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迷信是妥妥的反义词,但是漫漫科研路,能求仁得仁的科研者总是少数,当你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与同一个实验“死磕”多时,但却突然有一天奇迹般地成功完成了这个煎熬了很久的实验时,你惊奇地发现这一天的各种实验条件与以往并无不同,那你大概率可能会把这一天的意外成功归结于某种神秘的“幸运力量”,于是乎,作为一枚严肃的科研者,你开始迷信了。
以上场景相信很多科研党都曾经历过,从“信春哥”到“拜锦鲤”,各种神秘力量眷顾自己的传说开始在各个实验室之间相互流传,并且代代传承了下去......
不要以为迷信的只有科研小白,很多大科学家也是学术玄学的忠实粉丝,连Nature都有专题来讲述科学家的那些小迷信!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j7679-261a
配图做的好,投稿没烦恼
我们为你准备了保姆级的科研绘图培训课程
3ds Max/Ps/Ai等
多种软件综合特训
一步到位解决SCI论文中的“各种图”
具体课程介绍详见后文或戳图片链接
#文末还有免费科研绘图视频教程#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被期刊拒稿的一部分原因很有可能是他们没有挑对投稿日子,
恰好赶上了审稿人的
「生理期」
所致
。这项研究发表在 ELSEVIER 旗下的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期刊上。
该期刊研究领域为物理学和多学科交叉,目前 JCR 分区为 2 区
研究人员对化学领域 JSCS 杂志 2013 年 1 月 1 日到 2014 年 12 月 31 日两年间的 596 篇投稿论文进行了研究,通过比照投稿日期与命中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了神奇的
「周二-周三」效应
:
即周三的论文投稿数
最多
,而周二投稿的论文
接受率
则最高。
如果投稿者不幸选择在周末投稿,那么他们就撞到了枪口上,
周末两天的
稿件拒绝率
达到一周内的最高
,可谓是「投稿不宜」。
2013-2014 年提交论文的日期和提交给 JSCS 的论文数量关系图
此外,Springer 旗下Scientometrics期刊上用更加细化、具体的分析证明
周末
真的不宜投稿
。该文章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在 Physica A、PLOS ONE、Nature、Cell 四本 SCI 期刊上基于全球 178000 个投稿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复杂的模型和大量的运算得出:四份期刊中被接受发表的论文更有可能是在工作日提交,而不是在周末提交 。
Nature Index
通过统计 68 种期刊 2012-2017 年的论文投稿情况:整个春天(从二月到五月),发文量普遍较低,属于发表论文的淡季;发文量在每年的十一月和次年的一月迎来峰值。根据统计结果,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份的发文量是不一样的,2012-2017年每个月的发文量始终处于波动状态,尤其是下半年波动非常剧烈。(最近被拒稿的小伙伴不要急,并不是你的文章不够优秀,可能因为目前还是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