相关问题的患者能够及时主动寻求专业帮助。但与此同时,传播过快、过于纷杂的信息也使得部分人对精神疾病产生了误解,甚至是污名化与攻击。有些不负责任的发言者对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形象进行歪曲描绘,为其贴上“潜在社会威胁”的负面标签,甚至以猎奇的叙述方式歪曲事实。也有人将精神疾病归结为患者自身抗压能力差、矫情做作。
精神疾病污名化现象的出现,与精神疾病本身的特殊性有一定关系:精神疾病无法像其他系统疾病一样通过肉眼观察、体格检查或是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而是需要在这些检查的基础上经过严格全面的精神检查才能进行明确诊断。精神疾病这种难以直观察觉的隐匿性,增加了公众理解的难度。
精神疾病横跨精神病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不仅涉及认知、行为、发展和社会文化因素等,还涉及大脑等神经系统的改变。在现代医学体系下,尊重科学是我们每个人面对健康挑战时不可或缺的态度。精神疾病并非是“小题大做”“矫情敏感”,也并非“想开点”就能好,精神疾病如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也需要得到正确的科学认识以及专业的诊断、治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位网民都需要具备鉴别信息真假的敏锐意识,应保持独立思考,理性分析、谨慎判断,防止被“带节奏”。另外,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我们虽是匿名,但行为和言论依然会对其他用户产生影响,更应“谨言慎行”,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参考文献:
1.赵靖平,张聪沛.临床精神病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王一方.癔病:疾病史叙事与思想史钩沉[J].医学与哲学,2022,43(23):7-11+21.
3.郝伟,陆林等.精神病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认知应对治疗学组. 抑郁症治疗与管理的专家推荐意见(2022年)[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3,32(3):193-202.
5.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6.张明园,何燕玲.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7.戴晴.综合医院门诊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特点的分析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
8.Telles-Correia D, Marques JG. Melancholia before the twentieth century: fear and sorrow or partial insanity?[J] Front Psychol, 2015;6:81.
9.蒋程. 微博热评中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研究——以四家媒体微博为例[D].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
10.韩潇. 网络知识平台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研究——以知乎平台为例[D]. 安徽:安徽大学,2019.
11.徐晓庆. 难以言说的痛:抑郁症患者的疾病表达——一个叙事学视角的研究[D]. 浙江:浙江大学,2019.
12.潘锋. 精神疾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香山科学会议聚焦新型精神健康诊疗技术的挑战与机遇[J]. 中国当代医药,2023,30(11):1-3.
欢迎关注瞭望智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