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辛辛苦苦开发的开源软件,被别人用了,还被隐去了各种关于原作者的信息,这种违反开源协议与精神的做法,无疑令人恼火。
这也是为什么自昨晚以来,拥有千万级粉丝的数码博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成为众矢之的原因。此前,“老师好我叫何同学”曾凭借发布各种数码科技类视频收获了广泛好评,他也曾因与苹果 CEO 库克 1 对 1 对话而令人惊羡。不过近日,他在 B 上更新了一个《我用 36 万行备忘录做了个动画...》的视频,却因触及开源项目的版权问题,引发巨大争议。
“我写了一个软件” vs“
改写开源软件
”
具体事情的起因是何同学称自己四年前,曾手动在备忘录里敲了一万行字符,试图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先是让一个白条躲避红色障碍,最后变成小猫反追红色障碍的故事。
然而,这个动画尝试由于备忘录从上向下的滑动特性限制,未能实现理想效果。红色障碍出现在屏幕中的时间极短,难以看清,更谈不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为了改善这一缺陷,何同学设想在前方添加一个手机屏幕,专门用于发射红色障碍,从而增强“白条”的挑战强度。然而,仅靠自己手动输入,一万行已是极限,做不了丰富的花样,也无法继续下去。
四年后,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何同学决定升级这个“备忘录动画”,使用多个屏幕来增加这个动画的效果。然而,屏幕变多了,仅凭手动输入字符也必然不现实,因此,他转向了技术化的解决方案。
问题点因此出现了,起初,何同学在视频中表示,“
所以我们专门写了一个软件
,可以把预览动画里面的色块转换成字符,提高效率,但为了最自然的效果,前面白条,躲避障碍的动画,依然是一行一行画的。最后这个文档有 36 万行。”
(来源:https://weibo.com/6529876887)
然而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视频中一闪而过的软件并非是何同学开发,而是使用了 GitHub 上的一个名为“ASCII generator”的开源项目
(https://github.com/vietnh1009/ASCII-generator)
。
根据 ASCII generator 的 GitHub 页面显示,该软件的作者是 vietnh1009,在 Sporttotal 公司担任高级人工智能工程师。
就 ASCII generator 项目而言,这是一个用 Python 编写的工具,可以将图像或视频转换为 ASCII 艺术(以字符排列形式呈现图片或图案)。
GitHub 示例中用中文生成
ASCII 艺术
其采用了 MIT 开源许可证,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复制、修改、分发、再许可甚至出售基于该软件的作品。只不过此协议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使用者必须在软件或相关文档的所有副本中保
留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及许可证内容,移除这些信息可能会构成违反许可协议的行为。
而在何同学初版视频中,其不仅没有露出开源原作者的信息,且用
了“
专门写了一个软件
”字眼,因此遭到了不少开源开发者的指责。
面对质疑,虽然何同学迅速在评论区做出回应,承认了自己的软件的确是基于 ASCII generator 项目开发:
我们看到了大家在评论中关于字符画转制程序的讨论。
我们视频中使用的字符转制程序确实是由开源项目 ASCII-generator 改动而来,改动的内容主要是优化字符生成比例、图片裁切方式和传参方式。
视频中55秒的旁白“所以我们专门写了一个软件,可以把预览动画里的色块转换成字符”
确实不严谨,非常抱歉在视频里没有指出这一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我在写视频的文案时不够严谨
,没有和相关同事做好沟通,
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程序是从开源程序改动而来,也没有尽到审稿义务
,实在抱歉。我们已经对视频进行换源,修改了相关描述并增加引用来源,同时进行内部检讨,反思流程和审稿上的问题。衷心感谢大家的监督。
同时替换了 B 站的视频源。但不少网友对于此番回应并不买账:
截至目前,还有人发现,其在微博上同步的视频依然是最初“写了个软件”的版本,没有做替换,只是在评论区做了如上的回应。
开源项目作者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