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hiphell
www.chiphell.com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人在上面跑,鸡在下面飞 ·  昨天  
优秀网页设计  ·  被Deepseek逼到墙角?ChatGPT搜 ... ·  4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Deepseek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这4份 ... ·  3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年后工作必备!256个AI工具百宝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hiphell

[评测]ASUS Z790-AYW OC WIFI

Chiphell  · 公众号  ·  · 2024-08-29 14:00

正文

序言

是的,华硕的AYW系列主板又来了,之前给大家带来过一款B760M AYW,其内存超频的能力还是有点小惊喜的.那么今天来到的则是搭载了更高级Z790芯片组的ASUS Z790-AYW OC WIFI,名字中还带了OC,很明显这块主板就是专门为超频而优化过的性价比主板.


产品规格

ASUS Z790-AYW OC WIFI为一款标准ATX尺寸主板,配备两条原生5600Mhz的DDR5插槽,最大可支持超频至8200+Mhz频率.在扩展插槽上配备一条PCIe 4.0 x16全长插槽,两条PCIe 4.0 x4全长插槽,两条PCIe 4.0 x1插槽.存储上则配备3条PCIe 4.0 M.2 SSD插槽和4个SATA3接口.其余外围设备均较为普通,搭载Realtek ALC897单芯片音频方案,无线网卡配备了MTK的MT7902,支持Wi-Fi 6+BT 5.3规格.


产品解析

外包装依旧是AYW系列的像素风格图案,搭配幻彩银边,使其整体看起来颇具80年代太空类游戏的感觉.

附件方面较为简单,包含用户手册一本,SATA线两根,以及M.2 SSD配件两套.

附件中还提供了WiFi天线一套,简单的插入式直立设计.


主板表面的整体外观仍旧采用了AYW系列的SPACE太空舱式设计,在各处的装饰上都带有一些宇宙科幻的味道;配色上则是采用了银白色装甲搭配黑色PCB的经典熊猫配色.

主板背面没有额外背板.

后部I/O接口,提供1个HDMI 2.1接口, BIOS FlashBack按钮, 4个USB 2.0 Type-A, 2个USB 3.2 Gen1 Type-A, 1个USB 3.2 Gen2 Type-C, 1个USB 3.2 Gen2 Type-A, 1个RJ45 2.5Gbps有线网口,双天线无线网卡接线端,以及3个3.5mm的音频组合接口.

CPU供电散热模组为常见的L式两段式.

侧面设有几道粗犷的横向开槽以增加散热面积.


顶部散热模块表面没有图案装饰,做了两道深斜切作为装饰,也可微微的提升一点散热通风效果.

表面做了金属拉丝装饰.

后部散热模组延伸至部分的后I/O区域上盖位置,延伸区域表面印有SPACE太空舱风格的AYW印花图案.

表面同为金属拉丝装饰设计.

在下部模组和顶盖延伸区域之间还留白了大台阶的分层设计,使其整体的观感更加统一和谐.

散热模块的背侧或内侧设有一点点的的延伸面积.

后部的白色塑料I/O上盖,与银白色的散热模组倒是融合的十分和谐、毫不突兀.


在结合处,上盖侧做了一道挖空倒角,使其交界看起来更加美观不生硬.

上盖下方的位置则是做了个透黑装饰罩,可以透过窗口隐约看到下方的设备,配合表面的白色印花装饰,有点类似于太空飞船舷窗的味道.

I/O上盖装饰罩与后散热模组,可单独拆分成两个组件.


塑料材质的I/O上盖装饰罩,没有任何RGB灯光设计.


后部与顶部CPU供电散热模组,均为无热管设计.

后部散热模块在底部内侧做了三道较细的开槽来提升散热效率,同时一体式的上盖延伸段可提供更大的散热面积.

顶部散热模块的背侧也做了两道鳍片小延伸以及一些细条纹凹槽来增加一点散热效率.

散热模块均通过导热垫接触MOSFET和电感,接触面压力较好,但顶部的散热垫只能覆盖一半的电感.


主板下部的扩展区以及芯片组位置.

共配备上/中/下三根M.2 SSD散热片.表面均印有AYW家族风格的SPACE太空舱风格印花,配合其银白色的金属拉丝表面,整体的宇宙科技感是到位了.



三块M.2 SSD散热片正面.

内侧,在M.2 SSD位置都预置散热垫,以贴合SSD正面.

去除正面散热片后,可以看到下方的三个M.2 SSD接口,但均未配备SSD背部散热片.

竖条形的芯片组散热器模块

表面同样是金属拉丝底面,配以SPACE太空风格印花.

芯片组散热模块正面.

内侧,通过散热垫与芯片组进行接触.

侧面设有细小开槽,主要作为装饰也可起增加一丢丢散热面积的作用.

中央镂空,并在内侧也设有波浪式小开槽,对于散热气流的效率提升较为明显.

主板正面无遮盖.

Intel LGA1700 CPU插座,支持12代/13代/14代酷睿处理器.

CPU供电输入采用8+4pin接口.

采用12+1+1相供电.

核心与显存每相MOS搭配一颗威世SiC623 (60A).

AUX外围供电则为两颗威世RA14B搭配两颗威世RA12B.

核心供电主控为华硕定制Digi+ ASP2100R.

设有两条双通道DDR5内存插槽,标称支持最大96GB(2*48GB)的原生DDR5-5600内存,支持XMP 3.0标准以及华硕AEMP II技术,最大可OC至8200Mhz+.

扩展插槽方面,提供了一条加固型PCIe 4.0 x16全长插槽和两条PCIe 4.0 x4全长插槽,以及两条PCIe 4.0 x1插槽.

靠近CPU的最上方M.2 SSD插槽,标号M.2_1,由CPU通道提供,最大速率PCIe 4.0 x4,长度上支持2242/2260/2280/22110规格.

中间的M.2 SSD插槽,标号M.2_2,由芯片组通道提供,最大速率PCIe 4.0 x4,长度上支持2242/2260/2280规格.

最下部的M.2 SSD插槽,标号M.2_3,由芯片组通道提供,最大速率PCIe 4.0 x4,且支持SATA模式,长度上支持2242/2260/2280/22110规格.

主板共配有四个SATA3接口,均位于主板右下角.


一组前置USB 3.2 Gen1 19pin接口,位于主板右侧中间,在旁边还有一组USB 3.2 Gen2 Type-C前置接口.


旁边的一颗ASM1543芯片,为前置Type-C提供正反盲插支持.

主板底部靠近中间位置还有另一组前置USB 3.2 Gen1 19pin接口.

主板底部左侧位置还留有一组COM接口以及雷电4扩展卡接口.

主板有一组快捷按钮位于主板右上角,包含开机键,重启键,CMOS清除键,并设有一个两位数Debug自检灯.

共三组ARGB接口,两组位于主板右上角.

还有一组位于主板右下角.

总共6组风扇接口,CPU风扇与一体水泵接口位于主板顶部中间.

CPU附加风扇位于主板右上角.

机箱风扇1位于主板后I/O位置.

机箱风扇2位于主板底部偏左位置,在右侧还有两组 USB 20前置接口.

机箱风扇3位于主板右下角.

板载音频区.

基于Realtek ALC897 Codec单芯片方案.

Intel Z790芯片组.

单BIOS ROM设计.

用于BIOS Flashback刷写的芯片.

用于灯光控制的AURA芯片.

用于提供主板运行状态监控等功能的Nuvoton NCT6798D芯片.

Realtek RTL8125BG主控,可提供2.5Gbps有线LAN速率.

asmedia ASM1442K芯片,用于后部HDMI 2.1接口输出.

用于优化USB信号的一些P13EQX10中继传输芯片.

仍旧是插入子卡形式提供的Wi-Fi功能,型号为MTK MT7902,支持Wi-Fi 6和蓝牙5.3技术.


BIOS界面简介

选单条目和布局依然是那套华硕惯用的图形化UEFI BIOS.作为非ROG系列的主板采用黑蓝配色.

首次进入BIOS后显示为Easy模式,可显示一个基础的概览运行状态,并可对小部分常用选项进行快速调整,按F7可进入高级模式.

Ai Tweaker栏目内收录了所有与超频相关的频率以及电压等调整选项.主页面中放置较为常用的频率以及电压调节项目,其余偏向进阶的调整项则依据类别分别归纳在各项子菜单中.


在最近的新BIOS中加入了Intel新推出的官方认证默认调节,并提供Performance和Extreme两种官方性能模式可调节;当然对于不满足的也可以选择改成传统的ASUS OC主板优化性能.

内存方面支持XMP 3.0标准以外,并支持华硕AMEP II功能,可针对没有XMP的内存(例如普条)根据其颗粒识别进行自动超频.还设有XMP Tweaked功能,可在开启XMP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动收紧小参数,来进一步的提高性能.

经典的华硕MCE功能也依旧沿用,可选择Auto模式对各种出厂限制进行自动调节,或是所有墙限制全开/全关都可,在Z790初期加入的90度温度墙选项也得以延续.

提供了SVID Behavior功能,可根据自己CPU的体制,来选择不同的主板电压策略,以获得更适合其体制的的电压和温度.

OC Tuner则是可对CPU和内存的频率电压进行一程度的自动超频,两档可调.

CPU频率调节,除了全核心同步以外,还支持根据核心使用情况来进行调节.


而P/E核的Specific Core设置子菜单提供了更为高阶的选项.可对每个P核心独立设定独立的核心最大倍频和电压,E核心则是每四核为一组进行调节.

AVX开关以及偏移量选项子菜单,对CPU在使用AVX2指令集时的频率可进行独立的偏移降低调整,以防在重度的AVX负载下引起CPU的过热和不稳定.

内存时序控制子选单.在内存时序方面提供了非常详细且完备的时序以及开关设定可供调节,而进阶的Skew Control,RTL IOL Control,动态内存频率切换,内存SPD等设定一并提供.但很可惜没有给予厂商超频预设档提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