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编剧帮
创建于2013年4月,目前超过15万编剧、导演、制片人、公司总裁为主的影视专业人士订阅,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编剧及剧本资源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编剧帮

清醒点,我的暑期档(1243期)

编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8-10 21:49

正文

 点击↑蓝字即可订阅

文 |  西山君

沉寂了半年,2017年暑期档终于点燃电影消费的热度。


刚巧在不久前,有人说中国电影票房进入了“顶棚期”,可是一部令印度人开始揣测中国人领导世界“野心”的动作片出现,却早早就戳破了“顶棚论”。在西山君看来,这一点也不奇怪。中国早在电影市场形成以前,就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民电影大国,小板凳,绳子拉起白色银幕,就完美成就了孩子们欢畅的记忆,大人们乏味生活的调剂。露天电影就像随时机动的导弹发射车,银幕支在哪里,放映机支在哪里,哪里就是电影院。80年代的中国观影人数记录,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印度算个屁。大众电影,是当年最畅销的杂志,上封面的都是天皇巨星。说中国的电影观众不成熟,档次低,简直就是找死。



上半年门可罗雀,暑期档突然爆发,热议纷纷也罢,疯狂吐槽也罢,精神焕发也好,大失所望也好,背后涌动的无非还是观众的情绪和各方利益、资本的立场态度。


所以,这个时候去谈票房成败只会遭遇两个结果,一个是如同和酒酣耳热的人搞自我批评,弄不好就反目成仇,被怼得稀烂;一个是如同和赌徒说戒赌的好处,苦口佛心,好心未见得有好报。


所以,这个暑期档,我们不谈票房,谈点更大的,比如哲学逻辑学什么的。是不是哲学逻辑学,也不打紧,权当是这个夏天太热了,看个热闹,听两句闲言碎语。一介野夫,人微言轻,诸位看官,一笑了之。

 

《悟空传》:中间结尾的大坑小坑


西游记改编在中国,有个好处是不用铺陈世界观,上来就干,观众怎么都懂。这事好比西方观众看《七宗罪》,你不用给观众恶补圣经故事是一个道理。西游记故事,煎炒烹炸,怎么做、做什么风味都行,经典也好,无厘头也罢,只要完整,只要有感觉就可以。


《悟空传》起手不俗,起码敢于打破传统西游改编传统路数,给孙悟空的自带反骨自带不服做了个像样的番外。拍摄不错,制作不俗,本可以奋起一飞,成为暑期档老少咸宜的抢手货。但无奈后劲不足,粉丝和观众不买账的都大有人在。


在西山君看来,大的感觉看,皆因中间的大坑和结尾的小坑。



说好了孙悟空发誓山可移、水倒流、规矩不足惧,爱情不足惜,一心要干掉天机仪!而编剧偷梁换柱地拐了个大弯,在电影开头无所事事的孙悟空,好不容易盗取了主控室的大门钥匙,刚刚入港要成就好事,就无可奈何地坠落凡间,和几个一同失去法力的倒霉蛋谈起了兄弟情义,土法炼钢对抗妖云,一个本来有质感的殉道者的任务使命,变成几个原本互不相干的“凡人”的感悟成长,爱情取舍,中段生生把一个玄幻故事变成了与村民集体对抗山大王的武打桥段,形成了故事里最大的一个坑。虽然发誓不谈票房,但无可回避的是,这个坑又埋掉了多少票房?


结尾的坑也很坑人。主人公不是孙悟空吗?为什么要靠杨戬“放水”才能完成最后一击?这在所有经典电影里,都是很反常的做法。这等于是足球比赛里,贝克汉姆在射门进球前跟守门员说,兄弟,帮我一把!

 

《父子雄兵》:喜剧有笑点不等于完成


喜剧火,火在轻松减压,一笑解千愁。


喜剧难,难于上青天!


大鹏的上一个故事《煎饼侠》是相对比较完整的作品,一个从云端突然掉落尘埃的演员翻身的故事,人物基本的喜剧动力在,所有助演谐星都较好粘合在主线上,虽有小bug,贵在一口气到底。


而《父子雄兵》却匆促间有失水准。


首先,大鹏本人饰演的主角已经从一个拥有核心喜剧性格的人,沦为了普通人物;

其次,是在主创试图做喜剧CP人物的时候,不仅占据了大量时间空间,而且客观上讲把这个喜剧故事的核心亮点所标榜的“父子关系”,演变为“两个头”的故事,先讲乔杉如何反戈一击,成为了大鹏的搭档,后来才演变成父子的深刻喜剧矛盾。



这个错误一出,创作者就从根本上失去把握故事完成度的方寸,导致了从一口气到底变成“二进制”的尴尬。喜剧桥段犹在,推动故事发展的节奏却陡然失去章法,加上终极对抗力的不真实不合理,起承转合都失去了方寸。

 

《绣春刀2》:人物动机千万不能做悬疑


《绣春刀2》好不好?好!青年导演路阳棒不棒?棒!毫无疑问,《绣春刀2》已经脱胎换骨,从《绣春刀》的文艺片兼商业片的模式中脱颖而出。


古装电影历来是个坑,抛开文艺片和商业片模式不说,单就其中主要人物塑造和今天观众究竟有几毛钱关系问题的处理而言,就是一个难上加难的艰巨任务。而《绣春刀2》里沈炼这个人物,却轻松地抓住了今天观众的关切。这非常不简单。


是什么挡住了《绣春刀2》前进的步伐?


西山君认为,是人物动机进入时候的脆生利落与悬疑设计的关系处理出了问题。


《绣春刀2》开头部分的处理,其实是把观众震住了的。动作片以动作开场,杀戮战场无论从人性表达和技术层面看,都异常出色。但是后来发生在沈炼周边的压力性事件,就来得扑朔迷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直到电影后半段大约70分钟的位置,观众才恍然大悟,哦,一切都是太子在作祟!沈炼为了北斋先生和心中的正义感,拉开架势奋力一搏的时候,无奈已经进入了尾声。



悬疑是中国编剧最大的门槛。


当他们在努力做悬疑的时候,多数情况是早已离开了悬疑的技术精髓。这个电影告诉我们,至少,和故事主要角色的动机有关的时候,要谨慎做悬疑。

 

《闪光少女》:留神你身边的次要人物


鲍鲸鲸的这部新作,依然保留了犀利的创作风格,尤其是以亲身经历的音乐学院附中生活作为创作底子,以音乐梦想作为主旋律,以西乐民乐作为对立的对抗框架潜在逻辑,你绝不能说她不聪明没格调。这部电影的内容层面绝对是不软的。但为什么比《等风来》还要惨?是造物弄人吗?是江老板没眼光吗?是院线系统有成见排片低吗?西山君认为这都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还是在电影作品内部。


首先我们看,这部片子使用了爱情类型片桥段进入,女主角爱上了音乐学界的“霸道总裁”,而故事后来转入了音乐梦想,众人拾柴,放下成见,成就了女主。这没毛病。《致青春》也从爱情片模式进入,从青春意义思考走出,不是挺好的吗?



问题出在了二次元一众人物上。二次元不是错,二次元的确是吸引更年轻观众的讨喜的元素。但为什么说二次元人物一出,故事就变调了呢?是因为人物设置没办法躲开次要人物上位,喧宾夺主的技术难点。“千指大人”一出,瞬间“六宫粉黛无颜色”,女主从此转入了附庸地位。没有千指大人,整个故事就无法完成。这才是这个很有卖相和潜力的音乐电影,最令人扼腕叹息的地方、难崴的地方所在。

 

《京城81号》续集:情节不恐怖,怪编剧吗?


拍摄和制作技术上没什么大问题,完全满足了恐怖片的要求。但整个电影毫无逻辑可言,基本就是使用了双镜像人物的原理,靠不断“闹鬼”自发还原事件真相,现实世界的人物都被闹鬼裹挟进去,毫无章法,毫无人物推动力,毫无主题意识。对比前作,简直是大幅度的倒退,伤及品牌。


 

《战狼2》:焦点裹挟与摧枯拉朽


格局已定,催枯拉朽,势不可挡。无论说什么都显得多余和不合时宜。但西山君还是想弱弱地提醒一句:当观众被焦点关注非理性卷入的时候,才是摧枯拉朽的力量形成之时。前有《人民的名义》颠覆久违的让人敬畏的电视剧收视率,近邻有《鸣梁海战》韩国人扶老携幼相约进电影院,远有北美《老无所依》问鼎8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都告诉我们不要忽视焦点裹挟的力量。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你说的上来到底是从那天开始,首都机场变成了火车站?说的上来到底从哪天开始,我们离不开网络无现金消费?说的上来从哪天开始,高铁取代了绿皮火车?说的上来从哪天开始共享单车突然走进了你的生活?一个原本真的不错的电影踩中了敏感的时代焦点,它的火爆程度就令你怀疑人生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大家交流学习。

不代表编剧帮立场


E / N / D


首届编剧嘉年华

9月23日开幕,合作请加微信gangqinshi01

(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请备注“编剧嘉年华”及合作形式)

公司、项目合作 ◇ gangqinshi01

项目、影视宣传合作  rene0602

影视公司合作 ◇ zqy24680

编剧合作  ◇ dongmeijuan3274

回复“我要加入分会”加入编剧帮全球分会

投稿  [email protected]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一点资讯

界面 | 企鹅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