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严道医声网
严道医声致力于传播权威、前沿的学术信息;客观、及时的报道领域时事;全面、公正的展现行业动态。旨在搭建医学专家学术传播、为医者发声的媒体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严道医声网

一文通晓新指南:2025版ACC/AHA/多学会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

严道医声网  · 公众号  ·  · 2025-03-06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5年2月27日, 2025 ACC/AHA/ACEP/NAEMSP/SCAI 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 发布,最新指南强调了最新临床证据在治疗心肌梗死和其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重要性。该指南结合了3项关键指南的更新、基于证据的推荐意见。与2021年ACC/AHA/SCAI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指南一起,这一新的ACC/AHA/多学会ACS指南取代了2016年关于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时间的重点更新。本指南概览突出了指南中具有实践改变性的建议,以加速其采纳。



以下核心要点直接摘自ACC/AHA/多学会ACS指南。其中第2、3和6条(以下加红显示)被选为本指南概览的关键主题,因为它们与以往指南相比,代表了这些推荐意见中最具影响力的变化,并解决了已知的临床实践差距。


1.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建议对ACS患者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优先推荐使用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而不是氯吡格雷。对于计划接受有创策略(血管造影时间如果>24小时)的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可考虑上游使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以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2.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持续时间


对于非高出血风险的ACS患者,建议以至少12个月为默认策略进行阿司匹林和口服P2Y12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接受PCI且需要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有几种策略可用于降低出血风险:a) 对于有胃肠道出血风险的患者,建议使用质子泵抑制剂;b) 对于已耐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建议在PCI术后≥1个月转换为替格瑞洛单药治疗;c) 对于需要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建议在PCI术后1至4周停用阿司匹林,并继续使用P2Y12抑制剂(优先选择氯吡格雷)。


3.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建议所有ACS患者使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并可选择同时开始使用依折麦布。对于已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仍≥70 mg/dL(1.8 mmol/L)的患者,建议使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例如,依折麦布、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英克司兰、贝派地酸)。在这一高风险人群中,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55至<70 mg/dL(1.4至<1.8 mmol/L)且已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进一步强化降脂治疗是合理的。


4.非ST段抬高型ACS的有创策略


对于中高危缺血事件风险的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建议在住院期间采取有创策略并计划进行血运重建,以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对于低危缺血事件风险的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建议采用常规有创或选择性有创策略,并进一步进行危险分层,以帮助识别可能需要血运重建的患者,从而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5.PCI手术操作策略


对于接受PCI的ACS患者,建议采用两种手术策略:a)优先选择桡动脉入路,而不是股动脉入路,以减少出血、血管并发症和死亡风险;b) 对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ACS患者,建议使用腔内影像来指导PCI。


6.血运重建策略


建议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采用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于非ST段抬高型ACS合并多支血管疾病的患者,选择血运重建方法(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多支血管PCI)应基于冠状动脉疾病的复杂性和合并症情况。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对非罪犯血管的显著狭窄的PCI可以在单次手术中进行,也可以分阶段进行,但更倾向于在单次手术中进行多支血管PCI。对于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建议对罪犯血管进行紧急血运重建;然而,不建议在PCI时常规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进行PCI。


7.微轴流泵的使用


基于一项试验,在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中,合理使用微轴流泵可以减少死亡风险。然而,与常规治疗相比,微轴流泵的并发症(如出血、肢体缺血和肾衰竭等)更高。因此,必须仔细关注血管通路情况和撤机时机,以平衡风险与获益。


8.红细胞输注


对于非活动性出血的ACS患者,无论是伴有急性还是慢性贫血,将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10 g/dL可能是合理的。


9.出院后管理


出院后,二级预防至关重要。建议在开始或调整降脂治疗后4至8周进行空腹血脂检查。还建议患者接受心脏康复治疗,对于无法或不愿意参加心脏康复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居家康复计划。


· END ·


版权及免责声明: 严道医声网旨在搭建学术传播及媒体发声平台,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提供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获取更多资讯,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 “严道医声AP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