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懂经济
让连接发生,提供金融知识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孙兆治:面向年轻女性的陪伴机器人应该是什么样? ·  昨天  
行业研究报告  ·  法拍房,爆了! ·  2 天前  
中江国际集团  ·  集团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经济贸易会计学会奖项 ·  3 天前  
中江国际集团  ·  集团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经济贸易会计学会奖项 ·  3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上涨0.2%!重要数据出炉→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懂经济

央行动态 | 积极推进应收账款融资 多渠道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瓶颈

看懂经济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17 07:07

正文

1.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为促进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共同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决定同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内地基础设施机构)和香港交易及结算有限公司、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以下统称香港基础设施机构)开展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债券通”)。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债券通”是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初期先开通“北向通”,即香港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境外投资者(以下简称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托管、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即境内投资者经由两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安排,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


二、“债券通”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推动内地和香港合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巩固与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利于稳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拥有更多的投资渠道,有利于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三、“债券通”遵循两地债券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北向通”遵守现行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政策框架,同时尊重国际惯例做法。“北向通”投资者和交易工具范围均与人民银行相关公告规定的范围保持一致,通过两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合作互联,境外投资者可以更加便捷地投资内地债券市场、配置人民币资产和进行相关风险管理。“北向通”没有投资额度限制。


四、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监管机构将各自采取所有必要措施,确保双方以保障投资者利益为目的,在“债券通”下建立有效机制,及时应对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监管机构将签订监管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监管合作安排和联络协商机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公平交易秩序。


五、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应当按照稳妥有序、风险可控的原则,积极推进“债券通”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完成相关规则和系统建设、回应市场参与者实际需求、获得相关监管许可及其他所有必需的工作准备就绪后,正式启动“债券通”。


“债券通”正式启动时间将另行公告。


2.积极推进应收账款融资 有效盘活小微企业存量资产 多渠道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瓶颈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近日,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银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了《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以下简称《方案》),立足实体经济,聚焦小微企业,全面实施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


《方案》指出,应收账款是小微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发展应收账款融资,对于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不断丰富企业融资渠道,稳步扩大应收账款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企业商业信用环境,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发展。


《方案》提出,要向小微企业普及应收账款融资知识,向应付账款较多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宣传培训,加强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推广;要推动地方政府为中小企业开展政府采购项下融资业务提供便利,支持政府采购供应商依法依规开展融资;要动员国有大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等供应链核心企业支持小微企业供应商开展在线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引领作用;要优化金融机构等资金提供方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要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登记公示制度,保障各方权利。


《方案》明确,要加大对积极参加应收账款融资的核心企业政策支持;加强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功能建设;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牵头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联动;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要加强对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指导和监测,动态跟踪辖区内应收账款融资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专项行动落实落地。


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于2013年12月31日上线试运行,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迅速、便捷、有效的应收账款融资信息合作服务。截至2017年3月末,平台累计促成小微企业融资1.6万亿元,占总融资金额的35%,拓宽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新渠道。


3.殷勇副行长出席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第22届行长会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017年5月14-1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率团赴新西兰出席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第22届行长会以及第6次EMEAP行长与监管当局负责人非正式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和区域经济金融形势、全球因素对本地区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影响、本地区经济体供给侧发展、金融稳定风险与政策应对、巴塞尔改革对EMEAP区域的影响等议题,并听取了EMEAP货币与金融稳定委员会(MFSC)及各工作组的进展报告。


殷勇介绍了中国经济情况、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进展及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措施等。


4.近4个月来最大力度!央行今日净投放1700亿元 

和讯网


中国央行今日净投放1700亿元,为近4个月来最大力度。


据中国央行官网,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4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有200亿逆回购到期。


本月共有4095亿元MLF到期,其中5月3日到期2300亿,今日有1795亿元到期。但上周五,中国央行已经续作了4590亿元MLF,为超额续作。值得注意的是,央行MLF资金将连续10个月净投放,为迄今最长的投放周期。


目前,沪指跌幅扩大至0.9%,深成指跌0.8%,创业板跌0.7%。国债期货微跌,五年期国债期货跌0.1%。


今日,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间市场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下跌16.93个基点,报2.6508%。中国银行间市场1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上涨5.44个基点,报2.7059%。


惊魂后,央行、银监会纷纷安抚市场


经历了一周股债商“三杀”行情的洗礼之后,监管层开始安抚市场。


上周五,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4月份央行资产负债表已重新转为“扩表”。


另外,央行的安抚动作还包括开展4590亿元MLF操作,包括6个月和一年期,中标利率不变,分别为3.05%、3.2%。央行MLF资金将连续10个月净投放,为迄今最长的投放周期。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昨日援引监管人士称,央行近期正在召集“一行三会”加强监管政策的沟通协调、统筹推进。


同样是在上周五,银监会也发文指出,在监管政策的实施上,银监会开展监管行动的同时,也充分考虑银行业风险实际,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在开展监管行动同时,充分考虑银行业风险实际把握力度和节奏。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间安排4至6个月缓冲期,为银行实现合规达标预留时间,同时对新增、存量业务实行新老划断。 


5.流动性紧抬升融资成本 专家称强监管下央行或再放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周监管部门“挨个儿”出面安抚后,本周债市开局反弹。在强力去杠杆背景下,金融体系流动性趋紧,企业融资成本有所抬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部分实体企业财务部门了解到,传统的发债成本提高,从银行获取贷款也变得困难,且多数企业预计融资成本仍将继续提升,并在内部制定了“应对方案”。


望正资本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董事长、中国新供给经济学五十人论坛成员刘陈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仍明显低于融资成本,“脱虚向实”必须配合实体经济改革更快的推进才会有效。


实体企业融资成本抬升


4月份以来,资金成本利率和市场无风险利率抬升,股市、债市和大宗商品市场下跌趋势明显。

以3个月期限Shibor为例,其价格自去年底的3.14%涨至今年的高点4.45%左右,涨幅高达131.4个BP;作为无风险利率代表的10年国债利率一度触及3.7%一线。


金融市场资金利率和债券收益率抬升,一级市场的发行成本随之上行。据Wind显示,2月以来,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等融资渠道的利率全部经历了一番快速上行,AA评级、1年以上期限的企业债发行利率自5.0%涨至5.8%、中票利率自5.1%涨至5.6%、短融利率自4.3%涨至4.8%。融资成本上升的同时,信用债取消发行的规模不断创新高。


从银行获取贷款的渠道也有所收紧。兴业证券固收团队的研究显示,根据调研,近期银行的企业贷款利率的提升幅度在5-20个BP不等;该机构的数据模拟结果显示,目前贷款的利率大概上行了10个BP左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市场融资成本的上升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已有所体现,即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相关项目开始增加,不过一季度由于PPI大幅上行推升了企业的收入和盈利,财务费用回升的现象被掩盖。


一家主业为制造业的企业融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情况差别很大,但是整体上对融资成本上升的感受较为明显。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年初开始就预计今年融资可能更困难,企业内部也制定了应对方案,在现金流不宽裕时发展步子放缓一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选择的应对方案,除了在融资扩张上表现得更为保守稳健以外,也开始更加注重从企业内部运营上降本增效,以及在税收方面做出相应改进。上述企业融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现在政策在收紧对金融体系的资金运转,预计后续对制造业等实体企业的融资会有更多政策上的倾斜。


金融去杠杆、实体经济改革需同步


此轮金融去杠杆的目的在于压缩同业链条,降低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嵌套和空转的杠杆和风险,其最终目的还是“脱虚向实”,促使资金从金融系统流向实体经济。因此,如果过程顺利,资金回流至实体经济,那么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终将下降,利率也将回落。


刘陈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最近几个月在金融系统内部强力去杠杆的同时,虽然制造业的投资有一定回升,但资金回流至实体经济的迹象仍不明显。


他指出,自2014年以后,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就一直低于企业的融资成本。这个局面不改变的情况下,即使金融去杠杆力度再大,股市、债市、房地产等全部下跌,资金也难以回流到实体经济中去,金融去杠杆与实体经济改革必须同步推进,现在的情况是,实体经济改革步伐较为滞后,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仍不明确。


金融学博士、CFA人民币论坛专栏作家张启迪认为,当前的金融去杠杆是短期选择,最优路径是,先改实体经济,提升实体经济资本回报率,从而带动金融系统利率回升;当前则是次优路径,一方面通过货币收缩提升货币市场的资金利率水平,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实体经济的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金融系统强有力、快节奏的监管,对比之下,实体经济的改革进展较为缓慢。刘陈杰认为,监管的底线是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也就是一旦出现风险迹象,央行就可能再度开闸放水,如此反复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都有负面影响,会使得后续改革成本更高。


6.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破7万亿 执行风格有五大关键点

新浪财经


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周二(5月16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OMO、SLF、MLF、PSL)余额规模已达7.075372万亿元。同时,针对4月宏观数据解读,市场分化明显,有机构分析数据增速放缓,意味政策拐点或逐步临近,但亦有机构认为短期实体经济能够承受融资成本上行。



截至4月底,SLF(常备借贷便利)余额规模102.72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余额规模4.1083万亿元,PSL(抵押补充贷款)余额规模2.2997万亿元。


公开消息显示,五月至今,央行已开展MLF、PSL操作。具体来看:上周五(5月12日),央行开展4590亿元MLF操作;上周三(5月10日),央行开展476亿元PSL操作。而在5月3日、16日,则分别有2300亿元、1795亿元MLF到期。


按照上述数据统计,目前SLF、MLF、PSL合计余额规模达6.515372万亿元。同时,截至目前,央行公开市场待回笼规模为5600亿元。


另有数据显示,截至周二(5月16日),二季度以来,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2700亿元。而一季度,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1.025万亿元,创单季净回笼历史新高。


早前,央行公布2017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广发证券(16.140, 0.05, 0.31%)郭磊研报分析,报告存在几个关键点:



第一,调结构去杠杆仍是一个核心目标,政策希望继续推动脱虚入实,以及金融市场降杠杆防风险。


第二,同时,政策希望下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和衔接,稳定市场预期。


第三,在总基调既定的背景下,不宜对单次操作过度解读,央行货币政策执行的关键词就是“价格型调控”、“有机搭配”、“削峰填谷”。不宜过度解读单次货币投放背后是否意味着货币松紧方向变化。


第四,逐步推动长效机制建设,未来或有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纳入MPA考核。


第五,更强调双支柱框架,即通胀压力减轻下,政策仍会关注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和金融风险防范目标。


此外,招商证券(16.200, 0.01, 0.06%)侯春晓、张夏研报此前分析,温和去杠杆的基调下,央行依然锁短放长,总体上还是保持净回笼,但是会适时缓解市场的短期流动性压力,减缓市场波动。


央行维护流动性同时,随着4月宏观数据的陆续发布,机构对于下一步走向开始出现明显分歧。


九州证券邓海清分析认为,“经济回落风险增加,监管协调2.0箭在弦上”。研报分析,4月工业增加值出现小幅下滑,反映出严监管可能影响了实体经济,经济对于金融监管“协调性”已经较为迫切。


中银国际崔灼驹、朱启兵研报认为,目前资金面略显宽松主要应来自财政收入偏低,以及存款下降带来的准备金退缴,伴随MLF到期,且5月通常也为缴税大月,流动性依然面临压力。综合考虑全年的流动性缺口,以及考虑债务压力等方面,货币政策的空间和投放流动性的中期压力逐渐上升,全年超储率低点预计在二季度出现。


报告分析,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央行可能容忍M2增速略低于年初制定的目标,但如果偏离程度持续加大可能也会触发货币政策边际上发生变化。尽管暂时尚未有明确信号出现,但政策拐点已逐步临近。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去杠杆仍未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


广发证券研报认为,考虑到季节性、MPA考核影响分布等一系列原因,很难从单月数据对融资环境做定论;但即使从保守的角度看,4月信贷和社融至少保持了总量稳定。同时,从金融数据看,温和去杠杆的背景下,对实体融资需求的冲击尚不明显。


安信证券高善文研报也分析,中期来看,利率水平抬升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需要一定的传导时间。研报同时认为,实体经济领域房地产库存快速去化,利率上行使得地产投资下降的幅度或许不会很大,此外全球经济恢复的背景对国内也有支撑,这些情况合并使得金融去杠杆误伤实体经济的可能性或许不大。


7.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信心满满:日银退出宽松政策时机未到

第一黄金网


今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在东京表示,在适当的时机到来时,日本央行可以顺利退出大规模货币刺激计划,他对此信心满满。但他也表示,日本央行“总是”有空间扩大货币刺激以实现2%的目标通胀率,这表明工资和物价对经济改善的反应迟缓。


日本央行目前不会退出宽松政策,但他“相当肯定”日本央行可以顺利地退出其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措施。


5月16日,《华尔街日报》在东京主办的研讨会上,黑田东彦表示,可能存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但他十分肯定,日本央行有足够的工具来管理退出刺激计划。对于日本央行决定什么时候取消刺激政策,黑田东彦称,日本可以从美联储使其超宽松货币政策正常化中吸取教训。


黑田东彦:美国是美国 日本是日本


在这个阶段,日本并没有退出货币刺激的计划。他强调,由于日本通胀率远没有达到2%的目标,日本央行没有准备退出其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


黑田东彦表示,日本可以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中吸取经验,但他同时称,“美国是美国,日本是日本,在当前阶段,我们还不打算退出。”  他表示,美国、日本的货币政策都是为各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发展“量身定做”的,因此美日货币政策不同是自然且合适的。


在讨论会上,黑田东彦拒绝回答是否愿意再担任一任行长的问题。


日本央行官员强调,由于日本的通胀率一直徘徊在零的水平,任何退出大规模货币计划都要再等上一段时间。但是,许多市场参与者预期,日本经济因全球需求上涨显示出走强的迹象,日本央行的下一步举措将是退出刺激计划,而不是扩大刺激。


一些分析人士担心日本央行刺激计划的可持续性,因为日本央行已经购买了40%的日本政府债券。但是,黑田东彦驳斥了这种担忧,称日本央行仍有60%可供购买的债券市场。黑田表示,他真的认为,日本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没有任何约束。


据WEEK,黑田讲话后,日元应声走低,绝大多数货币对日元上涨,其中澳元、纽元兑日元涨幅最大,分别为0.22%、0.15%。



8.加息周期缩表成焦点,美联储“瘦身”计划能否如愿以偿?

汇通网


尽管美联储官员都在表示,美联储计划启动一项使资产负债表变得正常化的进程,但最后的结果可能令他们失望。从对美联储官员的采访以及从他们公开发表的声明可看出,美联储新常态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缩减至不足于危机前的三倍,甚至可能缩减更多。


美联储已步入加息周期,如何缩表成关注焦点


目前美联储尚未公布结束4.4万美元资产负债表的方法,但预计这一过程将于2018年1月开始,比此前预期的要早。一些美联储官员甚至公开表示,今年晚些时候将宣布一项减少资产负债表的计划,同时这一计划可能包括实现新的正常水平的目标。


资产负债表是指不同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投资组合。缩减资产负债表不是出售债券,而是通过成熟的证券市场进行交易。目前美联储官员尚未达成一致的是的是将以何种速度进行缩减以及缩减规模是多少。


为了刺激大萧条后的经济,美联储将基准利率降至零,并开始购买政府和抵押贷款证券以进一步降低利率。FX678援引外媒的报道,如今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规模超过了4.4万亿美元,而危机前只有8500亿美元。


可由于经济快速增长,金融市场已变了很多。美联储官员们因此表示,经济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水平。如果有可能的话,美联储希望2.5万亿美元的资产规模在未来几年能“瘦身”。


长期来看,更大的资产负债表对长期利率可能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美联储将持有更少的债券可以出售,对利率上行的压力也随之减少。可一旦美联储计算有误,这可能意味着更高的通胀率和利率会出现。


此外,回不到以前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最大原因是货币。过去5年中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每年平均增长了7%,比危机前高出3%。汇通网小编认为,这说明人们想要持有更多现金。但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在这个经济增长变得更快的金融市场中,央行的工作仅仅变成了满足人们对现金的需求。


美联储“瘦身”计划能否如愿以偿?


如今有1.5万亿左右的美元处于流通中。若按照这种速度继续下去,未来5年处于流通中的现金将超过2万亿美元,而这将成为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基础。


还有其他因素也会使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扩大。不像危机前,现在财政部把大部分的钱都放在美联储账户上。2007年底时,财政部在美联储的资金为45万亿美元。2016年底时,财政部在美联储的资金为3740亿美元。大多数金融专家认为这是个好兆头。


此前一些商业银行受限于资本和流动性的要求,导致持有财政账户的成本过高。但美联储不需要遵循这些规则。在美联储持有2500亿美元的国外央行也是如此。财政部和国外央行的存款基本上被认为是“热钱”,也就是说它可以迅速撤回,这无疑威胁到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因此,专家认为美联储应考虑缩减资产负债表这一问题。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使2008年金融危机恶化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体系中缺乏优质资产。因此拥有大型资产负债表的美联储将为银行提供一个确保优质质量资产的安全场所,这样有助于维持金融稳定。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近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美联储有合理的理由保持大规模的资产负债表,其中包括改善货币政策及提高央行应对流动性危机的能力等。汇通网报道,大型资产负债表的反对者称,美联储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它的规模,因此它不会变为政治的牺牲品。此外,他们还担心如此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引发通胀。


9.美联储6月加息可能性为95% 日元过去1个月全球最弱

新浪财经


在3月10日至4月11日这一时间段里,日元成为全球表现最坚挺的货币。在外汇市场,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一度上升4.7%。在全球各主要货币中,英镑处于仅次于日元的第二位置,其汇率涨幅也达到2.7%。而在新兴货币市场中,日元兑墨西哥比索的汇率也上升4.4%。


此一时彼一时,自4月11日以来,日元却成为了全球外汇市场中表现最为疲弱的货币。其中日元兑美元汇率下跌3.6%。然后是加拿大元,其兑美元的汇率下跌3.3%。在新兴货币市场中,智利比索表现最差,其兑美元的汇率也下跌2.7%。


日元走势的逆转,再加上对美国国债的抛售,进一步扩大了美国国内利率对日本国内利率的溢价差距。4月18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16%的水平。而在此前一天,美元对日元汇率刚刚触底,达到1美元兑换108日元。而4月18日,美国10年期国债与日本10年期国债相比,溢价差距下跌至2.16%左右。


截止发稿时间,虽然后期出现轻微回落,但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升至2.42%的水平。尽管PPI涨幅超过预期,油价继续出现复苏,但上周末美国10年期国债却出现上攻逆转的趋势。截止昨天,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日本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出现2个月以来的最高溢价涨幅,至2.37%。


从目前来看,外汇市场中日元和美元之间的变化,正在成为两种主要的解释和描述模型。首先涉及的是外部失衡问题。汇率变动正在将贸易平衡带入一种平衡模式。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拥有大量货币盈余的国家应该期望货币升值,而赤字规模较大的国家则应该让货币贬值。


这种做法类似于购买力平价(PPP)。汇率变动能够让一篮子商品价格出现均衡。基于这种想法,很多经济学家过去曾声称,如果美国政府实施边境调节税政策,美元将会“自动”升值,以抵消边境税造成的影响。甚至像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这样备受推崇的经济学家,也在按照这一思路进行辩论。不过,经济学家们的这种观点似乎多少有点天真。


第二个用于解释和描述的模型是基于利率问题的讨论。外汇是货币的一种价格,而利率也是。货币价格的这两种基本要素似乎是相关联的,甚至就算不是线性相关,但也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部分来自于利率平价,因为理想情况下,外汇价格应该按照利率变化而发生均衡变化。以下采用一种比较柔和的版本来描述二者之间存在的分歧。


去年,全球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为250亿美元左右。而外汇市场每周的交易额也略超过250亿美元。对于主要货币来说,资本流动规模比贸易流动规模大得多。全球贸易的碎片化、扩张的供应链、定价转移和市场份额的竞争,远超过企业利润率。这也是解释为什么贸易活动对外汇市场过去发生的多次价格波动似乎不太敏感的原因所在。


此外,受国际投资头寸净增长的影响,贸易流动并不总是带动经常账户余额增加。


今天早些时候,日本国内发布了3月份经常账户数据。据了解,日本国内经常账户盈余2.9万亿日元,是过去二十年中盈余规模最大的一次。而该国国内商品盈余为8660亿日元。其中关键的驱动因素是投资收入的盈余,该数字为2.2万亿亿日元。


从日本所发生的情况来看,日元升值并没有促进该国的出口贸易增加。而日元疲软对其经常账户造成的影响,也没有提振出口贸易,但日元升值却刺激了该国息票价值,股息和海外利润的增加。


市场目前普遍存在的想法是,美联储将会在今年6月份再次加息(根据彭博社的预测,加息可能性为95%,而根据CME的预测,加息可能性为83%)。而市场不相信美联储会在一年时间中推出第三次加息措施。彭博社估计认为,美联储在今年年底加息的机率为45%,而CME给出加的息概率接近40%。此外,市场还预期欧洲央行将会在今年6月份正式调整自己的远期指导目标,并在9月份宣布逐步减少量化宽松政策的意图。


而日本央行似乎在寻求一个完全不同的进程,一个可能不会完全得到市场认同的进程。基本上来说,日本央行不会再追求量化宽松,因为市场参与者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点。欧洲央行正在执行回购措施,典型的例子就是每月60亿欧元资产的买入。这是一个基本的定量要素。而日本央行一直都将自己的目标定在每年回购80万亿日元的水平。然而,目前这一切已经发生改变,并持续了数月时间。


现在,日本央行已经将自己的目标从以往资产负债表的具体扩张转向了利率政策调整。除了实施10个基点的存款负利率之外,日本央行还正在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控制在零左右的10个基点内波动。为了保持这一波动范围,日本央行不再需要买入80万亿日元的资产。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此前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他在近期才给出了具体建议。黑田东彦给出的建议是,让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保持近60万亿日元的上升幅度。


美国国内4月份的零售业和消费报告将会在明天发布。与3月份的疲软数据相比,预期二者在4月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如果分析预测准确,则影响美元兑日元汇率的关键因素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而不是即将发布的4月份零售业和销售价格数据。然而,考虑到近期的价格变化,市场似乎需要一个令人惊喜的上行数据,以延长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和美元兑日元汇率的上升。目前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113.00日元至113.20日元区间波动,未来可能会回落至1美元兑112.00日元的水平。


10.英国通胀加深 猜测英国央行是否加息已成鸡肋

中金网


英国国家统计局周二(5月16日)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英国4月份的通胀率为2.7%,这比前一个月增加了0.4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13年9月以来英国通胀率的最高值。


路透分析认为,造成英国4月份通胀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是机票价格,航空旅行成本比前一个月上升了18.6%,而机票价格在4月升高的原因是2017年的复活节假期比前一年要晚。


此外,服装、汽车消费税和电力价格的上涨也是造成通胀率升高的部分原因,其中服装的价格已经升至六年来最高的水平。不过,汽油和柴油价格的下跌,稍稍起到了一些抵消作用。


据悉,银行上周曾警告,今年的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达到3%的峰值,这是由于“退欧”公投后英镑贬值造成的。


IHS环球透视分析师Howard Archer则撰文指出,英国通胀数据刺激对可支配收入减少的担忧


Archer认为,尽管英国4月CPI年率涨幅为2013年最高水平,但英镑出现下挫。投资者更加倾向于担忧通胀走高将削减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并损害英国经济,而非猜测英国央行是否会加息。


“4月份的经济通胀升幅似乎高于年均收入增幅,使得消费者可支配收入遭受的程度变得更加紧张,”Archer称。


英国4月CPI数据公布后,英镑兑美元GBP/USD从1.2944下跌0.14%至1.2881。


11.央行数据显示巴西走出经济衰退 

新华社


巴西央行15日公布的经济活动指数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巴西经济环比增长1.12%,意味着巴西走出持续两年的经济衰退。


巴西经济活动指数是巴西央行设立的用于预测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指数。该指数在统计方法上与政府有所不同,政府的数据将于下月初由巴西地理统计局发布。


尽管一季度整体增长,但3月的经济活动指数环比下滑0.44%,为今年第一次出现降幅,也是自去年8月以来单月最大降幅。


对此,巴西财政部长恩里克·梅雷莱斯表示:“尽管可以用‘过去时’来描述这场巴西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我们仍未彻底走出其负面影响。”


巴西政府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目前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今年下半年有所回落。3月,巴西零售业额环比下降1.9%,为14年来最大降幅。


巴西经济2015年萎缩3.8%,2016年萎缩3.6%。巴西央行预计今年经济增长0.5%。



央观荐书


长按并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购买链接

蚂蚁金服: 科技金融独角兽的崛起 

点击以下阅读原文链接进入购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